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吉
摘 要: 反思認知體現于高中生物教學中,既是一種能力,又是一種品質,更是高中生心理成熟、思維成熟的一種表現。本文對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注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反思認知水平進行思考研究。
關鍵詞: 高中生物教學 反思認知 能力水平
高中生物是探求生命奧秘的學科,蘊含著大量生物技能與基本概念,有著與其他學科不同的認知方法,這給高中生的學習帶來一定難度,因此要求學生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不斷轉換學習方法,對認知行為進行主動調控和積極監測,從而合理、科學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這就需要高中生學會反思認知,學會對自己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回顧與回憶,從中找到問題所在,找到問題根源及真實答案。基于此,本文對生物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反思認知水平進行研究探析。
一、結合知識內容,挖掘“反思點”
高中生物知識內容中增加了很多生物主干知識和難點重點,需要高中生學會進行深入分析思考的實驗論證,并通過不斷反思進行領悟。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結合知識內容,善于挖掘“反思點”,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強化高中生的反思意識。在具體實施中應考慮學生存在的能力差異,可以通過分散難點的方法降低“門檻”,將難點重點拆解,以學生最低認知能力為標準,分解成易于學生理解與反思的多個知識點。如學習生物變異時,其教學重點在于生產中生物變異如何應用,在培養家畜品種和農作物改良中如何應用多種育種方法,以及這些方法存在的優勢及局限性,核心內容是對單倍體育種特點、過程的理解與掌握。因此教學中可以以“探究育種捷徑——通過單倍體植株進行新品種培育”為主題,讓學生從下面幾個小分題進行反思:①采用常規雜交育種法獲得純種需要6至8年的時間,那么采用單倍體育種方法需要多長時間?②文中提到的各種后代是否都是純合體?為什么?它們各有怎樣的表現型?③與生產要求相符合的植株有著怎樣的基因型?④單倍體育種是否能夠縮短育種年限?為什么?從核心知識挖掘出“反思點”,可以讓學生在對生物基礎知識進行鞏固的同時,通過反思對生物科學的系統性和層次性有所了解,幫助他們養成運用“生物思維”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二、合理創設情境,創造反思機會
并不是所有學生從一開始就具備反思認知這種品質和能力的,嚴格來說是不具備進行反思認知的能動性與自發性的。如何開發學生的這種潛能,教師應在課堂上摒棄大包大攬、喧賓奪主的“權威”作風,通過特定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學生創造反思機會,強化反思意識,養成反思習慣。如學習“人體內糖類的代謝”時,可以通過問題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反思動機:同學們都知道生物體重要的能源物質就是糖類,糖類為生物體細胞提供生存必需的能量,人體每天在一日三餐中攝取糖,但在沒有進食的情況下,人身體內的糖類從何而來?當學生整理出糖類轉化與儲存的過程后,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學生對糖類來源途徑與去向途徑進行總結,并用表或者圖的形式進行展示。繼續問題引導:為什么人體的血糖總能夠保持在80~120mg/dl之間?起調節與控制作用的是哪種物質?小組成員之間與小組之間可以互相提問,從而對血糖調節過程加以整理。本節內容的難點就在于血糖平衡調節,課本中只簡單一提神經調節這一方式,非常容易被學生忽略,所以對這一方式理解不夠,這就要求教師對這個問題突出指出,加深學生的印象。問題情境下學生在反思中進行自我檢查,及時尋找補救方法,而在思考過程中教師反復要求學生進行自我提問,并讓某位學生進行“有聲思維”,對本節中的難點,學生有一個互相證實與補充的機會,不斷豐富反思認知體驗。
三、還原思考過程,提升反思認知水平
當學生具備反思認知意識與能力后,如何提升和強化學生的反思認知水平就成為關鍵所在。教師應在學生練習或者實驗的活動中,善于引導學生回憶和回顧自己活動的全過程,如每一個步驟自己是如何想的,怎樣尋找捷徑的,自己的思考設計與其他人有哪些不同,等等,歸納出好的方法與經驗等。如學習遺傳和染色體時,有題如下:“某夫婦身體均很健康正常,但各有一個患有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的妹妹,其他成員身體也正常,那么請問該夫婦所生孩子會有多大概率患有該病,你應怎樣回答?”學生在思考計算后給出了兩個不同答案,一個是1/9,另一個是1/16。顯然第二個答案不正確,這時可以讓持該答案的學生重新還原解題過程,并進行反思。在還原和反思的過程中學生很快找到了錯誤原因,由于忽略了該夫婦身體正常這一條件,所以aa基因型沒有加以排除,因此出現攜帶者Aa概率是1/2的錯誤,計算概率公式應該是(2/3×1/2)×(2/3×1/2)=1/9aa。通過還原過程,學生學會如何在自己學習的各個環節中用心體會,并能夠在問題的發現與原因的探求中調整學習方向,積極嘗試不同方法和多種補救措施,保證學習的最終效果。
總之,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反思并不單純是對學習、思維過程的簡單回顧和回憶,而是如何在回顧與回憶中查找問題、探求答案,促進學生進行反思認知學習,教師要始終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讓反思認知成為學生學好生物的一把“利器”,讓他們在不斷的反思中自律、自信、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