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杜
2014韓國小姐選美比賽落下帷幕,這個被稱為“世界最美之選”代表的比賽吸引著各國的關注。本刊特別采訪大賽主評委、韓國首席抗衰老專家—北京星愛加佳醫療美容機構院長樸東滿,由他為大家講述女人的美麗。
立志當醫生
說到樸東滿進入“醫圈”的原因,他自己笑談是因為一次事故。“在我高三的時候,出了一次車禍,腿部受傷到醫院進行治療。可是醫生一直讓我等著,高三的時候面臨大學考試,課業非常忙,我說腿部很疼,醫生就只讓我忍著。這次治療,給我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決定自己將來要當一名醫生,一定不讓我的病人等我,也不讓我的病人承受一點不該承受的痛苦,我不愿意讓我的經歷再在別人身上發生。”
對于醫療整容美容行業的發展,樸東滿認為前景一片光明。“我覺得只要人類存在,這個行業就不會消失。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對美的追求也會越來越高,這個行業將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國內的醫療美容行業正處在蓬勃的發展階段,而近萬人卻要到韓國去做醫療美容整形,對于這一現象,樸東滿說:“每個人對美麗容貌更高的追求,是整個國家綜合素質提升的表現。在追求美的過程中,每個人都一定要對想改善的部位負責,不能盲目跟風或貪圖便宜。決定治療前,需要更多的去了解醫院和醫生的實力及資質。中國近年整形市場飛速發展,對醫院、醫生、項目都或多或少都存在過度包裝的現象,整形不僅是容貌的改善,更是關乎性命的醫療行為,多么大力度的嚴格監管都是不為過的,在這點上韓國整形協會對行業的監管更加規范和成熟,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我希望借助2014韓國小姐選美大賽的良好契機,傳播醫療美容科技帶動國內醫療美容整形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行業規范化、市場化,傳播誠信、規范的醫療。”
在中國,很多人對整形還有一些偏見,認為整形后的美女算“人造美女”而影響評價,對此樸東滿表示,在韓國不存在這種問題,韓國整形手術已經生活化,整形人數非常多,所以臨床醫生整形經驗更為豐富,對客戶要求的整形細節以及整體把握度上要更為擅長。樸東滿也透露,在之前一項關于整形人數的調查中,世界上整形手術做的最多的國家,韓國并非第一;但是就整形人數與總人數的比率來說,韓國是世界第一。他開玩笑說,在韓國甚至家長會以承諾某項身體整形來激勵孩子好好學習。從本質上說,整形和化妝、購買美麗服裝一樣都是對美的追求,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公眾會越來越認同整容的。
美麗源于自信
在樸東滿心中,美麗的定義很簡單,就是健康。“不管是外表的還是內在的,都需要健康。”
作為韓國小姐選美大賽的主評委,樸東滿向我介紹了比賽的評審標準:“賽評審標準。據他介紹,在參賽前參賽者都會在要求參賽選手填寫自己整形手術的歷史,包括整容過的部位或是否做過整容手術等,供評委參考,但不會因為做過整形手術而被扣分。此外,要當選韓國小姐,不僅僅需要美麗的容貌和身材,知性、內涵等內在美同樣至關重要。”
“那您認為什么樣的女性才能夠代表現代韓國女性的風采呢?”我不禁問道。
“美,特別是女性的美該怎么評價呢?通常我們看到的Miss Korea都是靜態的固定表情的照片或者化著濃妝站在鏡頭前的樣子,在那種情況下焦點就在于漂亮臉蛋兒和身材。”樸東滿說著自己的答案,“但是在現場可以評價個人的言行舉止和氣質,所以美的標準就可以很主觀的表現出來了。其實五官的美只是第一眼而已,更重要的是內涵,氣質,表情、語氣、性格、動作等。評價人的美的時候不能眼睛、鼻子、嘴、身材都分開打分,需要看整體的美。左右一個人魅力的最大力量是自信心。”
單純的大男孩
在工作中的樸東滿一絲不茍,細心嚴謹,而在生活中,朋友同事對他的評價卻是一個單純的大男孩。“我平時脾氣特別好,很親切甚至是可愛。可是在手術室,我會因為助手、護士的一點小錯誤,就會像老虎和獅子般發怒,要求非常嚴格。因為醫療操作,一旦失誤,關于人命,任何細節容不得半點馬虎。我非常顧家,雖然有很多娛樂界的朋友,但平常只要一有時間,我就會陪伴我的兩個孩子和我的愛人,與他們在一起,我覺得是最享受的時光,而且我對員工也是如此,加班手術時只留護士,其它人員我都會催著趕緊下班,讓他們盡量抽時間多陪家人。”
對于時尚,樸東滿也有著自己的見解:“美人的標準都會跟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比如韓國之前的審美標準是有些微胖的,圓圓的女孩是美的。可是現在,大家都以苗條為美。時尚就是能夠趕超時代,趕超時代的人都是最美的人。每個國家對美人的定義都不一樣,就像每年流行的顏色也是不斷變化的。要跟著時代的腳步,不能停留在一個地方,時尚沒有永久的,要不斷追求新的潮流。”
作為醫生,壓力非常大,樸東滿減壓的方法就是放松。“每天工作結束后,不管多晚,都要堅持運動。而且運動一定要正確,才能有效刺激‘成長荷爾蒙的產生,讓身體和精力保持年輕活力。”
經歷了人生不同的階段,樸東滿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在變化:“從業30多年的過程中,經歷了人們觀念上的各種轉變,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同于以往的客戶需求。不能像以往一樣按部就班的思考和做事,需要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調整,靈活的應對和不斷的變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