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丹
科技在生活學習中最廣泛的應用便是信息技術,今天的信息技術培養正朝向低齡化、素質化的方向發展。特別在新課改中,豐富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信息技術核心教學指導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新鮮活力和人本化理念。一方面,小學階段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開蒙、穩固根基,因此教師的教學責任心不可松懈敷衍;另一方面,也不可過度注重考核,要將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自我要求和興趣意識帶入得盡可能地深廣。在這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生活,注重方法,對學生進行由內而外的素養積淀。
一、關注心理,樹立學生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是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科從初步印象到形成個人需求的認知整合。學生用什么樣的眼光看待信息技術?對于網絡化的操作習慣與應用認識都和信息技術意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要提升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深度,充分感受信息技術對于生活的重要性。總之,就是體驗與適應,使學生對這項現代科技革命的產物由陌生到熟悉,由認識到應用。例如,《收發電子郵件》這一課的學習,我抓住學生喜歡新鮮事物,向往獨立管理自己的心理為教學基本出發點。我首先做了收發演示,讓學生們體驗到快捷方便,接著我用收發郵件和發手機信息、書面信息等幾種信息傳遞方式做比較,相比之下,學生們總結出了收發郵件可以附帶信息量最大、可以圖文并茂、可以最快速度傳遞信息的特點。接著,我讓學生們看圖體驗郵件收發的各種場景,比如學校發考試成績、公司發開會通知等,讓收發郵件在學生的意識范圍盡可能地擴大、深刻化。這堂課我并沒有從操作上做太多要求,而是從學生對生活、對科技的認知世界誘導展示,讓學生從理解的層面加固意識。
二、個性融入,加強學生興趣引導
興趣是學生的學習動力,尤其像信息技術這樣的學科,帶給學生固有的印象難免生硬化、形式化,不少學生都曾因為課本上復雜的操作過程和嚴肅、僵化的計算機語言而產生過害怕接觸信息技術的心理。為此,教師要為信息技術課堂融入更多豐富的內容,對學生的引導方向更加個性化、獨特化,才能夠成功吸引學生的目光,激起學生主動了解、參與體驗信息技術應用的欲望,從而全面帶動起信息技術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認識word》的教學中,學生對于單純的文字編輯顯得十分乏味。于是,我在基礎操作的環節后,將課堂引導向了“用word做電子報刊的主題。一方面以藝術字調整、圖文并茂的形式來區分記事本文檔編輯的使用;另一方面,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工具欄的顏色、字體、圖片鏈接等個性化操作,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應用發揮出自己心中的創想,令學生切身體驗到信息技術力量的萬能、隨心,從而讓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更加強烈,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三、任務驅動,重視學生基礎實踐
信息技術學科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的操作實踐性,也就是實實在在的動手能力。有的學生對于理論基礎掌握并非不牢固,然而脫離了實踐訓練,依然只能把知識漂浮在表面。要多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在心理上敢于動手、樂于動手就是邁開了基礎實踐的第一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實踐引導卻不能按部就班,而是要靈活帶動,這就要在教學方式上下功夫,設計出具體化、明確化的任務索引,讓學生能夠跟隨任務的思路展開動手實踐。例如,在學習《遨游因特網》一課時,由于教學內容的連貫性與實操性都比較強,我因此設計了任務驅動來引導學生動手體驗。首先我以“了解正在進行的國際體操錦標賽”為中心任務,讓學生們尋找并打開IE,在簡單操作后;我的第二個任務設置了難點,瀏覽器打開頁面并沒有直接的新聞內容,因此,我要求學生通過IE瀏覽器窗口訪問百度,而最后一步任務就是搜索體育新聞。跟隨緊湊的節奏和一條主線的任務牽引,學生們的精力都非常集中,而且操作體驗也非常流暢。
四、探究啟發,培養學生思維創造
信息技術雖然是以實踐操作為主導的科目,但是學生的思維啟發卻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從學生的思維成長發展期開始科學、系統地啟發學生信息技術思維能力,能夠讓學生對社會未來的發展主題:網絡科技,得以及早的適應和積累創新與自我探究的學科素養。教師對學生的思維啟發要遵循難度合理、跳出常規的原則,要多引導學生的求異思維、大膽思維。例如,在《畫圖》單元的學習中,首先,以計算機畫圖的形式就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礎上,我以修改為目標,讓學生對課文中的月亮進行美化。剛開始,不少學生都采用了慣常的思路,以曲線工具作畫,結果效果很不理想,而且時間也耽誤了不少。因此,我啟發學生:思考不一樣的方式,怎樣才能更規則,更快捷?試一下組合圖形。在我的提示下,學生們很快理解了將兩個圓形圖重疊,然后用橡皮擦工具清除重疊外的多余部分,這樣一個標準的月亮就完成了。創新也需要循序漸進的引導,更需要敢于不同、巧思探索。
隨著信息技術教育的關注度上升,信息技術課堂也面臨著新的素質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必要求進度,求分數,而是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個性發展方面,更要更新觀念,整合理念,給學生一個最包容的發展空間,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知能夠跨越課本,發散思維,從而構建起真正的高效信息技術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劉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