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2012年,教育部頒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了幼兒“數學認知”的三大目標,提高了社會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并為幼兒數學教育提供了可參考的標準和方法。然而,部分幼兒教師受傳統教學理念和經驗缺乏等因素的影響,數學教學手法較為傳統,不敢讓幼兒充分參與到互動游戲之中,使得幼兒的數學思維受到局限,降低了幼兒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教師有必要充分認識當前幼兒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對此進行研究和探討,尋找有效的完善對策,引導幼兒在參與和互動中感知和學習數學,為幼兒數學互動教學實踐提供有益的理論指導。
一、創新教師的互動教學觀念和手法
為了提高幼兒數學互動教學的有效性,激活幼兒的數學潛能,教師們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和手法,從源頭上提高幼兒數學互動水平。一方面,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應根據自身在教學上的不足,主動學習各種不同的教學理論,積累多元教學經驗,例如,如何明確互動目標、如何設置互動內容等。另一方面,幼兒園也應加強對教師有關開展互動活動的培養。例如,與教學培訓機構簽訂合同,訂購視頻、講座等數學教學資料以供教師們學習先進幼兒教學機構的數學互動教學經驗;每周開展數學研討活動,教師兩人一組,先由輪到的一組備課,之后由數學組教師一起對該組的教學互動目標、互動內容等進行研討,提出完善互動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并對互動環節中如何激發幼兒潛能進行修改完善。自我提升和交流學習將優化教師們的數學互動觀念和教學手法,有利于建立起一個相對輕松、和諧的互動環境,最終促進幼兒數學思維的健康發展。
二、提高幼兒參與數學互動的興趣
在各類生活情景中引導幼兒參與互動,使數學知識聯系生活經驗是提高幼兒參與互動興趣的重要途徑。例如,生活中有各種有趣的圖形,孩子們會發現好吃的餅干是圓形的,喜愛的圖書是長方形的,漂亮的氣球是橢圓形的等等,老師引導孩子互相描述所喜愛物品的形狀,進行一定程度的數學圖形學習;教師還可以在生活中開展對應關系等等的互動練習,例如午餐時分發碗、勺、點心、水果;在吃橘子時,教師可以讓幾個幼兒組成一個小組,把橘子皮剝掉,大家一起數一數一共有多少瓣橘子,然后讓組內的一個幼兒給小伙伴分橘子,其他組員做監督,你一瓣,他一瓣,她一瓣,我一瓣……看看最后大家各分了幾瓣兒,然后再邊吃邊數,一起進行合作,計算桌上的橘子少了幾瓣,還剩幾瓣之類的訓練。
此外,教師還應加強與家長溝通,把數學互動擴展到家庭教育上,提高幼兒與家長在數學學習上的互動頻率。如讓幼兒每天早上穿衣服、晚上脫衣服時一件一件地數給爸爸媽媽聽,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的數數。或念有數字的兒歌給爸爸媽媽聽,如:1234567,七個小猴樹上蹲,七個甜桃手中拿……就這樣邊念邊數手指。當幼兒數得流利而正確時,家長應夸獎、擁抱孩子;當幼兒數數出現阻滯時,家長應給予積極的暗示和提醒,提高幼兒與家長進行數學互動的積極性。這樣一來,有利于幼兒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并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奠定后期數學學習的基礎。
三、積極開展各類數學互動游戲
玩游戲是所有幼兒所喜愛的,而這也是教師可以運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案的一個輕松的教學環境。例如,小班的孩子剛來幼兒園,對數學還沒有產生興趣。這時,教師可通過游戲來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如在“貓捉老鼠”的游戲中讓幼兒感受“1”和“許多”。老師做貓媽媽,小朋友做小貓,一只貓媽媽,許多小貓;捉到老鼠有大有小。大的老鼠中,有1只黑的,其他是灰的;小的老鼠中1只是白的,其他是灰的等等,從游戲中讓幼兒知道數字的概念。又如,在生活化游戲環境中,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包含數學因素的材料和情節設計,讓幼兒無拘束地利用同伴間的相互影響來共同學習、共同促進與提高。如“樂樂水果店”游戲中,在每樣水果的標價上,有的直接寫上3元、4元不等的價錢等;游戲開展中,我請兩名幼兒當收銀員,其他幼兒分別扮演顧客,每名顧客有10元錢,讓幼兒自由地進行購買活動;購買時,規定幼兒手中的10元錢只能買2樣或3樣的水果……總之,靈活機動地利用互動游戲中的隨機教育內容,引導幼兒主動運用數學知識學習,通過自身與環境的接觸,自由探索,動手、動腦、動口,促進幼兒獲取數學知識,發展數學潛能。另外,教師也應充分利用園內各類資源,自制教具,也可每班自制一些數學教具,輪換使用,促進數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并提高活動的多元性。
總的來說,充分、有效的互動能打破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師能夠從多個視角、多個方向對幼兒的潛能進行挖掘、分析,找出他們各自的優點長處,并進行分析探討,使得每個幼兒的優點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另外,教師們應針對幼兒的數學學習特點及教學實際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創新互動教學觀念和手法、提高幼兒參與數學互動的興趣以及積極開展各類數學互動游戲等方法,提高幼兒的數學課堂參與度,充分發掘幼兒們的數學潛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