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月紅
【摘 要】學困生即學習困難學生,是一個弱勢群體,如何加強對他們的關心與幫助,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一直是教育教學的難題。本文通過故事的形式重點講述生本理念下的學習小組在轉化學困生過程中的作用。
【關鍵詞】生本理念;學習小組;學困生轉化
在辦公室,經常見到一個三年級的小孩趴在周老師的辦公桌上補家庭作業。一來二去,全辦公室的老師都知道三年級有一個不做作業的小懶包——小濤。小濤從小就父母離異,他判給了媽媽,但是為了生計,媽媽長年在外打工,一年極少回家。他與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婆太溺愛他了,加上外婆不識字,所以她對小濤學習上的監督與幫助十分缺失。周老師為此是傷透了腦筋。家訪,與小濤長談,甚至嚴厲的訓斥……小濤依然我行我素。
時光如梭,轉眼間,小濤升四年級了,而我也有幸成為他的語文老師。因為知道小濤有不寫家庭作業的毛病,所以一開學我就十分留意他。上課借助于他的發言鼓勵他,表揚他。然而,好景不長,只過了兩個星期,他的狐貍尾巴就露出來了:家庭作業又開始不寫了。我有幾分失望,也有幾分竊喜,終于逮到機會了。我一定要抓住機會讓小濤洗心革面,和他的過去說再見。一個后進生痛改前非鮮活的實例馬上就要展現在全辦公室老師的面前了。我仿佛已經看到自己正得意洋洋在向周老師傳授經驗了。想到前景如此美好,我不禁飄飄然起來。
為了照顧他的自尊心,午休時間,我把他喊到辦公室準備與他長談。周老師的教導之所以沒讓小濤聽進去,肯定是沒有考慮小濤敏感的自尊心。我可不能步她的后塵,我要吸取教訓,走向成功。到了辦公室,我搬了一張椅子輕輕放在我辦公桌的對面,示意他坐下。或許是沒想到不做作業還有如此待遇,心中有些疑惑,直到我說了句“坐吧!”他才誠惶誠恐慢慢地坐了半個屁股,兩眼充滿了感激。我心中陣陣竊喜,但還是不露聲色地和他談到了下課鈴響。最后我略帶責備的讓他以后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了。他小雞啄米似的表示不會再有下次了。初戰告捷,尤其是小濤離開辦公室時主動把他始終沒有深坐的椅子搬回原位后那一句“老師再見!”讓我深信孺子可教也。
壞毛病不是一天養成的,要改變也不是幾天就能見效的。因此,小濤后來也多次出現反復,雖然他有了外婆的監督,同學們也都熱情地幫助他,但是小濤的改觀不大,不寫作業的情況時有發生。我知道通向成功的路是不會一帆風順的,對我們如此,對小濤這樣的學生更是這樣。
轉眼間,小濤已上五年級了,我仍是他的語文老師,所幸的是學校進行了郭思樂“生本”理念下的教學改革試驗。生本教育非常強調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我決定通過小組的力量去轉化他。考慮到小濤的實際情況,我把他放在一個特殊的小組(其他組的人員構成基本為ABCD,該組則為AACD),由兩名責任心特強的同學掌舵。接著,我找組內成員一一談心,說服他們接納小濤,并且把管理小濤的主動權交給小組,告訴他們,戰勝他,將大大提升自己的領導才能,也將在組內﹑班內樹立自己的威信,并且在期末的“優秀學生”評選中給予優先考慮。
思想做通了,可是,實行生本學習小組的第二天,小濤就沒做作業。組內3個人紛紛埋怨他,扣了小組的分數不說,還要一起受罰,這滋味可不好受。小濤更不好受,為了彌補給小組帶來的損失,他上課格外認真,想通過自己的課堂表現為本小組拉回分數,可連課文都沒讀過的他,怎能大顯身手呢?懲罰只是手段,絕不是目的,假如小濤一如既往不做作業,該怎么辦?若天天罰他的小組,好同學的積極性也會受挫,長此以往,家長也會有意見。為了更好地幫助這一小組,我晚上打電話給小濤的外婆,拜托她檢查小濤的作業。誰知小濤的外婆告訴我,已經有孩子通過電話詢問過小濤的家庭作業完成情況了,并且很耐心地幫小濤把不會的題給弄懂了。放下手機,我如釋重負,原來學生早已想在我的前頭,原來學生面對壓力自有解決的方法。第二天,小濤把作業交過來了,課文也進行了認真地預習。我鄭重其事地表揚他,把好多回答問題的機會給他,那節課,他嘗盡了甜頭,臉上露出陶醉的表情。
我深知,壞習慣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好習慣的養成也不會一蹴而就。我有意放大小濤小組的優點,讓他們在賞識中體會合作學習的快樂。小組成員漸漸進入了他們的角色,小濤成了他們時刻關注的對象,大家關心他,在乎他,尊重他,也賞識他。于是,我看到:課文沒有背好,大家一起監督他背,并且把自己背書的方法告訴他;他一來到學校,組員就主動檢查他的作業;上課他開小差或影響紀律了,組員們就善意地提醒他;他回答對了題目,大家就一致表揚他……在小組力量的啟發誘導下,漸漸地,小濤身上的主觀能動性被激發了出來。他由單完成筆頭作業到筆頭、口頭作業一起完成,由單純應付作業到主動完成作業。他開始看重小組的榮譽,也對自己充滿信心,敢于并樂于跟他人進行有效的交流,成績也在慢慢地提高。
“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她吹拂山川和田野;沒有人能夠知道教育的發生,只有當它們讓學習者的心靈揚起風帆;沒有人能夠知道孩子們的智慧,只有當他們自由地思考和實踐。”當郭思樂教授的這段話再次在我腦海中浮現時,我為小濤的成長而喜悅,更為他的轉變而慶幸。在這場特殊的較量中,是小組合作學習,喚醒了他原始學習的動力,激發了他生命中潛藏的智慧。他是早春中的那一抹新綠,他也將帶動整個春天的到來。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中市油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