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璽 李冬梅
【摘要】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網絡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并且被廣泛應用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依賴。而電力系統是所有產業的基礎,只有電力系統的運行得到了保證,國家的發展前景才會是可觀的。當前,網絡已經在電力系統中得到了很大范圍的應用,已經深入到各個環節,但是我們不應滿足現狀,而是應該繼續努力,爭取其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只有這樣,電力信息通信系統才能更加穩定,更加鞏固,也能更好的為我國經濟和科技服務。
【關鍵詞】 網絡技術 電力系統 應用 發展
21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人們也越來越依賴網絡技術,對網絡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所以,雖然網絡技術已經在電力系統得到廣泛應用,但是這不能滿足人們,網絡技術的改革和發展迫在眉睫。
一、電力信息系統網絡技術的現狀
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伴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都得到了充分保證,而網絡技術在其中也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所表現出來的特點是:(1)涉及面廣,例如發電、輸電、配電等都有涉及;(2)專業水準高,一般的技術問題都能解決;(3)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色:每個國家、每個地區在各個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尤其是在網絡技術方面,是很難做到完全一致的;(4)國家給予許多幫助和保護[1]。
雖然網絡技術已經使用并開展了很多年,但其中還是有很多不足。
二、網絡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重要性
首先,它能夠大幅度提升電力系統的控制力,并且能夠實現更好管理;其次,能夠轉變電力系統的發展方式,網絡技術能夠能夠帶來創新,它開創了一批新的方式,將網絡技術充分應用到電力系統的維護工作中;再次,能夠提高電力系統的管理能力,并且能夠使各層次、各部門之間和諧統一,通力合作;最后,網絡技術除了能夠使各部門協調合作之外,還能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使工作可以井然有序的完成。
三、網絡技術的發展歷程
對網絡技術多年的發展歷程進行分析,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特點:一、計算機網絡從當初的最簡單模式逐漸發展為現在的局域網等等各種復雜的網絡模式,網絡的連接材料也由當初的有限通信方式發展為現在的無線網絡形式;二、隨著各種技術的快速發展,服務模式也不再單一,而是開始變得豐富多彩,比如常用的網絡電視、視頻等等;三、網絡的涉及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從最早的軍事,逐漸擴展到現在的各個領域。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計算機的處理模式和外形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體積越來越小,攜帶越來越方便,而且其性能也越來越好,現在已經成為了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綜合性工具[2]。
四、網絡技術的使用范圍
在這個科技時代,網絡早已經深入到社會的每個角落,無處不在。最常用的有以下幾個方面:遠程服務,主要是利用網絡技術的一種遠程服務系統,跨越了距離帶來的障礙;自動辦公系統,通過這種系統,實現了資源的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度,并且大大節約了資源和時間。
五、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及其前景
5.1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
網絡已經徹底走進人們的生活,人們對它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要求:一是更加智能、更加開放。把各種不同的服務和對不同程序的運用結合在一起,對信息的傳輸路徑、工作方式以及兼容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速度更快。對于上網的速度有著很高的要求,現在逐漸興起的無線網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產生的,它打破了傳統觀念上網絡在使用環境方面的局限性;三是網絡技術的研發開始以服務職能為主。網絡可以很好的服務用戶,給他們帶來娛樂和便利,因此,人們才會越依賴網絡。所以,為了更好的服務人們,網絡的開發和應用應該互相支撐,共同進步[3]。
5.2網絡技術的發展前景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如今的網絡模式已經不僅僅是局限在傳統的以太網和令牌網了,而是開始轉向各種興起的網絡模式,比如光纖數據網和無線網等等。這兩種模式也是現在應用最多的。光線數據網,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的雙環設計,這可以保證它在信息運輸過程中,一個環節的失誤并不會影響到全局。而且,它的抗干擾能力和傳輸效率和其他網絡模式比起來也是很強的;無線網,是現在最流行的一種網絡技術。近幾年逐漸商業化。這種網絡技術不受網絡線路的限制,可以很方便的為人們服務,使得用戶之間可以更好的溝通。但它并不是很穩定,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
結論: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飛速更新,都離不開電力的供應。當下,電力已經成為了一個重點工程。其中,電力信息網絡技術是整個電力系統得以穩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掌握更好的運用網絡技術,并且使其發展完善起來,整個系統才會隨之穩固起來。所以,發展網絡技術,必須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
參 考 文 獻
[1]倪俊龍.電力信息通信工程中網絡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研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10):11-13.
[2]詹華.網絡技術在電力信息通信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1):20-21.
[3]李超.淺析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及其發展在電力信息通信中的作用,2012(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