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 要】空氣中的氧氣受日光照射,與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及揮發(fā)性有機物相互作用,生成臭氧,研究表明臭氧濃度受日光照射影響較大,且和PM10、PM2.5均存在負的相關性,從而出現在較好的優(yōu)良天氣出現局部臭氧濃度超標的情況。
【關鍵詞】臭氧 PM10 PM2.5 臭氧濃度超標
臭氧(O3 ,OZONE) 主要存在于地球大氣層的平流層中,它能起到阻擋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的作用;然而在近地面的臭氧卻是一種污染物質。臭氧具有強氧化性,高濃度的臭氧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強的刺激性,會對人體皮膚中的維生素E 起到破壞作用,還會破壞人體的免疫機能,誘發(fā)淋巴細胞染色體病變, 加速衰老及損害人體肺功能甚至導致癌癥等嚴重疾病。因此,臭氧所造成的危害須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對流層和們生活最密切,對流層中臭氧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平流層臭氧的輸送和對流層的光化學反應。光化學反應主要是在太陽輻射作用下,空氣中的氧氣在N Ox( NO,NO 2) 和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VOCs)作用下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臭氧。因為是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所以臭氧也被稱為二次污染物。近地面臭氧也是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指示性污染物。
1 臭氧1小時值濃度變化規(guī)律
從連續(xù)四天的監(jiān)測結果可以看出,臭氧從早上9點開始上升,16點達到最高值,隨后濃度逐漸下降,到20點以后下降到穩(wěn)定值,夜間濃度基本無變化。監(jiān)測期間臭氧濃度變化范圍為3~78μg·m-3。究其原因,主要是臭氧受光照強度的影響,白天空氣中的氧氣在太陽照射情況下,與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及揮發(fā)性有機物相互作用,生成O3。O3本身具有強氧化性,臭氧能夠氧化空氣中的還原性物質及自由基,夜間沒有臭氧生成的情況下,臭氧不斷被消耗,故呈現出白天高、夜間低的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
圖1 15日—18日O3小時濃度變化趨勢圖
2 臭氧與二氧化氮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
從監(jiān)測結果可以看出,臭氧做為二次污染物,其隨著二氧化氮濃度的升高而下降,與臭氧的形成機理比較吻合。如圖2所示。
圖2 臭氧與二氧化氮濃度變化規(guī)律
3 臭氧與其它污染物濃度變化規(guī)律
從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出,臭氧和其它污染均從在負的相關性,其中與NO2的相關性最強,相關性達到-0.690置之度達到99%。相關性分析表明,在某些情況下,臭氧和PM10、PM2.5均存在負的相關性,因而在某些優(yōu)良天氣時間段,可能會出現臭氧超標情況。
表1 15—16日沙湖監(jiān)測點各污染物濃度之間相關性分析
4 結語
綜上所述,空氣中的氧氣受日光照射,與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及揮發(fā)性有機物相互作用,生成臭氧,因而臭氧濃度受日光照射影響較大,且臭氧和PM10、PM2.5均存在負的相關性,從而出現在較好的優(yōu)良天氣出現局部臭氧濃度超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