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斌
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中央著眼我國“改革開放”全局和檔案工作新變化,作出的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全國檔案部門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行動指南。《意見》對加強和改進檔案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舉措、新要求,既體現歷史的連續性,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檔案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河南省各級檔案部門要以學習貫徹《意見》為契機,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開創河南檔案事業發展新局面。
突出一個重點,加快數字檔案館建設步伐
數字檔案館(室)建設是信息化背景下整合檔案信息資源、保護檔案原件、實現資源共享、創新管理與服務模式的平臺。近年來,河南在數字檔案館建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省檔案館建立了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對民國檔案、革命歷史檔案以及“建國”后重點全宗紙質檔案進行了數字化,完成了館藏聲像、照片檔案的數字化,建立了全省革命歷史檔案、民國檔案文件級目錄數據庫,與陜西省檔案館互為異地備份;鄭州市、洛陽市、濟源市初步建成了數字檔案館;各省轄市檔案館互結對子,開展了異地備份;省檔案局把各級綜合檔案館數字化數量和電子檔案接收數量納入了全省檔案工作目標考核體系,落實到2020年數字化數量比2012年翻兩番的目標任務。河南省數字檔案館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與先進省份相比,數字檔案館(室)建設在經費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數量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加快河南檔案事業發展就要以數字檔案館(室)建設為重點、為龍頭,依據《數字檔案館(室)建設指南》要求整體規劃,循序漸進,把各級綜合檔案館(室)建成以數字資源為基礎、安全管理為保障、遠程利用為目標的數字檔案館(室)體系。下一步,要把數字檔案館(室)建設作為深化河南檔案改革的重要內容,成立河南省數字檔案館建設領導小組,研究制訂數字檔案館(室)建設方案,把各級數字檔案館(室)建設納入政府信息化、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建設工程。同時要陸續制定相關標準,為數字檔案館(室)規范建設提供保障。
夯實兩個基礎,推進檔案館舍和檔案資源建設
檔案館庫是檔案事業發展和檔案永久安全保存的重要條件和基礎。河南檔案館庫建設基礎薄弱,還存在面積不足、標準不高、設施落后等問題。要抓住國家實施《中西部地區縣級綜合檔案館建設規劃》戰略發展機遇,認真落實納入中央財政“十二五”扶持規劃的縣級檔案館建設任務,盡快消除“無庫館”、“危房館”現象;未列入中央扶持規劃、已難以適應發展需要的縣級檔案館,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加快新館建設步伐,扭轉館舍建筑老化、庫房面積不足和功能設施落后的局面,加快河南省檔案館新館建設步伐。省檔案館現在館庫面積約1萬平方米,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檔案數量的需求。省檔案館新館已列入河南省政府重點建設工程項目,目前已完成了選址、征地與規劃設計,即將開工建設,預計“十二五”期間主體工程完工。屆時,一批符合《檔案館建設標準》和《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要求,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體現文化性、開放性和時代性特點的檔案館舍的落成,必將有力地推動河南檔案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檔案資源建設是檔案事業的立身之本,要大力整合民生檔案資源,建立與河南人口大省、經濟大省、文化資源大省地位相適應的,數量充足、內容豐富、結構合理、主題多元、富有特色、覆蓋民生的檔案資源體系。全省各級檔案部門要“以民生需求為導向,以服務民生為重點”,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擴大檔案收集范圍,加大對不同門類、不同載體檔案的接收、征集和整合力度,不斷豐富館藏資源,優化館藏結構。在依法接收文書檔案的同時,面向社會和民間征集珍貴檔案資料,積極參與本地區各類重大活動的檔案收集,實現檔案資源在數量上有明顯突破,內容上形成特色。
找準三個著力,服務改革發展大局
全省各級檔案部門要把服務中心工作與業務工作相結合,找準工作的結合點和著力點,創新服務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做到“經濟社會發展到哪里,檔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一是著力服務經濟建設。指導各類企業深入貫徹落實《企業檔案工作規范》,不斷推進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依法開展重點建設項目檔案登記,加強項目檔案監管與指導,參與項目竣工驗收;積極為民營企業建檔提供指導和幫助,使更多民營企業通過建立健全檔案管理體制機制,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二是著力服務社會民生。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檔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整合開發館藏民生檔案資源,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一站式”的民生服務。進一步簡化利用手續,不折不扣地執行利用檔案零收費,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各方面利用民生檔案資源的需要。三是著力服務文化建設。近年來,充分挖掘利用館藏檔案資源,編輯出版了《走進河南檔案》叢書和《省委、省政府重要文件匯編》;結合時代主題,先后舉辦了“建黨90周年成就展”、“中原經濟區誕生過程展”、“焦裕祿精神展”等一系列檔案專題展覽。今年,繼續圍繞“建黨”93周年、“建國”65周年等重大節慶日,適時舉辦一些專題展覽,進一步傳播檔案文化,擴大檔案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同時,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媒體等各種形式和手段,提供多樣化、個性化、常態化的檔案文化服務。
強化四個保障,助推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
一是強化安全保障。始終堅持把檔案安全視作檔案工作的生命線,強化檔案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日常管理和定期督查、自查,確保檔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按照《河南省各級檔案館檔案安全評估辦法》和《河南省各級檔案館安全評估標準》,繼續對各級綜合檔案館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切實把檔案安全評估引入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檔案工作,從源頭保障檔案的安全。二是強化法制保障。認真貫徹落實檔案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大檔案執法監督檢查力度,規范檔案行政執法行為,提高檔案行政執法水平,堅持依法處理違法案件。三是強化人才保障。認真實施河南省檔案專業“十百千”人才工程,做好檔案專業優秀人才評選推薦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省檔案專業人才信息庫。同時,組織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完善人才引進、培養、選拔機制,努力造就一支適應檔案現代化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檔案干部隊伍。四是強化科研保障。加強科技研究,重點引導和支持與當前檔案工作關系緊密、實用性強、具有創新性的科技項目,加大科研成果推廣轉化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