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吳松 A=劉上(國家一級攝影師)
Q:看你的微博,知道9月份你在英國倫敦出差?跟汽車有關嗎?
A:是的,目前我在英國,參加新一代Mini五門掀背版國際媒體試駕,但我并不把此行僅僅定義為“試駕”,朋友們通過我的微博就可以大概了解這次的行程,相信大家也更愿意把它叫做關于MINI的英國文化之旅。在此之前,我剛剛從福特邀請的阿拉斯加“破冰之旅”回國。像這樣有意思的活動,我每年都會參加很多次,目的是帶領讀者進行異域汽車文化的體驗,表面看起來,就是幾個糙漢子周游世界,但實際上,全國的讀者都是和我一起去的。我很喜歡和讀者共享最新的信息、最有歷史韻味的汽車文化。
Q:作為汽車攝影師,你是不是經常都是“在路上”的狀態?是很辛苦,還是很爽?
A:一句俗套的老話——痛并快樂著。身體的疲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精神上的愉悅又讓人欲罷不能。可能大部分人認為這種海外活動就是輕松愜意地欣賞美景,實則不然。我會帶很多設備,比如徠卡M數碼旁軸相機或者尼康D4數碼相機、飛思DF中畫幅數碼相機、美國黑魔電影機、AEE攝像機、尺寸不同的三腳架,大家看到的照片不僅來自于不同的鏡頭,也來自于不同的機身,我在出發之前就像士兵備戰時的軍行包那樣,雖然只帶作戰相關的物品,但需要的東西一樣都不能少。然而隨著購置設備的增多,我的行李也越來越重,不過,我能給讀者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與文字分享,這才是最重要的。
Q:能描述下你平時的工作狀態嗎,都干些什么,是在棚里拍車呢,還是在旅途中?
A:棚拍、外拍汽車是最常規的,但我也拍攝一些人文題材的作品,除此之外,我也是一名文字工作者,和很多同行一樣,我熬夜修片、通宵寫稿。當然,和大家想象中一樣,我最怕的三個字也是“截稿日”。
Q:有很多廠家會邀請你去拍片,能講講都怎么運作,你又是怎么去收費的呢?
A:我很幸運,《中國汽車畫報》給了我非常好的平臺,我們有專門的運營團隊在做相關工作,我的工作是為客戶提供可行的方案并把它付諸實踐。片酬算是個商業機密吧,我只能說,我會非常負責地把最好的品質呈獻給客戶,也就是說,我們沒有所謂的高低檔位,價格的差別往往體現在圖片數量而不是質量上。
Q:你以前在諾森比亞大學是學習服裝設計的,怎么端上汽車攝影師這碗飯了?算不算跨界呢?
A:藝術是相通的,審美亦然,我不認為這是跨界。服裝設計的學習經歷給了我很好的經驗,讓我對線條、色彩和明暗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拍攝的作品也會有一些服裝秀的光影元素出現。攝影這件事從來就不是技術活,設備誰都能買到,但每個攝影師的視角都是獨特的。
Q:我們知道最近幾年你開過幾次影展,都是以車為主題嗎?汽車攝影目前可以獨立舉辦藝術類影展,獲得主流藝術界的認可嗎?
A:除了一些指定品牌的影展之外,就像我微博中的圖片那樣,我的個人影展是汽車與人文穿插在一起的。畢竟,除了汽車之外,生活中也有很多美好的細節不是嗎?但毫無疑問,汽車攝影是可以獨立辦展的,拿我自己的影展舉例,我對圖片有完全選擇權,如果我決定某次影展只展出汽車作品,那么它就是汽車影展,但我更愿意把人文類作品也一并展示出來,就像搖滾樂手也會唱抒情歌曲一樣,攝影是我的靈魂,但我不會限制靈魂的方向。此外,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汽車攝影作為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是受到藝術行業認可的,去年我在中華世紀壇以及清華大學舉辦的影展,就都是以“中國青年藝術家”的身份參展的,而且不是幾幅作品參加聯展,而是個人展線鋪滿整個展廳的那種。
Q:能跟很多愛好者講講怎么才能拍好車,車是不能動不能有表情的物體,你怎么去拍它?可以用車來講故事嗎?
A: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即便《汽車生活》愿意把本期雜志的所有版面給我,我也只能說個大概。但是不管你信或是不信,每輛汽車都有它獨特的性格以及產品成長的歷程,因為它們都是人類智慧和情感的體現。我在與設計師和品牌高層的溝通中,了解了很多動人的故事,我也會在拍攝之前充分了解每一輛車的細節并為它找到最好的光線和背景。這和拍攝人物是一樣的,在圖片上,人也是靜止的,但你仍然能在好的作品中感受到現場的氣氛,就是因為攝影師為所有元素找到了最佳匹配,汽車攝影也是如此。我所要做的就是不改變制造者的初衷,讓每一次的縱情馳騁和靜默無言都得到最適合的體現。簡言之,你不能驢唇不對馬嘴,也不能用行活兒來對付自己。(“行活兒”一詞來源于古玩界。在以前的古玩字畫行當中,行家眼里,那些缺少個性表達與藝術性,沒有很好收藏價值的偽藝術品被稱之為“行活兒”。)
Q:有人說你的片子偏重后期,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A:呵呵,我愿意提供原片,不過從影像流程角度講拍攝與后期也是必要的搭配。雖然,鉆石不鑲嵌在戒指或項鏈上,也很好看。但是,戒指和項鏈的工藝也很重要,誰不愿意錦上添花呢?
Q:汽車攝影這一行讓很多圈外人挺羨慕的,我們知道你是美國攝影學會會員、中國出版傳媒人才專業委員會會員,能聊一下汽車影像行業在中國目前發展是個什么基本狀態,與國外的差距在哪里?
A:攝影師只是360行中的一種,每個人都各有所長。每次有宇航員登月,我也希望那個人是自己,但是想到那些嚴酷的訓練和駕駛艙內成百上千個按鈕,我還是安靜地做一個攝影師好了。
我曾與很多國外攝影師交流過,也曾經向國內很多知名藝術家討教過藝術行業發展的問題。我的經驗是,攝影器材是全球同步的,審美上的區別與對汽車靈魂的理解是汽車攝影的最本質區別。注意我在這里用的詞是“區別”而非“差距”。隨著世界文化交流的加深,全球的藝術都會越發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