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蕊

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的陸續披露,機構的持倉情況逐漸浮出水面。數據顯示,目前披露三季報的338家上市公司中,118家獲得基金的增持或新進,增持比例超過5%的有14家,其中基金明顯大筆加倉的個股有6只,分別是天賜材料、天奇股份、金固股份、明家科技、當代東方、恒信移動,三季度基金增持比例分別達到24.77%、15.28%、14.65%、14.62%、12.76%、11.68%。另外去除三季度上市的次新股,基金三季度新進8只個股,東方能源獲得基金持股數量最多達到1042.43萬股。分析人士指出,作為二級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基金因其產品類型的多種多樣,致使其投資標的通常分布各大行業,但這并不影響投資者從特征來或概念判斷基金的偏好。
重組股獲青睞
從上市公司公布的三季報來看,面對市場熱炒的重組股,基金參與的熱情極為高漲。
具體來看,天賜材料作為今年首發上市的新股,受到公募基金的熱烈追捧。其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全部被公募產品占據,而在二季度末只有兩席為公募基金。三季度景順系4只基金抱團買入,其中景順長城內需增長二號及內需增長分別買入了185萬股和151萬股,占流通股東的比例為6.15%和5.02%,成為第一和第二大流通股東。南方、華夏、華商、興全系基金也均現身,10只基金中,有9只新進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9月30日,天賜材料公告收購東莞凱欣。天賜材料稱,收購凱欣主要是公司基于電解液產業鏈做的一個資源整合,東莞凱欣目前為ATL鋰電池電解液的主力供應商,收購完成后,公司將直接進入ATL及其下游采購體系。
另外,從三季度基金增持比例最高的個股情況來看,明家科技獲得增持比例從二季度的2.5%升至三季度的17.11%,加倉比例高達14.62%,對該股的青睞可見一斑。
明家科技6月初停牌進行重組,時隔3個月,至9月5日,公司推出資產重組方案,隨后,公司的股價正式進入連續的上漲行情。在深交所每日公布的龍虎榜上,明家科技也是頻頻登榜。從9月5日至9月16日,明家科技的股價連續7個交易日站上漲停板。從停牌前收盤價18.83元每股,一路上漲至22日的最高價46.5元。它僅僅用8個交易日就讓股價完成翻倍,在明家科技上演漲停秀的過程中,各路資金與機構紛紛加入炒作。9月12日,有兩家機構出現在買入席位上,中投證券重慶民族路證券營業部也是耗資1353萬元買進。15日,買入前五名席位上均為清一色機構席位。9月17日,又有3家機構大量買入,兩家游資席位配合參與。
明家科技近期公布的三季報讓參與資金情況水落石出,中歐中小盤、工銀瑞信穩健成長、招商優質成長、工銀瑞信信息產業、銀華優質增長、華夏行業精選、農銀匯理策略等7只基金新進出現在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重組預案的推出成為了機構資金參與炒作的最好理由,而此前二季度進駐的中歐新動力則已退出。
業績預增股仍是基金“寵兒”
事實上,由于三季報業績基本上可以“定格”2014年整年業績,因此,業績大幅增長的個股價值不容小覷,除了重組股,三季度業績超預期個股明顯也是基金熱捧的對象。
除天賜材料外,天奇股份是三季度基金加倉最多的個股,被眾多公募基金相中或許與其業績的超預期不無關系,從業績來看,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31億,同比增7.35%,凈利潤8195.36萬元,同比增20.93%,而在此前的三季度匯添富成長焦點、易方達價值成長、華寶興業行業精選、農銀匯理行業成長、易方達策略成長、華夏成長6只基金則進駐成為新晉流通股東,以上基金三季度合計買入4188萬股,流通股占比達到16.11%。除此之外,基金專戶天弘基金定增1號資管計劃仍然持有1600萬股,連續兩個季度穩坐在其第一大流通股東的席位之一。社保基金一零九組合也購進700萬股。
公司預計2014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3億元 至 1.2億元,與上年同期比變動幅度140% 至 180%。
無獨有偶,金固股份情況類似。其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數據顯示,三季度基金蜂擁而至,華夏基金更是抱團買入。華夏復興、華夏成長、招商先鋒、華夏行業精選、華夏藍籌核心、南方績優基金以及封閉試基金景福全部在三季度新進出現在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7只基金合計買入1932萬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之和達到22.19%。而二季度還在列的國富中小盤則減倉,廣發小盤成長和廣發聚富由于持股數較少而退出十大股東之列。
金固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21 億元,同比增長17.80%,凈利潤6166.52萬元,同比增長22.14%。三季度開始,金固股份股價一路強勢上揚,股價成功翻番,上述基金獲益不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