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冬 顧彥秋(江蘇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 徐州 221116)
在當代中國,學校體育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增強學生的健康,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和健康的心理,使他們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以適應高速發展變化的社會需要。
本文把江蘇師范大學2011級學生課外體育鍛煉作為研究對象。
(1)問卷調查法:對本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隨機抽取10個學院,在其中各抽出一個班級一共200名學生各填一份問卷調查表,問卷收回189份,其中男生88份,女生101份;
(2)文獻資料法:查閱圖書館電子資料、書籍、體能測試分析等;
(3)數理統計法:將調查的數據運用統計軟件處理分析;
(4)詢問、記錄法:針對大學體育老師和輔導員了解他們對學生體育生活的看法。
選項 強身健體 調節身心 豐富業余 健美減肥 培養個性 交際 其他男生(%) 32 20 28 10 8 1 1女生(%) 10 23 17 40 7 2 1
根據調查顯示:男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最主要動機是鍛煉身體、調節身心和豐富的業余生活。而女生則是運動減肥、調節身心以及豐富業余生活。更容易看出,女生更加注重體型的塑造,目的在于保持很好的身材,而男生則追求體魄的強壯,趨向于強壯自身。多數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是比較積極的,其體育價值觀是積極向上的。在這里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有動機才有動力,體育鍛煉離不開對動機的堅持,更離不開對健康的追求,不管是什么動機,鍛煉身體應該是最終目的。
選項 籃球 足球 乒乓球 排球 網球 跑步男生(%) 63.2 50 2.8 33 18.4 17.4女生(%) 65 45 40 31.5 25.5 25
調查可見,我校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項目選擇排序為:男生:籃球(63.2%),足球(50%),乒乓球(2.8%),排球(33%),網球(18.4%),跑步(17.4%)。 女生:籃球(65%),足球(45%),乒乓球(40%),排球(31.5%),網球(25.5%),跑步(25%)。
以上可以得出球類項目被最先選擇,表明球類項目以其特有的游戲性、趣味性、競爭性和良好的健身價值而深受大學生的喜歡。籃球運動,足球運動的選擇居大多數。還有因性別特征而使男女生在項目選擇上也會帶有明顯的差異:男生往往喜歡大活動量、競爭性和對抗性比較強的球類項目;而女生一般喜歡身體不太直接對抗、且有一定健身、娛樂性質的球類及健身項目例如排球,乒乓球等。這就體現了男女生在體育需求方向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差異。對于枯燥的慢跑,大家選的比較少,但是仍有一部份人是熱愛最基本的這項運動的。
?
結果顯示運動時間在60分鐘以上的占大多數,60分鐘的運動研究表明是有益于健康的,就像國家正在大力倡導的每天鍛煉一小時,現在中小學正在大力倡導,所以這是一個很有利的條件,說明大學生都有了鍛煉的時間意識,希望能做到持之以恒。仍有一小部分的學生鍛煉時間過短,或者只是應付下學校的早鍛煉形式,還是在被動的運動。
我國大學生對課外體育鍛煉的認識不足,大部分學生沒有形成“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的理念,并沒有重視體育興趣和體育能力的培養,未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我國大部分學校的體育文化氛圍不濃、缺少體育場地、體育設施,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不濃,大部分學生喜歡在教室里做簡單的運動,甚至不運動。
(1)我校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很強,而且男同學明顯地高于女同學。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與課程組織形式及理論課的教學上應作為今后教改的重中之重。以現在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如今的目標管理式的體育考核制度已不完全適應如今的體育教學。
(2)強身健體、豐富業余生活是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價值取向。受經濟發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呈現普遍較低的景象,體育消費結構當然也比較單一,場地器材設施不足,學業重,沒有時間和無人組織指導等是影響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
(3)學校應積極組織開展小型多樣的體育活動與群體性的體育競賽,多種體育活動是培養學生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學生除了需要積極參加每周的體育課以外,還應積極參加校內組織的課外體育活動。
(4)公共體育課的考核改革應該更快更近一步,將目標管理變為過程管理,讓學生充分體會體育運動中的快樂,無憂無慮的享受體育帶給我們的舒適與輕松,從而進一步減輕學生對體育考核的心理壓力與負擔感,讓學生在相對寬松、活躍的氣氛中鍛煉身體,從本質上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1]彭敏.對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現狀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
[2]譚天.淺談當代大學生的體育生活方式[J].世紀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