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陣
大家都在蒙古包里打鼾
一個睡滿男人女人的蒙古包
不存在性別差異
只有鼻息輕重的不同
我走出蒙古包
就著七月末清晨的牧場
就著清爽的涼意
哈什河水閃著晶亮的光
陽光清涼涼地探頭了
牧羊犬冷不丁跑到我前面
我鐘愛的馬兒似乎一夜不睡
始終低頭啃嚼
羊羔咩咩聲回蕩草中
沼澤軟灘,黑泥閃爍亮光
腳印是哈薩克人
走到牛馬身邊時留下的
擠奶,驅趕
靠近和遠離
生和死
在這個牧場
母馬,母牛出生,戀愛,交配,生子
多年后,她們很老了
自然為人使用殘身
公的命運只有一條
等著成年,然后進入人們的餐桌
清晨的牧場
我盯著它們不放
像是要進入它們的內心深處
我不能說出
在這里活著吧
這么好的地方已經是天堂了
再不要遠行吧
鴿子的愛情
白色,灰色的,乳黃色的,
花色的種種鴿子
是伊犁家中最高貴的精靈
牽系著我關于精靈世界的夢
它們謹慎,堅毅,
眼神敏銳可看穿幽靈
它們的一生沒有更大抱負
唯執著于愛情
我得出一個結論
鴿子和人類一樣
也是有忠貞和花心的區別
它們的道德水平
表現在對愛人的態度
那一對大個子夫妻
相愛后形影不離
母的產蛋時,夫妻倆輪流孵蛋
幼鴿出生,輪流抱窩哺乳
每回換班,要悉心愛撫
早晨,我注意到
所有的鴿子飛到房頂被訓練飛翔
只有它倆守在幼鴿籠邊
有人若靠近幼子
孩子爹媽必露狠相
咽喉發聲,翅膀張開撲打驅趕來人
哪怕在院子
它們也是有意靠近,互相喂食給對方
不斷親愛纏磨
這些細節都在我眼里記錄在案
這對夫妻給我提供關于愛情的原始資料
空 聲
——再致阿九
時間偷走了大量水分
生活愈加干枯
這一切并非偶然的人生序列
力求我們向當下看清
向缺失的那部分時間妥協
杳無音訊的大洋彼岸
無法征集到相似的呼吸和微笑
過去的音容也
逐漸模糊于大家的視線
這是個最小的時代
這是個最大的時代
套用狄更生的話
我的調侃只能證明
我所進行的是無力的編篡
和飄搖的演奏
在遠方,也在近處
觸手可及也遙不可望
世間的事處在
矛盾而奇妙的核心里
空中充滿不可知的聲音和情緒
每天都發生著離散與聚合
此刻的在也是不在
那么,上帝究竟是近是遠
大概也是無可擔心的事吧
作者簡介:李之平,女,1969年生于山西。9歲隨家人遷居新疆伊犁。八十年代末開始寫詩。有詩歌、評論、翻譯作品見諸各類文學刊物。現于湖南、廣東兩地生活。著有《色空書》(與蔡俊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