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海
【摘 要】行為不良學生的存在是一個普遍的事實。行為不良學生應引起我們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重視,我們應把教育轉化行為不良學生作為自己的一項光榮的任務,切實抓好。
【關鍵詞】行為不良;反思;教育
所謂行為不良學生是指在校內外多次發生違反校規校紀、違反社會公德且在群體中表現較差的學生。他們的不良行為有:欠交作業、破壞課堂紀律、抄作業、考試作弊、破壞公物、打架斗毆、抽煙、喝酒、賭博、經營業性電子游戲廳、營業性網吧、無故曠課甚至離家出走等。
一、行為不良學生的成因
(一)中學生不成熟的心理是導致不良行為的產生的內因
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急劇變化發展的時期。從心理方面來看,一方面,他們由少時的依賴性逐漸向獨立性過渡,顯然有了一定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自主判斷,自我意識較強,個性突出;另一方面,他們的心理發育還不成熟,心理比較脆弱、稚嫩,容易極端、片面、消沉、缺乏理智。此時,他們正處于心理斷奶期,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導致他們對自己的身心發展感到困惑,對各種社會現象感到迷茫。
(二)家庭教育的失當
許多行為不良學生大多出自問題家庭。在行為不良的學生家庭中,經常可以看到以下幾種情形。
1.破碎型家庭。目前每個學校里都會有一小部分學生來自離異家庭,當該學生成為離婚雙方重建新家庭的一大障礙時,無論子女跟誰都容易被疏于管理和教育。生活在破碎家庭的學生,很容易養成偏執、冷漠、仇視、好斗等不良習慣。
2.專制型家庭。有的學生父母對子女要求過高、過嚴,平時又疏于管理,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學生一旦出現不良行為或達不到父母提出的要求時,其父母就會棍棒相加。這樣的學生得不到關愛、得不到溫暖,很容易養成自卑、虛榮、孤僻的畸形心態。由于在家庭中缺少關愛,這樣的學生往往會到社會上尋求“哥兒們”的幫助,進而受到不良誘惑而走上邪路。
3.溺愛型家庭。有的父母對子女溺愛偏袒,不管子女提出多高要求,父母總會想方設法地滿足他。這樣就會使子女養成好吃懶做的不良品行,甚至發展到為所欲為、不可收拾的地步。
(三)學校教育的失誤
1.在當前的考試制度下,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心理負擔較重,從而導致部分學生身心受到極大的壓抑并屢遭挫折和失敗,使他們不能適應學校環境。學生求知欲的減弱、學習熱情的降低,正是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開始。
2.教師對學生缺乏耐心。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由于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等學習困難而導致不良行為的。教師雖然對他們做了一些教育工作,但不能持之以恒,有時把他們丟在一邊不予理睬或訓斥一頓,加深不良行為的發展。
3.教師對學生缺少愛心。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很難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表現自己的機會,在班集體中,得不到溫暖和關愛,容易被老師嫌棄、歧視,導致學生與老師的對立。
(四)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
社會不良因素主要有: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內容不健康的電影、電視、錄像、圖片、圖書等。所有這一切,對身心發育不成熟、缺乏鑒別能力的青少年學生來講,無疑會產生誤導。
二、轉化行為不良學生的對策
由于行為不良學生不僅僅是學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采取對策時,應從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加以整體上的考慮,形成網絡,共同來轉化行為不良學生。
(一)學校方面
1.教師要給行為不良學生傾注更多的愛。
愛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很大一部分學生是因為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等學習困難而導致不良行為的,因而教師要在課堂提問、作業批改、課后輔導等方面對行為不良生予以傾斜。對行為不良生在學習上要降低要求,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擺脫失敗的陰影,重樹學習的信心,鼓起前進的勇氣。
2.教師要善于發現行為不良學生的閃光點。
發現并及時鼓勵學生的閃光點,這是轉化行為不良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3.實行常規考核,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我對全體學生實行“比、學、趕、幫、超”常規考核,每周利用班會課進行考核,對于在考核中不滿80分的行為不良學生,學校將定期對他們培訓,定期為他們舉辦心理健康講座,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
4.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
學校教育必須經常與家庭教育取得聯系,家校教育凝成合力后才能發揮作用。首先,用好家校聯系本。我校發給每位學生一本“家校聯系本”,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思想、學習、生活等情況寫在家校聯系本上向老師、父母匯報,班主任老師寫好在校表現、意見,并要求學生帶回家請父母寫在家表現、家長意見等,再由學生帶回學校給老師。家校聯系本成了溝通學校、家庭、學生的有力橋梁和紐帶。其次,開好家長會,搞好家校聯誼活動。再次搞好家訪活動,利用課余時間、雙休日以及每年的寒暑假到學生家中登門訪問。家訪時切忌只談缺點、錯誤,不談成績、優點。家訪活動、家校聯系本、家長會、家校聯誼活動對轉化行為后進生、提高家教水平等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方面
家長應當根據子女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切實可行的目標。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簡單、粗暴,動輒棍棒相加,要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溝通,了解其思想動態,給予及時的關心、指導。另外,家庭成員應和睦相處,要讓子女生活在寬松和諧的家庭環境之中。
(三)社會方面
政府建設好一支高素質的綜合執法隊伍,加強影視、報刊等傳播媒體和娛樂場所的管理和監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共同給青少年營造一個和諧、安寧、健康的文化環境。
轉化行為不良學生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不可急于求成,甚至半途而廢。“功夫不負有心人”。對行為不良學生的轉化,只要能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并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形成合力,相信我們的工作就不會白做,辛勤的汗水終會澆灌出美麗的鮮花。
(作者單位:南京市百家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