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楊 剛 本刊記者/雷怡安
三國時期,諸葛亮寫給兒子諸葛瞻一封關于治學修身的家書——《誡子書》,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在1700多年后的今天,儉以養德再次被鄭重地提出,這表明了我國對節儉和德行的重視以及對現在社會浮躁現象的擔憂和警示。2014年5月下旬以來,中宣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出通知督促各地繼續開展儉以養德的活動。
節儉的行動應該從青少年抓起,從小培養他們勤儉節約的品質,才能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我省各地學校積極響應,開展了各種形式豐富的節約活動。
“儉以養德,從身邊一點一滴做起!”成為阿壩州馬爾康中學師生的共識。
在馬爾康中學里,隨處可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等勤儉節約標語,電子大屏上“講文明,樹新風,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形式多樣的“崇尚節約、摒棄浪費”主題班會討論……儉以養德意識融入學校教育,勤儉節約文明風尚成為共識。
“我們每學期都會利用課堂,組織開展‘勤儉節約’為主題的班會,在班會課上,通過展示資料、觀看勤儉節約教育片,發倡議書等形式,教育同學們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鼓勵同學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形成勤儉節約的美德。”馬爾康中學姜方斌老師說。
作為民族地區重點中學,學校堅持以勤儉辦學為理念,提倡建設節約型校園,在全校大力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積極開展“勤儉節約”主題教育活動,宣傳弘揚傳統美德。借力活動,倡導全校師生儉以養德,讓“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理念入耳、入腦、入心。
“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文明就寢,謹記‘四個節約’,出門隨手關燈、關水、關門,特別留意水電的使用情況。”學生張宏偉說。
在學生寢室里,學生志愿者在課余忙著巡查、監督、制止浪費水電現象;開展“倡導節約之風,構建和諧寢室”為主題的團日活動;勤儉節約被納入文明寢室的評選;同學們更自發地把收集起來的節約竅門,整理成條,對外宣傳,引發寢室節約高潮。
“現在,文明節儉的觀念已深入我們心中,我一定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摒棄鋪張浪費、暴飲暴食、濫用水電的不良陋習,樹立文明節儉的消費理念和生活習慣,爭做文明學生。”張宏偉說出了同學們對節儉的共同認識。
其實,我省從2006年以來就已經在各地學校開展建設節約型學校的實踐,并在2010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節約型學校建設工作的意見》,其中就提到了建設節約型學校是全省教育系統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踐行科學發展觀、促進四川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是學校提高辦學質量與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發揮管理育人功能和示范引領社會作用的內在要求。
達州宣漢樊噲鎮小學從2008年開始就致力于建設節約型學校,“該用的絕對不心疼,但絕對不浪費!”全體師生人人以此要求自己,這不僅因為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更是因為建設節約型學校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節約教育經費,提高經費使用效益的重要舉措。
于是,辦公室、教室照明,在自然光充足的情況下,白天不開燈;少開空調;盡量減少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飲水機等辦公設備的待機時間,長時間不使用時要及時關閉電源,并拔下電源插頭;公共樓道、廁所的電燈推行安裝聲控燈,推廣使用節能燈具。
這些并不是一時的行為。從2008年至今,樊噲鎮小學數年如一日保持發揚著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
3月4日,樊噲鎮小學隆重舉行了春季開學典禮,主題為“倡勤儉,樹新風”。 活動在莊嚴的升旗儀式中拉開序幕。典禮上,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宣讀了“倡勤儉,樹新風”倡議書,倡議全體師生“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除了中小學,高校也是培養節約品行的重要陣地。
西南交大犀浦校區三食堂三樓,是剛建成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張金鑫和他的團隊通常在這里忙碌,“我們目前主要在研究節能開關,讓開關可以自動關閉。”
張金鑫和他的團隊一共有4個人,有包括他在內的機械工程學院3名同學。馬楠主要負責對外聯系、楊彬負責零件制造、張金鑫為主要負責人,還有一名輔修經濟學的李洪偉,在今后成立公司后負責經濟運作。
張金鑫說最初他們就想做一個節能的產品,念大四后就更想付諸行動,“今年5月份,和同學一起搞起了研究,發現高校里熄燈后學生如果不關開關會浪費很多電。”
據張金鑫調查,在西南交大犀浦校區,每天晚上熄燈后不關開關的寢室占到總寢室的1/3。“全校一共有5000個寢室,如果按照每天早晨6點30分至8點時段亮燈來計算,每月浪費1.2元,一年內上學的8個月就會浪費掉1.4萬元,而我們這個復位開關制作出來的成本很低。”
2013年5月,張金鑫與他的團隊帶著斷電復位開關的創意參加了西南交大“萌芽杯”創業比賽,獲得了一等獎。“也就是這次比賽,成都某家公司就看上了我們的創意,并有意向與我們合作。”張金鑫說,要與他們合作的公司因為機構龐大,每次下班關燈時需要工作人員將眾多開關一個個關閉,非常費力,“如果在每個開關上都安裝斷電復位開關的話,他們只需要將電燈總閘關閉,這些開關就能全部自動關上了。”
5月27日,全國和全省召開“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對深入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其中特別提到儉以養德要從學校、家庭抓起,把勤儉節約作為德育教育和家風教育的重要內容,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
春秋時期管仲寫下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名句,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品性德行的修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儉以養德”需要從他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