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侃
調整由上周的“拉鋸戰”變成了本周的縮量單邊下跌,漲停的個股在減少,而跌停的個股在增加,市場的賺錢效應明顯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盡可能減少損失,并積極尋找獲利機會,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索羅斯說過,“對錯都不重要,關鍵是弄錯的時候你損失了多少,判斷正確的時候你又賺了多少。”套用索羅斯這段話的內涵,可以說股市漲跌都不重要,關鍵是上漲的時候你賺了多少錢,而下跌的時候你又賠了多少錢。實際情況是,除了受到極端的系統性風險襲擊外,大盤雖然上漲有些人卻賠了錢,而大盤雖然調整有些人卻能獲利。顯然,不論大盤漲跌,能抓住賺錢的個股才是最重要的。具體到當前的調整,也體現出抓住能賺錢的個股的重要性。當前的調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大盤漲了約20%,一些個股更是成倍地上漲,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由于A股正處于牛熊交替之際,投資者的心態仍然被熊市陰影所籠罩,一有風吹草動就要獲利了結,包括一些產業資本。在這次調整中,一些資金屬于獲利了結,一些資金主動調倉換股,一些資金由于抓對了股票而損失較小或者還有盈利,而那些高位追漲又未能及時止損止盈的,才會損失嚴重。
在調整中積極尋找獲利機會,是因為有這種機會。這波行情的主要推動力來自改革,改革為市場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和寬松的環境,令投資者對股市重新燃起了熱情。今年5-9月,月度新增開戶數上升將近兩倍,上周新增開戶數竟高達24萬。今年總體來看,流動性寬松,市場利率呈下降趨勢,兩融規模直逼7000億。境外投資者參與度進一步提高,尤其是滬港通將要開啟,都是影響A股市場的積極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下,各類股票輪番上漲,賺錢效益顯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像國企改革、航天軍工、企業并購重組轉型升級、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等題材,都是長期的驅動因素,會反復為股市提供投資和操作機會。當前的調整既是風險釋放的過程,又是資金逢低吸納的機會。有些投資者可能有這樣的體會,股市上漲時看著那些強勢股買不到或者不敢買,如今,有些股票大幅下挫,風險釋放殆盡,提供了難得的低吸機會。
《證券時報》本周三刊登了董登新的文章《十年慢牛行情開啟》,對這波牛市行情看得很遠,基本上與新一屆中央領導的任期相吻合。風物長宜放眼量,不在乎一時的調整,只在乎在調整中能抓住賺錢的好股。當前大盤雖然調整,但能賺錢的好股并不少。比如,航天軍工類的題材是今年的主題投資之一,先是以成飛集成為代表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系統的并購重組,隨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系統等都有院所改制、資產注入、并購重組的預期和實施。還有民企并購軍工企業的,如閩福發、南通科技等。如果今年能抓住這類題材股,又能踏準節奏,一定會獲利不菲。當前熱炒的還有三季報業績預期好、又有可能高送轉的次新股。今年的這類炒作比往年早,能賺錢就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