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強 張萬峰
(煙臺金建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煙臺 264000)
我國黃金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綜述
王德強 張萬峰
(煙臺金建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煙臺 264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內對資源的需求加快,需加大探礦、增加儲備,采用高效采礦和選冶技術,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從性質單一的易處理黃金資源,迅速發展到含砷、含硫及含復雜金屬的難處理金礦資源領域。
金礦 礦產資源 綜合利用
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被探明的黃金資源儲量約為8196噸,位居世界第二位。加上新增查明儲量,被探明的黃金存量達到8957噸。在我國30個賦存黃金資源的省市中,有26個省市的黃金資源具有工業開采價值。黃金行業產量企業共297家,其中黃金礦山生產企業262家、黃金冶煉生產企業19家,有色副產金生產企業16家。
我國黃金生產集中度相對較低。2006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共有金礦山1757處,其中大、中、小型礦山分別為23處、69處、619處,而規模以下小礦1046處,占比約為60%。大、中、小型(包括規模以下小礦)巖金礦山年金礦產量分別約占全國產量的13%、26%、60%。伴生金礦雖然儲量占全國巖金儲量的1/3,但產量卻不到總產量的15%,目前仍有1/3的伴生金儲量尚未被利用。
巖金礦床主要以地下開采為主,而我國開發利用的金礦床即以巖金為主,目前,除膠東地區外,金礦床多數薄并且分散。國內巖金礦地下開采的主要采礦方法有空場采礦法(約占65%)、充填采礦法(約占31%)、全面采礦法、房柱采礦法和分段采礦法等。
黃金礦產資源為不可再生資源,但在黃金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礦石性質、企業的條件、礦床賦存狀態、采選冶工藝等多種因素造成我國黃金礦產資源的總體利用水平極低,資源利用率僅為62.5%。
找礦技術取得新突破。近年來,我國通過加強成礦規律研究,采取各種資源獲取手段,在若干重要成礦帶和探礦靶區發現、探明諸多資源基地,探獲了可觀的資源儲量,有力地保障了行業發展的資源需求。
開發利用難處理黃金礦產資源的技術能力提升。我國的難處理金礦資源儲量豐富,隨著我國諸多難處理金礦床被開發利用,深部的資源不斷得到探明。目前,難處理金礦石可通過生物氧化、壓熱氧化、焙燒氧化等諸多領先的預處理工藝進行黃金生產。
采礦技術取得新突破。通過緊密結合礦山實際,針對性研究和設計采礦系統,運用先進的采礦裝備和采礦技術,完成了復雜條件下礦床安全高效開采技術的相關研究,保障了礦山安全生產,提高了采礦效率和資源利用率。
尾礦是黃金選廠的主要固體廢棄物,氰化選廠幾乎全部的礦石都會變為廢棄的尾礦,浮選與混合選礦工藝的排出物大部分也是尾礦。尾礦資源的綜合利用具有“建設周期短,投資少,見效快,成本低”等特點,目前,尾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也不斷得到重視和關注。
我國的許多黃金礦山尾礦中均含有可供綜合回收的鉛、銅、鋅、硫等多種伴生元素組分,但一般礦山僅注重金銀的回收,而對其它金屬元素則僅順便回收,不再采取更多的回收措施。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硫是大氣污染物的源物質,含硫物質在生產過程中如得不到有效處理,就會造成環境污染。有些金礦含有較多的硫和砷的氧化物,金精礦在提取金后,進一步提取硫和砷的氧化物的工作還不夠深入。但近年來,含砷金礦得到開發利用,傳統的火法和濕法生化冶金技術趨于成熟。
(1)黃金產業的合理布局有利于資源利用率的提高。2013年,黃金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并接近每克金的生產成本,帶來階段性的資源并購整合期。截至2011年底,中國黃金礦山生產企業262家,且在主要黃金礦產資源成礦帶上均分布多家不同規模的生產企業。重復性投資、分散生產的中小黃金礦山生產企業,資源利用率低于平均水平,應對產品市場變化風險能力低,黃金產品價格急劇下滑使多數中小礦山企業處于虧損或接近虧損現狀,已帶來資源重組的機遇。這有利于區域資源整合,實現規?;_發,優化黃金產業的合理布局。
(2)保有工業資源儲量和品位呈下降趨勢。雖然2012年底中國已探明的黃金資源儲量為世界第二,但工業開采可利用資源較低,因此,需通過加大探礦投入、提高資源儲量級別以及開展外圍和深部探礦,提高可利用工業資源儲量,確保黃金產量持續穩定增長。
(3)高效強化開采,提高礦石回采率。通過增大科技投入,研發安全高效低成本采礦技術,提高礦石的采掘效率、降低采礦的損失率和貧化率及其成本是提高黃金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的源頭。特別是大力推廣充填采礦法,既可以提高礦山回采率、尾礦綜合利用率,又可以降低尾礦的地面存放量及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4)隨著部分區域安全環保標準的提高,部分區域已嚴禁采用并逐漸取締氰化提金工藝,未來含量金產能比例將逐漸提高。
總之,為確保黃金礦業持續穩定發展,需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加大探礦力度,提高資源保有儲量及級別;研發高效強化開采技術,降低采礦損失率及貧化率。采用高效選冶技術,降本增效等措施,以提高黃金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
[1]唐宇,李瑞軍,王海軍.我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J].中國礦業,2013,S1:100-102+106.
[2]王志江,楊旭升,胡曉龍,王沐芝,王海東.中國黃金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及發展趨勢[J].黃金,2014,04:70-74.
[3]王子玉,郭海軍.我國黃金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現狀與發展趨勢[J].黑龍江冶金,2014,02:61-62.
[4]梁書紅.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政策的變遷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
[5]崔振民,吳偉宏,姜琳,孫志偉.淺析我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J].中國礦業,2013,0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