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可覓

我和黎雪第一次見面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在校門口。當時我剛從爸爸的自行車后座上跳下來,而黎雪婷婷地站在父親的奧迪車旁。黎雪身體不好,黎爸爸希望我能在她身邊,平時好照顧她。此后九年,從小學到初中,我們一直同班且同桌。
從四年級起,我們一起上了小提琴班,當然,我那份學費是黎爸爸出的。
不過,黎雪一點兒也不像生病的樣子。一直到高一,她只有過兩次奇怪的表現。
一次是在英語課上,她突然臉色蒼白,好在她很快就恢復過來了。還有一次,我們正在練琴,突然,她“嘭”一下癱倒在地。我連忙搖了搖她,她才醒了過來。
這兩次異常事件都很短,事后我問她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她都說沒有。
這周,游老師給我們帶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著名演奏家理查德來了,他還要在我們所在的學校挑選一名中國學生為徒。”這消息讓整個學校都為之瘋狂。論水平,最有希望的就是我和黎雪。“韓書笑,”她叫我的全名,“加油!我也會加油的!”
看著她,我無法像她那樣淡定。一回到家,爸爸就勸我把機會讓給黎雪,我感到莫名的悲哀。
幾天后,我幫游老師把大家的錄
音帶整理好,快遞到理查德工作室。當我回到音樂室時,撞上了匆匆出來的游老師。“韓書笑,你怎么把自己的錄音帶落下了?”我接過那張CD,淡淡地笑了笑:“是我故意留下的。游老師,我不參加選拔了。”學琴這件事,是我欠黎雪的。
“笑笑,”身后忽然傳來黎雪的聲音,“你為什么要退出?”“你心里清楚!”我快步離開了音樂室。
后來的日子,黎雪好幾天都沒來上學。老師說她請了病假,但我沒有和她聯系。
周末,爸爸拉著我去醫院看黎雪。黎雪見我們進來,淺淺地笑了一下,卻對我的問候毫無反應。“這些天,雪兒一直聽不見。”她媽媽的話把我嚇了一跳。
我這才知道,黎雪大腦中一直有一個腫瘤。之前黎雪的兩次反常,就是因為腫瘤發作,更要命的是,現在腫瘤影響到了她的聽覺神經。
我慶幸自己之前做出了那個決定。黎雪比我更有資格得到理查德的垂青——因為我今天才知道,她為此付出了怎樣的熱情與努力。
黎雪在醫院休養,理查德的挑選結果出來了,他決定現場聽我和黎雪的演奏再定。
那天,我們拉了一首《D大調卡農》,是二重奏。因為我們不想再競爭,只想一起享受音樂……
我們倆誰被選中已經不重要了,我只知道,音樂一直在,理想一直在,友情一直在,就在我們的心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