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能源局起草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辦法(試行)》(下稱《考核辦法》),已經由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討論并原則通過,目前正在征求各方建議,方案再次修訂后將上報國務院審定。《考核辦法》的出臺標志著“最難產”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即將出爐。這也是近一段時間內新能源行業最大的一次利好。
發端
從某種意義上說,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是我國最“難產”的政策。事實上,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管理辦法》早在多年前就開始醞釀。2009年12月,《可再生能源法》進行修訂,修訂的重點是明確“全額保障性收購”,推行強制上網,《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管理辦法》開始起草。
2012年2月,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制訂《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管理辦法(討論稿)》,其中明確發電企業承擔可再生能源生產義務(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電網企業承擔保障性收購義務(收購電量占比)、地方政府承擔消納義務(電量消納占比)。
但是,由于牽扯電網企業的利益、可再生能源資源分布不平衡、技術以及配額的確定和分配等問題,造成了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的一再推遲。但是隨著我國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新能源發展中的上網、消納等問題也日益突出。2015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9.5%的目標也進入沖刺階段。
前提
中國可再生能源需要補貼,也需要更為市場化的運作,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就是一個相對市場化的發展機制。1997年英國首先采用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目前已有英國、澳大利亞、荷蘭、意大利、丹麥、日本、德國等18個國家和美國部分州實施了可再生能源配額制。
新能源經歷了快速發展,國內推出配額制的條件基本已經成熟:一、國內有明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規劃,政府、企業包括個人,對于發展可再生能源都深表贊同;二、以風電與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快速下降,價格體系基本建立完成,補貼壓力在可承擔范圍之內,各方投資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具有合理的回報率;三、風電與光伏在部分地區的能源占比初具規模,出臺配額制具備現實基礎;四、“三北”局部地區棄風、棄光現象仍然較為嚴重,推出配額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并網消納,減少經濟損失。
亮點
按照《考核辦法》,國家將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納入配額制考核范圍,具體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地熱發電和海洋能發電等技術。
根據方案,計入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包括:本地區生產并消費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從區域外輸入電量中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以及本地區可計量的自發自用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向其他區域輸送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計入受端地區,不再計入送端地區。
各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及省級電網企業共同承擔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的責任。地方政府承擔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的行政管理責任,國家電網企業對所屬省級電網企業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承擔領導責任。而各主要可再生能源電力經營企業按項目所在省人民政府的要求,承擔擴大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投資的責任,履行高效進行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的義務。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對權益發電裝機容量超過500萬千瓦的發電投資企業(集團)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投資和生產情況進行監測評價,并按年度公布監測評價報告。
此外,《考核辦法》提出嚴格的監管要求。對在考核期未達到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基本指標或在年度中進展明顯滯后的省,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可采取暫停下達或減少其化石能源電力年度新增建設規模等措施,有效調整有關地區的能源結構。
影響
《考核辦法》的嚴格要求,預計會對電網、發電企業和地方政府起到強制約束的作用,從一定程度上解決接入困難和限電問題。
隨著政府和電網企業的責任轉變,這些機構將會主動要求企業多發可再生能源電力,協助他們完成當地的指標,勢必將加快各地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上馬。因為,如未能達標或進展明顯滯后,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可采取暫停下達或減少其化石能源電力年度新增建設規模等措施,有效調整有關地區的能源結構。
齊魯證券認為,從存量裝機的改善程度看,配額制最利好風電,從新增裝機的拉動作用看,配額制最利好分布式光伏。2014年上半年,除了新疆等局部區域,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棄風率仍處于下降通道,配額制將使棄風限電問題進一步好轉。2014年裝機量超過18GW的目標是大概率事件,目前逐漸進入開工旺季,局部制造環節甚至已出現供給短缺的現象,量價齊升將為風電制造創造較大的盈利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