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天
動物不僅是人類的朋友,而且還是人類的“良師”。有不少項軍事發明,就是來自于某種動物的啟發。
響尾蛇與響尾蛇導彈
蛇在夜里捕鼠主要靠的是“熱眼”。熱眼并不是眼睛,而是一個熱感應器。響尾蛇的“熱眼”長在眼睛和鼻孔之間的一個小小的頰窩。由于野鼠等小動物身上總會散發出一定的熱量,散發出一種紅外線,這種紅外線一旦被“熱眼”捕捉到發熱物體所處的位置,蛇便迅速出擊??茖W家模仿蛇的“熱眼”,制造出紅外線定位器,安裝在彈道導彈上,用來感受飛機等目標的紅外輻射,引導導彈擊中目標,這就是現代化的尖端武器——響尾蛇導彈。
蝙蝠與雷達
蝙蝠的眼睛極度近視,在夜里捕食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回聲定位”。在蝙蝠頭部的口鼻上長著被稱作“鼻狀葉”的結構,這是一種奇特的超聲波裝置。如果碰到障礙物或昆蟲,它發出的超聲波就會被反射回來,被它超凡的耳廓接收并傳遞給大腦。它的超聲探測分辨率極高??茖W家在蝙蝠回聲定位系統的啟發下,研制出聲音雷達,只不過發射的是電磁波而不是超聲波。用它可以測定出飛機、艦船等物體的位置。雷達是軍事上必不可少的電子裝備,而且在科學研究領域中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蜓眼與反導彈監測儀
蜻蜓在飛行中捕食靠的是兩只碩大的復眼。昆蟲的復眼里有許多六角形的小眼所組成。小眼越多視力越佳。蜻蜓的復眼有兩萬個之多,是其他昆蟲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科學家通過對蜻蜓復眼的研究,設計制造出高精度、高靈敏度的電子監測儀器,從而改善了飛機的性能,提高了反導彈系統的精確度。
飛蛾與自控導彈
飛蛾在夜間活動時,是依靠月光來判斷方向的。飛蛾看到燈光時,錯誤的以為是月光,結果“撲火”葬送性命。飛蛾撲火給兵器專家以啟示,為一種自動控制的遠程導彈的彈頭,安裝一個有光電儀器和望遠鏡組成的類似飛蛾那樣的“眼睛”,以一定的角度對著一顆明亮的恒星,導彈發射后,就沿著預定的航線飛行,而那“眼睛”始終跟蹤這顆恒星并保持著既定的角度。如果導彈偏離了航向,“眼睛”就會把偏差傳到導彈的“電腦”,從而計算出精確的角度,然后命令操縱舵修正航向。
變色龍與變色材料
變色龍是一種變色蜥蜴。它的皮膚內有控制變色的色素細胞,神經中樞會根據周圍環境色調來改變身體的顏色,讓體色與周圍色調協調一致,從而保護自己或方便捕食。當今人們已經能夠用某種特制的變色漆,將它涂在易發熱的機器設備上,能夠通過顯色的變化及時發出警報,以免損壞機器。近年來,又研制出一種對光線變化極為敏感的化學纖維,用它做成軍裝就再也不需要偽裝了。
青蛙與電子蛙眼
青蛙的眼睛對靜止的東西視而不見,而對運動著的物體卻明察秋毫,并且能迅速地確定其方位和速度,并選擇最佳的進攻時機。通過對蛙眼的進一步研究,科學家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研制出多種電子蛙眼。一方面改進了雷達系統,提高了雷達的抗干擾能力,有效地把預定要搜索的目標與其他起干擾作用的物體分開;另一方面電子蛙眼又可以成為機場調度員的出色助手,監視飛機的正常起落,避免撞機事故發生。國外還有的利用電子蛙眼跟蹤衛星。
電魚與人造電波發射機
當陸地上的無線電通訊相距萬里之遙暢通無阻時,水下通訊還困難重重。用無線電與水下150米處的潛艇聯絡時,發射功率要高達幾兆瓦,但一條1千克重的電魚,只放出微弱的電波,就可以與幾百米外的同伴進行聯系,甚至還能將訊號發射到空中。電魚這種非凡的本領,令科學家驚訝不已!他們研究了電魚的發射點訊號的機制,制造出了水下電波發射機。
尺蠖與新型坦克
尺蠖(huò),俗稱“量地蟲”,是一種很有趣的毛蟲,行走時身體一伸一曲,像一把尺子在量地似的,因此被命名為“尺蠖”。兵器專家根據尺蠖的運動方式,設計出一種新穎別致的輕型坦克,這種坦克能夠一伸一曲地前進,因此可以輕松的越過較大的障礙物,從而提高坦克的通行能力。當它隱蔽在掩體里,還能升高炮塔進行射擊,然后再隱蔽起來。
夜鶯與天文導航儀
候鳥為什么遷徙幾千里甚至上萬里也不迷航?據科學家研究,候鳥體內有一套完備的“天然導航儀”,能夠隨時辨別太陽(指陰天)或星星的方位,所以長距離飛行也不會迷失方向。人類早就知道利用天文來辨別方向,并應用在航海事業上,而把天文導航應用在飛行器上,則是近些年才做到的。有一種自動控制的遠程導彈,就是利用天文來導航的。這種裝在火箭上的精密的天文導航儀,就是根據候鳥夜鶯的眼睛的工作原理研制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