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平
摘 要: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有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痹诋斀裥畔⒒鐣貏e是教育的多元使得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從新審視、定位我們的工作。用一顆心 去影響一顆心,給學生多一份關注、信任、欣賞和期盼。在傾聽和理解中,實現師生心靈和情感的碰撞,讓愛在無聲處綻放。
關鍵詞:愛;無聲;綻放
愛,穿越時空,是人類發展史中永恒的話題,千百年來,人們賦予她諸多充滿時代氣息和旺盛生命力的內涵,許多文人墨客亦以美妙絕倫的比喻詮釋愛的真諦。愛,確是如此美好,因為我深深地體味到:她就是付出,不求回報的付出,那就是一種無法言語的無私的付出,是一種給人溫暖、希望、力量的付出,以致萬物生靈都渴望得到。
記得,學生時代曾讀過一本至今溫暖心懷的書——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此書充滿了兒童情趣的幽默語言和十九世紀意大利引人入勝的習俗風尚,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里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書中的“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凡是讀過這部書的人,都將無法抗拒它的魅力,所以人們多把《愛的教育》看作無可爭議的"愛"的典范,稱贊其是一部偉大的愛的經典。著名文學家夏丏尊先生曾說:“這書給我以盧梭《愛彌兒》、裴斯泰洛齊《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動。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后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濕潤?!?/p>
筆至此時,我情不自禁地在女兒的書柜中找到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打開書的那刻,最吸引我的是小男孩安利柯的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的章節, 字里行間洋溢著濃濃的師愛和師生情感,讓已步入中年且走過20多年教育生涯的我無限感動,而更多的是對者教師及師愛的思考。
教師,作為社會角色的承擔者,狹義方面來理解,即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從這點出發,師愛則至關重要,夏丏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間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备郀柣f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庇纱丝梢姡瑦蹖τ诮逃@得極其重要。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就要真心去熱愛學生,只有熱愛學生,才會受到學生的愛戴,我們的社會才能充滿愛。品味兩位名人對愛和教育關系的闡述,結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實際,我更堅定了愛是教育的根本的看法。
正是在這個理念的引領下,工作中,我時刻提醒自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更要用行動愛自己所教的孩子。”然而,我也深深地知道,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付出真誠和辛苦的勞動,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我們教師站在對教育的科學理解和對教育對象特殊需求充分認識的高度,多方面多角度的走進學生渴望愛的心靈。
怎樣恰切的將師愛注入學生期盼雨露的心田呢?
經驗告訴我,尊重是愛的最好體現。坦率地說,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贊賞,“尊重”是人的一種需要。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提倡學生尊重老師,同時,老師也要尊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自覺地尊重學生是教師應有的起碼態度和行為,是教師必備的基本職業道德,也是應有的責任。愛默生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隱私,甚至尊重學生的缺陷等等已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認同。要相信尊重的力量能夠創造奇跡。誰能察覺學生思想深處奧秘,誰能觸摸到學生感情的脈搏,誰才能進入學生的心靈。
沿著時光的隧道,讓我與讀者一起分享我的一次心靈的旅程——或者說是無聲的愛的旅程吧。
在千里冰封的北國,鵝毛般,輕盈潔白的雪花染白了大地,天仿佛與房屋接成了一片,像一幅千姿百態的水墨畫,天地萬物都在趕著雪的流行,我與學生在如紗般潔白柔滑的雪地上一同仰望天空,凝心企盼著圣誕夜空那閃爍的群星。
“郭老師,你的信”,一個學生氣喘吁吁地跑到我的身邊。伴著繽紛的雪花,一個寒意尤存的信封落在了的手中,我一怔,隨即打開一看,是一張飄蕩著悠揚樂聲的精美卡片,上面寫到:“尊敬的郭老師您好,感謝您曾給予我的莫大的尊重和真誠的鼓勵,陪我度過了中考那段難挨的日子,此刻如愿就讀省重點的我,希望這張凝結著尊敬與感激的卡片為您帶去新年的美好祝福,您的學生xxⅹⅹ?!蹦强?,我雙手捧著這張沉甸甸的卡片,一遍一遍地讀著……任凜風中飄飛的雪花在我的周遭輕揚曼舞,渾然不覺那時的我已與天地一色,陶醉在卡片中跳動的音符,品味著這份樸實和真情,一縷春日的陽光似穿越風雪般涌進了我的心田,敲開了我塵封的記憶,把我帶回了那個滿是綠意的春天的早晨。
在五四環城賽場上,我的視線一直停留在前20名中那個輕盈、矯健、闊步馳騁賽道的女孩,她是我的語文科代表,我心中天使般聰明而又誠實的學生,相信她一定會取得好成績,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依據她平時的訓練成績,實現沖刺名校的夢想定會實現。我與兩位老師開車慢速在中路巡查,并在心里暗暗為她加油鼓勁。突然,在橋下水泥柱子旁開出一輛灰色的士,后門一開,一個中年男子迅速將這個女孩推入車中,車便飛速駛向終點,這一幕我猝不及防,不知如何是好,巡視老師馬上向終點報告,當時我們估算離終點還有三分之一多的路程,這是怎么回事呢,諸多個為什么在腦海中涌出,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寧愿我是看花了眼,然而片刻清醒后,終點傳來的消息讓我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的現實,曾經期待親眼目睹她沖刺終點的壯舉看來已經是奢望了。遺憾、惋惜和不解之情驅使我想馬上飛到她的身旁,把我的話一股腦地拋給她,可是不知道為什么,當我在終點看見她熟悉背影的瞬間,我卻突然感到大腦一片空白……
下午,學校舉行了春季越野賽的總結頒獎儀式,當宣布初三女子成績時,我的心情很緊張,視線不知不覺的隨著腳步接近了那個學生,獲獎名單中果真沒有她的名字,而且校領導在總結時,特別強調說:“由于一名女同學違紀,取消成績,同時取消本學期優秀學生資格,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比賽中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儀式后,我默默地觀察躲在角落里淚流滿面的學生,她就是我心中那個聰明而又誠實的學生嗎?我內心一片茫然,面對這名不違紀也能取得優異成績的體優生,談及此事時,他的教練、班主任都為她感到遺憾和惋惜,而無限感慨的我還是不愿意接受這個事實,并對校長講了這個孩子曾留在我記憶中的許多閃光點,因此主管領導讓我有機會和她談談,接受任務后我飛一般地向她跑去,可是面對淚流不止的學生,回眸賽道上那始終讓我質疑的瞬間,我突然覺得腳似被磁鐵吸住一樣,沉重得難以向前。此刻,我找不到恰當的方法和更合適的語言去和她面對面地交流,是啊,我將以怎樣的方式,從哪個角度入手,我真的感到困惑與迷茫……出租車司機“精湛的技藝”,家長將孩子推入車內的“奮力與敏捷”,學生的近似猶豫與被動,不時在我眼前浮現,我似乎看到了女孩在被拉進出租車那刻慌恐的神情,又仿佛目睹了家長與出租車司機將孩子拉上車后的那份僥幸與滿足的神情……
那夜,我凝望著星星點點的天空輾轉反側,不知什么時候我進入了夢鄉。依稀中,她那無助的眼神和悔恨的淚水恰似明亮的流星瞬間劃過我的眼眸……當黎明的曙光射進我的窗欞,哇,又是一個溢滿春光的早晨,于是我從床上一躍而起,拿起了筆,輕松愉悅地將這縷朝陽和溫暖輸進了她的懵懂的心靈,并在時隔一周后把這封凝結師愛的信寄給了她,同時我也在期待著什么,但卻沒有回音,女孩依舊與往常一樣每天到我辦公室為同學取送作業。作為一個人們并不會十分在意的案例,我卻把這個沒有答案的故事寫在了腦海中,守望著令我欣然的答案。
兩周后的一天,一個自制的信封從門縫中塞進來,我的感覺告訴我一定是她的,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信封:“老師,這些天來,那個陰影一直讓我透不過起來,每每心情低落時,我都會一遍遍讀您的那封洋溢著對我信任和理解的信,多少個難眠的夜晚我都是捧著它度過的。本想在畢業前在母校留下光輝的一刻,可是我真的沒有想到爸爸和司機叔叔會幫我通過不正當的方法達到目的,我當時真的很猶豫,最后還是做了讓我至今還后悔的選擇,老師,我錯了……”讀到此時,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沒想到這件事對她的打擊這么大,也沒有想到女孩能夠這么坦誠地與我在書信中交流,更沒有想到她明天將到新的校園繼續她的夢想……
其實,我一直在思考:是孩子犯了錯嗎?需要反思的僅僅是學生嗎?冰心曾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學生就像一顆幼苗,他們渴望著茁壯成長,渴望開出繽紛的花朵,他們正在等待著能給予他們成長所需的陽光、空氣和雨露,而教師就應該努力創設出他們成長所需的一片樂土。那么,當他們以孩子的身份面對父母,當他們以一個自然人的角色觸摸社會的時候,他們同樣祈盼愛的呵護,而這種情與愛應成為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正能量,是我們成年人對一雙雙懵懂眼神的悉心關注和傾情關愛,是對一個個正在成長的生命的尊重。學生也是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必須建立在對人的尊重基礎上,所以這種尊重是一種人與人的平等,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寬容和引導,更是一種發自肺腑的關懷。
陶行知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擁有心對心的尊重,才會具備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和化險為夷的教育智慧。”其實孩子也渴望著自己的老師,既是師長,更是朋友,期望與心目中尊敬的老師有朋友式的感情交流。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師生之間在心靈上的溝通是最好的渠道,教師就要學會尊重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去傾聽學生的心聲,在平等的氛圍中學生才會把他們心思告訴老師。在《賞識教育》一書里周弘告訴我們:人們往往會把“好朋友的提醒”特別是真誠的提醒作為是生命的珍貴禮物加以接受。我也曾暗自慶幸:我的這個可愛的小女孩一定在我的文字中讀出了一位師長朋友般的信任、尊重、鼓勵和真摯的愛。
一個星期后的周末,我圓滿結束了在該校一年的掛職學習生活,當我整理行囊時,無意中發現了夾在本子里的這封書信,那刻,我更難以抑制內心的沖動,手握這封信,手捧這顆心,思緒不由得又回到了那個曾經給我無限感慨的春日的早晨,那輛灰色的的士、那個淚流滿面的女孩……片刻,我給她發了一封簡短的信息。歸途中,伴著悅耳的彩鈴,我收到了她的令我欣慰的回信,感受到了她心靈的成長。怡然中,看到藍天下起伏的遠山及山下廣袤的田野,我感受到了守望心靈的甘美,一縷芬芳瞬間在我的心田流淌。
多年以后,當我徜徉于教海,面對著無數個天真可愛的笑臉偶爾黯淡之時,我就會情不自禁從心底里涌動出一股激流:愛他們、尊重他們,惟有如此,他們才可能如同天空中那些璀璨的星星,閃耀出耀眼的光芒,以最美麗的歲月面對成長。其實,在很多情況下,學生們在學習和各項活動中犯了錯誤,他們的內心已經是非常憂慮、傷心。這時候,如果我們還在上面抹鹽,雪上加霜,那將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脆弱的心靈是最容易接近的,如果這時候我們真誠地安慰他們,與他們一起分擔痛苦,共同解決難題,孩子們的心就會和我們緊緊相連了, 才能讓他們敞開心扉,那么,教育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是人和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蔽蚁脒@啟示我們教師要用真愛去觸摸學生的心靈,也許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也許是一次會心的微笑,亦或是一個簡單的手勢,它們都能為學生創建一個生命的樂園,能給予學生一生的醇香,讓師愛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無聲地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