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娟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現代社會人們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求逐步提高,尤其是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方面彈跳能力是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反映高中生身體素質的具體表現。基于此,本文針對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彈跳能力進行論述,希望對增強高中生體質,提高學生彈跳能力的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
關鍵詞: 高中生 彈跳力 教育方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獲得了巨大進步與發展,為了促進現代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必須不折不扣地深入社會改革,推進社會全面發展。在教育方面我國的改革措施不斷推行,尤其是在2003年頒布新的教學標準之后,我國的素質教育改革可謂如火如荼,尤其是針對高中生的綜合發展尤為重視。由于高中生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體育鍛煉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嚴重影響高中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彈跳力是高中生體育鍛煉的一個重要項目,也是高中生身體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在實際生活中一定要注重高中生彈跳力的提高。
1.影響高中生彈跳力的因素
1.1力量因素
力量在生物學上指人體在進行各項活動的過程中肌肉克服的相應阻力。在進行彈跳的過程主要通過肌肉產生能量克服自身的重力與空氣阻力的過程,因此力量因素對于彈跳力有重要影響。因此,要提高彈跳力首先要考慮的是人體肌肉的力量因素。影響力量的主要是肌肉的收縮能力,在進行彈跳力練習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肌肉收縮練習,讓肌肉獲得更大的收縮力,這是肌肉練習的重點,也是彈跳力練習的一個重要方面。
1.2速度因素
速度因素對于彈跳力的提高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高中生由于身體素質的原因,在實際運動過程中經常會由于速度不夠而使彈跳力不夠。要實現彈跳力的提高必須保障高中生在起跳時的速度,這個速度決定了起跳的高度,也是高中生爆發力的一個體現。在日常鍛煉過程中,要時刻注重速度因素的影響,善于抓住速度因素進行分析,最終達到提高高中生彈跳能力的目的。
2.高中生提高彈跳力的幾種方法概述
2.1動力性力量訓練
動力性力量訓練是提高彈跳力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一種方法。針對高中生的年齡特點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特點,我們在對高中生進行彈跳力訓練的過程中要善于進行動力性力量訓練,同時要進行科學的設計,訓練量應該恰到好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中生彈跳能力的有效提高。
在進行動力性力量訓練的過程之中,應該充分重視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小力量訓練,這種方式主要是依靠啞鈴凳小型運動器械進行力量訓練,訓練的主要目的是針對學生的耐力進行相應訓練,雖然較簡單,但是貴在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小力量訓練的目標;其二,大力量訓練,該過程主要依靠杠鈴等大型體育器材進行力量訓練,該過程注重對運動的爆發力進行相應訓練,由于高中生的體質問題,在進行這項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運動量的把握,切忌運動量過大,否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2.2靜力性力量訓練
靜力性力量訓練也稱為等長訓練。在對抗一定的阻力時,人體的肌肉會產生一種力量維持和固定人的肢體維持在一定的位置和一定的姿勢,從而將肢體固定不產生移動和運動。訓練高中生的靜力性力量可以通過讓高中生肩負重物做負重半蹲的練習。在實際訓練之中,應該結合高中生具體的身體狀況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超等長訓練
超等長訓練是一種針對肌肉牽張放射的力量訓練方法,在實際訓練過程中主要通過深跳法進行,一般做法是讓學生從高處跳下繼而向高處跳去的深跳練習,這種方式對提高彈跳力有立竿見影的功效。另外,為了進行超等長訓練還可以采用跨欄、跳臺階等方式進行,無論采取什么方式都要重視安全問題和學生的身體素質問題,運動量不能過大,造成對學生的傷害,否則訓練就會失去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2.4速度訓練
速度訓練是提高排球運動員彈跳力的一種方法,可以提高神經中樞興奮與抑制相互轉換的靈活性,從而提高肌肉收縮的速度,增強人體的爆發力。主要的訓練方法是讓運動員參加30米的短跑沖刺,這種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股后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而且能提高彈跳力。
3.結語
彈跳能力是高中生在進行體育鍛煉時的一個重要項目,也是提高高中生身體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項目,因此在實際生活中,高中生一定要注重自身彈跳能力的鍛煉,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技巧加以鍛煉,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彈跳能力,促進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宏,郭小軍,孫文琦.超等長訓練提高大學生排球運動員彈跳力的效果初探[J].體育科技,2001,01:24-26.
[2]李鐵錄,吳升扣.超等長練習對提高運動員彈跳力效果的生物力學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10: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