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與福利邊界在哪
中紀委網站公布的9月1日至7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177件違反八項規定精神案件中,有20人是因為違規發放月餅、福利、補貼等行為遭到處分。9月8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評論《反腐不應反職工福利》。文章說,中央八項規定反的絕不是職工的正常福利;人們堅決支持中央反腐倡廉,但反對一些執行者借反腐之名拿掉職工應有福利的做法。該文引發廣泛熱議,有人說黨報替底層員工發聲,也有人說福利的界定不好把握,讓基層單位負責人很難做。
薪酬制度改革需要法治
楊燕綏(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鉆國家福利政策和法律的空子,給企業高管甚至以各種名義掛在企業的高官謀“福利”,這屬違規福利,是跟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撞車的。但借治理腐敗之名反掉職工合理、合法的福利,比如取消基層職工,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年終福利,或者不再安排基層職工的體檢等,就有故意混淆是非之嫌了。事實上,國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都有占全體職工工資總額2%的工會費用,完全可以滿足職工體檢、過三八節等合理福利,這跟腐敗沒有任何關系。
一方面,借反腐之名拿掉職工的合法福利,這種行為是惡劣的;另一方面,我國公務員薪酬呈現出“低工資、高補貼、濫福利”特征,具有消極的“標桿”作用。因此改革公務員薪酬制度是當務之急。
實現公務員薪酬的補償、保障、激勵、約束相結合的功能,需要法治。
第一,依法治理、形成共識與秩序。公務員薪酬法律是政府及其公務員與社會各界就公務員勞務價值、補償方式和水平達成的社會共識。現行《公務員法》過于粗放,命令、禁止和授權的范圍不明確,且缺乏制裁措施和社會監督機制,尚未形成公務員薪酬的法律規范。
第二,調結構、建機制。比如,按照基本生活成本夯實基礎工資,按照職務要求、責任和風險程度設定級別工資,夯實由職級定量的基本工資;嚴格規范津貼補貼和福利,全國統一規范計量標準,在為公務員創造較好的工作條件之時,嚴格禁止各類各地公共機構濫發濫用。
建立公務員正常增資機制
任進(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所謂“八項規定是反腐,不是反福利”是個偽命題,曲解或誤解了公務員現行工資福利待遇制度和中央取締非法收入、清理規范隱性收入的精神。
反腐與反福利沒有根本的利害關系,不能說反腐會反掉合法、合規的福利待遇。當然,也要切實防止有些單位以執行“八項規定”之名,扣減、拖欠公務員工資,減少合法、合規的福利待遇。
如果違反工資、福利政策,該發的工資福利待遇不發,那就既不是反福利、也不是反腐的問題,而是違反國家勞動法律規定的問題。
過去,有些地方或某些部門違法利用預算外資金或私設小金庫發放福利待遇,搞灰色收入或隱性收入,現在按照“八項規定”和中央有關規定進行清理,這完全正確。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要求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要遵照《決定》精神,解決公務員工資、福利待遇低特別是基層公務員工資、福利待遇低的問題。
要加大《公務員法》的實施力度,建立公務員正常增資機制,使公務員的工資福利待遇水平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能與企業相當人員工資福利待遇水平的增長相比較。
腐敗與福利以何為界?
張愛軍(遼寧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
在權力未得到有效制約、法治沒有明文設限的情況下,腐敗往往披上福利的外衣暢通無阻。腐敗與福利以何為界?
一是制度。中央提出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禁令表面上切割的是某種公務員“福利”,實則是切除腐敗毒瘤。而只有制度性地徹底去除與腐敗相伴相生的灰色福利,才能還公務員待遇和福利以本來面目。
二是法治。制約濫用公權的同時,保障公務員的正當福利,防止非法得利,是法治應有之義。切實可行的是把“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在制度化的同時法治化,使公務員不敢、不能、不想通過各種形式把腐敗特權福利化。這有利于公務員福利的正當化、穩定化、合法化。
三是福利工資化。這樣可以避免各種隱性福利,有效清除腐敗福利,從而有利于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有利于社會監督,有利于加強廉政建設。
四是財產公示。事實上,有關財產公示的呼聲在20多年前就已開始,應在三五年內明確財產公示的時間表,財產不公示者即可視為腐敗嫌疑。
在這四條界限中,財產公示是核心,沒有財產公示,福利的制度界限就會流于形式,福利的法治界限就成為無源之水。
反腐或改革不可能零成本
廖保平(時事評論員)
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參公人員的節日福利發不發,由誰說了算?現在的說法是,一些把經念歪的官員借反腐之名拿掉職工福利,或求心理平衡,或想以此舉誘發人們的不滿情緒,進而遲滯中央反腐步履。
在權力沒被關進制度籠子的社會里,官員有一定條件隨意支配公帑。沒有反腐壓力的時候,就慷國家之慨大發“福利”,反腐就停發“福利”,但無論發或不發,都不能證明這些“福利”的正當性。
在我看來,很多人牽念那些不清不白的節日福利,其實是一種官員吃肉、我們喝湯的心態。說到底,公務員和參公職工也是體制的一部分,當反腐反到自己那點小利益時,就站出來反對和抱怨。
反腐或改革不可能“零成本”,如果腐敗全面浸淫社會,每個人都可能是反腐或改革的受損害者,區別只是多少。
比起一兩盒月餅,堅決反腐、推進全面改革所帶來的公平正義、自由平等,才是最大的福利。只是,這個大福利不是天上掉餡餅,需要每個人主動與腐敗切割,不做改革的攔路石。仍然指望依附在腐敗的肌體上吮吸兩口,改革就永無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