■文 孟宏杰

好藥一定用好水煎制,才能充分地發揮其藥性,這是歷代很多中醫大家的共識,他們對中藥煎煮用水有其獨特的辨證使用法則,歷代名醫對煎藥用水都有嚴格規定,而煎藥水對中藥藥效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
漢代名醫張仲景把煎藥用水分為8類:甘瀾水、白飲水、潦水、泉水、粥水、井花水、麻佛湯。甘瀾水即:取水兩升,置大盆內,以杓楊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張仲景在他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的處方中注明此藥需用甘瀾水煎煮。后來,明朝李時珍對甘瀾水有一描述“甘瀾水即流水,甘、平、無毒,其外動而性靜,其質柔而氣剛,與湖澤坡塘之止水不同,主治病后虛弱,楊之萬遍,煮藥最驗”。白飲水,即米湯水,使藥物留戀于病所,發揮最大效用,性甘溫,和藥內服,可健脾胃益精氣。潦水味薄,降火而除濕,《說文》中對潦解釋為:雨水大貌。張仲景用其無根味薄之性,釋出藥材之性。漿水,李時珍釋為酸漿水化解淤積,性涼、散熱。泉水,張仲景以之入藥,利濕、利尿、清熱解毒、養陰而解煩熱。
現代社會“水污染越來越嚴重、淡水資源越來越少、水災害越來越多、水的功能在不斷退化”,這是我國著名的飲用水研究專家李復興教授為水危機概括的四大現狀。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對自然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環境的保護嚴重滯后,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尤其是水體污染,對中藥材藥效的保留與發揮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特別是水體污染后再經人工治理恢復的困難很大,一般需要幾十年到上百年的時間。所以,現在的江水、湖水、泉水、井水、雨水、雪水等的潔凈度與張仲景時代、李時珍時代有著天壤之別。
眾所周知,煎中藥時切忌用自來水,因其含氯,氯是一種強氧化劑,可同許多有機物發生氧化反應;用純凈水和蒸餾水煎藥也不是最佳選擇,因為純凈水和蒸餾水經過過濾和蒸餾,其有機成分亦蕩然無存。經有關科研機構研究證明,目前適宜煎煮中草藥的優質水源很少,煎藥用水的一般要求是:“純天然、無污染、低礦、低鈉、高硅酸、小分子團” ,這類水能充分溶解中藥材中的生物堿類、有機酸、蛋白質、糖類、多糖類、無機鹽等幫助藥效的發揮。
部分天然礦泉水可用于中草藥煎藥用水。以北極泉天然礦泉水為例,這種泉水出身于北緯53度,森林覆蓋率達到94%的位于中國最北端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深處,泉水出自地下400米的永久凍土層下,與地表水充分隔絕,保障了水質的純天然、無污染、潔凈甘冽,是純天然自涌冷礦泉,在400米的永久凍土層下潛流孕育了1億4000萬年,由于泉水在火山巖裂隙中水溫較高,在流經永久凍土帶時,突然降溫,溫差變化達80℃左右,因此,泉水涌出的瞬間大腸桿菌為零。這種泉水偏硅酸(H2SiO3)含量高、溶解性總固體(TDS)低、小分子團活性高、水質極軟,對軟化血管,保持血管壁彈性等特點。小分子團水是高滲透力、高擴散力、高溶解力、高含氧量、弱堿性的活性水,煎煮過程中能夠快速滲透中草藥體內,最大限量析出藥性,提高藥效。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標準,水的硬度=(鈣含量mg/L×2.5)+(鎂含量mg/L×4.1),按照這個公式計算出的數值結果<120mg/L,即為軟水。軟水適合煎藥、煮茶和嬰幼兒沖調奶粉使用,尤其有利于疾病患者的吸收、消化和康復。相反,水質偏硬的水、礦物質含量較高的水、受污染的水、人工制造的純凈水、含氯的城市自來水都不適宜作煎藥用水,不利于藥效發揮,甚者,對藥效有巨大的破壞性。水本身就是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優質的水才是最好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