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偉
(黑龍江省消防總隊佳木斯市消防支隊,黑龍江佳木斯 154002)
淺談高層建筑火災撲救方法
李艷偉
(黑龍江省消防總隊佳木斯市消防支隊,黑龍江佳木斯 154002)
高層建筑、地下建筑、石油化工火災撲救,是目前世界公認的三大難題。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人口密集,土地昂貴,城鎮的高層建筑和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目前,我國高層建筑正朝著現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由于高層建筑樓層高,功能復雜,設備繁多,一旦發生火災,不能像一般建筑那樣從外部進行滅火,給撲救工作和人員疏散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容易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國內外高層建筑的火災已發生多起,有的造成了嚴重的危害。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的不利因素有樓層高,攀登困難;疏散通道少,人員疏散困難;供水難度大,滅火用水量大;排煙困難,進攻受阻。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必須堅持“救人第一”的原則,充分利用固定滅火設施,積極搶救被困人員,有效的控制火勢,徹底消滅火災。
高層建筑 火災特點 處置方法
高層民用建筑是指十層和十層以上的居住建筑或建筑高度超過24米的公共建筑;高層工業建筑是指二層及二層以上、建筑高度超過24m的廠房或庫房。
(1)豎向管井、共享空間、玻璃幕墻縫隙等部位,易產生強烈的“煙囪”效應,造成煙、火蔓延快。主要的豎向管井有: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電纜井、排氣道、垃圾道等。(2)煙、火易沿吊頂、門、窗、走道向水平方面擴散。(3)火勢沿外墻窗口向上升騰、卷曲,甚至“跳躍”式向上層蔓延。(4)外部風力作用也會加劇火勢蔓延。熱輻射和熱對流的作用,會引起鄰近建筑物燃燒。(5)易發生爆燃。
(1)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往往人員驚慌、擁擠,易造成踩傷踩死,甚至出現人員跳樓事件。如1985年4月19日哈爾濱天鵝飯店大火,跳樓死亡達9人之多。(2)高溫、煙氣充滿建筑物內,能見度降低,易造成被困人員恐慌,增大安全疏散的難度。人員在濃煙中停留1-2min就可能昏倒,4-5min就有死亡的危險。(3)煙氣、毒氣等燃燒產物極易造成人員窒息、中毒死亡。國內外大量統計資料表明,高層建筑火災,死亡人數中50%以上是被煙氣毒死的。(4)玻璃幕墻碎裂下落,影響戰斗行動,破壞水帶等器材,甚至造成人員傷亡。(5)撲救難度大,人員疏散難。高層建筑的高度高,層數多,結構復雜,人員集中,不僅安全疏散困難,而且受技術條件的限制,撲救也相當困難。
現代高層建筑,由于樓層高,設備復雜,可燃物多,使用功能多構成了較多的起火因素,根據國內外大量火災案例統計分析表明:
(1)吸煙是引起高層建筑火災中的第一位因素。在統計的48次國內外高層建筑火災中,由吸煙引起火災13次,占27%。(2)電器事故占第二位。48次火災,電器火災7次,占14.6%,而且電器火災的危險性隨著建筑物使用年限增加而有增加的趨勢。(3)其次是由于焊接、危險品自燃、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災。
目前高層建筑普遍存在六大救援難題:一是建筑四周消防登高救援場地不落實;二是建筑消防器材被挪用或配置不到位;三是安全疏散通道損壞嚴重;四是建筑消防設施完好率低下等;五是高層建筑由于樓層高度較高,所以風力較大,風助火勢,如果建筑裝修中使用大量可燃性材料、分布著大量電線電纜,火災一旦形成,火勢蔓延會非常迅猛,這時候電梯井和管道井就像一個個大煙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煙囪效應’,在這種效應的作用下大火的蔓延速度是很可怕的,據調查,一棟二三十層的高樓,火焰從一樓竄到頂樓只需幾分鐘,但是人們逃生幾十分鐘都不一定夠,所以高樓火災的生還幾率很小;六是由于少數開發商為追求經濟利益,使用不合格甚至假冒偽劣的消防產品,再加上一些高層建筑功能復雜,消防安全管理不嚴,導致高層建筑內存在較多的火災隱患,也造成高層建筑滅火救援時面臨諸多難題。
撲救高層建筑火災,要投入大量的人員和裝備,應堅持“一次性調足力量,快速救人滅火”的原則,加強首批力量調集,強化優勢兵力于火場,優化組合到場人員和裝備,使之形成配套作戰鏈。
為應付高層建筑火災錯綜復雜情況,各滅火作業區段及各種滅火力量,必須在統一指揮下,搞好協同配合.加強組織指揮,成立火場指揮部及前沿指揮所,必須在火場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進行滅火戰斗,否則將造成不必要的重復的工作,甚至造成延誤戰機,導致更大的損失。火場總指揮要親自聽取火災情況匯報,掌握確切的火情和所處的發展階段,以確定排煙救人和滅火等相應措施.另外,指揮部應根據火情適時組織調動專職消防隊、自來水、衛生、電業、交通、巡警、部隊等單位參與搶救、疏散、堵截火勢的任務,以此來增強滅火的戰斗力量,確保滅火任務的順利完成。
高層火災撲救,必須樹立救人第一的思想,正確處理救人和滅火的關系。搶救和疏散人員是一項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營救人員要認真搜索、尋找被困人員,及時地進行疏散,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在疏散和營救過程中要靈活運用救援人員,采取響應的戰術措施,如果被困人員較多時,應全力疏散救人。被困人員較少時,滅火、救人可同時進行,盡可能的搶救生命財產。
(1)所有參戰人員均應按各自的分工和任務,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攜帶好器材和工具,方能投入戰斗。(2)火場指揮員應借助高層建筑單位領導、設備管理人員和消防監督機構中建審人員、監督人員的消防專業知識,指揮滅火戰斗。(3)開通廣播系統時,先通知著火樓層和受煙、火威脅的上層人員,以免整個大樓人員驚慌,造成擁擠,影響疏散。(4)當使用登高車參加火災撲救時,應注意登高車停車位置、地面的承重情況,因為此部位設置了大量的地溝、管道溝及檢查井,稍有不慎將會造成不良后果。(5)在進行排煙前,要關閉通風、空調系統;在煙霧流經部位和出口,相應地設防(做好射水準備);對密閉房間排煙時,應逐漸開啟排煙口,并用噴霧或開花水槍掩護,防止發生爆燃。(6)防止玻璃幕墻在火焰、高溫和水沖擊作用下,爆裂,濺落傷人。
李艷偉(1978—),黑龍江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滅火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