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鮮
摘 要: 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改革傳統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徑,給教與學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和更充實的教育內容,當代教師必須及時更新觀念,適應時代的需要。
關鍵詞: 信息技術 語文課堂 課堂效率
隨著教育現代化步伐的加快,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改革傳統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徑,給教與學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和更充實的教育內容,對于轉變學習方式,培養人才,產生新的文化與價值觀念,甚至語言的演變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樹立現代化教育觀念已是大勢所趨,當代教師必須及時更新觀念,適應時代的需要。我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對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一些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積極適應并運用新的教育模式,打造精彩課堂。
1.有利于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一堂好課應該是一堂探秘求知的課。愛因斯坦說:“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么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做一種禮物來領受。”我們應該盡量創造生動、愉快的學習環境,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盡快投入新的學習活動中。信息技術可以集“聲、色、畫、樂”于一體,其豐富多彩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都能為學習創設良好的情境。因而,利用信息技術媒體的有利條件進行語文教學,便能營造輕松而活潑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有利于豐富內容,拓寬視野。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信息平臺,使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大大豐富。在依靠教師板書引導學生的時代,寫滿滿一黑板的板書既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傳達的內容又極其有限。運用多媒體,教師可以節省下板書時間,通過投影展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知識鏈接,延展教材和黑板的有限空間,既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又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3.有助于課外延伸,提高能力。當然,信息技術的引入,不再僅僅局限于豐富課堂內容,如合理地加以引導,而且有利于語文學習的課外延伸。如學習《環球城市風行綠墻》一課時,我在“課外延伸”環節,以“圍墻文化”為話題,為大家展示了“新浪博客”中一篇關于中國圍墻文化的博文,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對“圍墻文化”進行課外探究,要求學生利用網絡信息,自主搜索資料,整合資料,更深入地理解中外“圍墻文化”的不同內涵。這樣就將課本中立足于環保的主題進行了深化,吸引學生將目光發散為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探究,把語文學習從課堂延伸到了課外,有利于提高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當前的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存在一定的誤區。
這是需要盡量避免、努力改進的。其中主要問題有:過于依賴多媒體,缺少個人風格;運用方式單一,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缺乏師生互動,容量過大。
三、采用恰當的教學策略,讓現代化技術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
1.加強技能訓練,熟練使用信息技術。教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提高自身能力。既然信息技術的運用是大勢所趨,教師就應當重視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不能滿足于會做簡單的PPT,而要掌握較為全面的技能,根據需要合理運用。
2.巧妙整合,提高效率。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不能把它當做教師的替代。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前,首先要明確本堂課教與學的目的,根據信息技術的特點,明確在本堂課的哪個環節使用信息技術能夠強化課堂學習效果,必須考慮使用哪種手段更佳。比如,在評講試卷的時候,我會適時針對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通過實物展臺,將普遍性的錯誤例題予以展示,讓學生有更直觀的印象。教學《我的母親》時,在高潮時播放一曲《懂你》,這樣恰如其分地引入,比課前直接播放更能夠渲染氣氛,使主題得到升華。
3.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能力培養。早在我國提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育理念之前,很多教育家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蘇霍姆林斯基就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要使一個人終于有一天發現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真理和規律性的心情。用知識來鼓舞起人的精神一一這就是說,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感融合起來。”運用信息技術時,教師必須把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作為前提考慮,課堂教學設計應當符合教學內容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1)多媒體的使用應恰到好處,將其作為教學輔助,不能用多媒體代替教師適當的引導。比如,教學朱自清的《春》時,有的教師直接通過播放春天的一系列圖片導入,這固然能達到直觀形象的效果,但是,如果把導入改為通過吟誦古詩詞中的春天,再讓學生為這些詩詞選擇相應的圖畫和音樂搭配,那么既直觀,又能通過詩、音、畫的巧妙融合,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
(2)課堂上不能一味追求容量,應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多媒體的運用應該以促進學為目的,不能把所有東西都通過展示塞給學生。布魯納說:“所謂學科教學,不是灌輸作為結果的知識,而是指導兒童參與形成知識的過程。”教師不能僅僅用多媒體呈現自己想要給學生的知識或能力,可以用拋磚引玉的方式,引導學生由已知探求未知,鼓勵他們自主思考,拓寬思路。
總之,信息技術的運用,為課堂注入了無限活力,相信只要教師努力汲取新知識,不斷提高能力,根據教學內容精心制作適用的課件,就能夠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讓課堂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