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君
近年來,旅游業在世界各國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旅游業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許多國家開始把全面發展旅游業作為各自的基本國策,中國當然也不例外,制定了要在2020年成為世界旅游強國的目標。因此,我國對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在急劇增加,培養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成為了高職旅游院校義不容辭的使命。高職旅游院校不僅要為學生成為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提供條件,更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激勵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自愿成為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然而當前高職旅游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動力不足、奮斗目標模糊等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已成為高職旅游院校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在高職旅游院校授課及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專業態度有偏差是學生學習動力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1.樣本構成。此項調查以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的在校全日制學生為研究總體,涵蓋了全校三個年級的學生,其中一年級164人,二年級242人,三年級170人,包括旅游管理專業(旅游管理、會所、高爾夫等方向)、酒店管理專業(酒店管理、餐飲管理)、旅游外語專業(旅游英語、商務英語、商務日語)的學生。共發放問卷674份,回收有效問卷564份,占發放總問卷的83.7%。
2.研究工具。本次調查使用的測量工具由心理學中常用的“學習動力自我診斷量表”和自編問卷“大學生專業態度調查表”共同構成。“學習動力自我診斷量”表采用5分制,滿分100分。“大學生專業態度調查表”主要是從對專業的認識、對專業的情感及就業傾向等方面進行了解,共10個問題。采集的數據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1.學生的專業認知對學習動力水平的影響。學生的專業認知對學習動力水平的影響如表1所示,學生在選擇專業前對專業的了解程度并沒有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水平(F=2.018,P>0.10)。但對可能從事的職業發展前景的了解程度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水平(F=3.941,P<0.01),學生越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將來所要從事的職業的發展前景,其學習動力水平越高。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大學前的專業認知對學習動力并沒有太大影響,而在大學里對專業的認知程度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
2.學生對專業的情感對學習動力水平的影響。學生對專業的情感對學習動力水平的影響如172頁表2所示,學習動力水平與就讀專業是否符合入學期望有顯著差異(F=16.477,P<0.01);與是否喜歡就讀的專業有顯著差異(F=9.2158,P<0.01);與如果重新選擇專業是否選擇現讀專業有顯著差異(F=19.621,P<0.01)。由此可見,學生的專業情感直接影響其學習動力水平。學生就讀的專業越是符合入學期望,學生的學習動力越強。學生對所學專業越是喜歡,其學習動力就越強。這也反映了學生對專業的興趣會影響其學習動力。
表2 學生對專業的情感對學習動力水平的影響
3.學生對專業的行為傾向對學習動力的影響。學生對專業的行為傾向對學習動力的影響如表3所示,學習動力與認為就讀專業是否與將來工作有關系存在顯著差異(F=4.475,P<0.01);與找工作時是否考慮所學專業有顯著差異(F=3.957,P<0.02);與是否制訂了詳細的學習計劃有顯著差異(F=8.265,P<0.01)。這也反映了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不打算從事與本專業有關的工作時,學習動力水平就會處于比較低的狀態。
表3 學生對專業的行為傾向對學習動力的影響
總的來說,就讀專業符合入學期望、喜歡就讀專業、認為就讀專業與自己職業很有關系、根據就讀專業制定了學習計劃、清楚自己所讀專業的職業發展前景等因素對學習動力水平有重要影響。在調查中也發現對專業是否了解與是否在填寫志愿時做過職業興趣測驗并不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水平。
1.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專業教育,提高專業興趣。專業興趣與學習動力存在顯著相關,要提高學生學習動力,必須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所以學校不僅要在入學之初就讓學生對旅游服務專業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還應該在入學后開展形式多樣的專業教育,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
專業教育除了可以讓課堂專業教師來承擔外,還應擴大教育主體,如通過專家學者、行業資深人士和優秀畢業生等人員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提高專業興趣。通過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針對旅游行業的走勢、旅游就業的前景等方面的內容開展講座,培養學生熱愛專業的思想;邀請一些在本專業領域已取得優異成績的畢業生回校做講座,介紹他們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對專業學習的看法,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和自信心;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觀旅游實習基地等方式,使學生初步了解就業單位對旅游專業的需求現狀,增加學生對行業的理性認識。
專業教育不僅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體現,還可以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校新生接待工作中,組織高年級的學生穿著職業的校服去接待新生,這不僅讓新生對旅游服務接待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同時體會被服務的愉悅,增強其對專業的好感。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也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旅游職業的快樂。比如舉辦職業技能節,開展各種技能比賽,營造濃厚的技能操作氛圍,提高學生職業意識。學校還應支持鼓勵學生參加全國各地的各種技能比賽,獎勵競賽中的優勝者,激發學生對專業的熱愛。
2.專業教育結合職業生涯教育,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職業愿景。職業生涯教育在專業教育中猶如指明路燈,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準確地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水平。旅游院校應該把生涯教育納入旅游類院校的教育教學計劃,如開設《生涯規劃輔導》必修課程,讓新生從入學之初就系統地學習有關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的相關知識,認真思考并回答“大學三(四)年我要如何度過”“大學畢業后我要干什么”“如何選擇我的職業”“我將如何度過我的一生”等問題,以促使學生自覺地結合個人的愿望及行業發展需要,建立良好的職業愿景。職業愿景的建立有助于學生弄明白“為什么要學習”“專業學習對我在未來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等問題。
職業生涯教育還應結合專業教育,因為掌握職業生涯規律的教師往往對旅游行業不夠了解,而專業教師對生涯規律又不太清楚,容易造成專業教育與生涯教育的脫節。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路徑是:知己—知彼—抉擇—行動。如果知己是職業生涯規劃的任務,那知彼則是專業教育的任務,而抉擇則是學生在生涯規劃和專業教育共同影響下做出的決定。所以,在職業生涯教育中,我們不妨把專業教師請到課堂中來,讓專業教師為學生提供現實可行的建議,同時專業教師也應具備一些生涯教育的基礎能力,把生涯教育落實到專業教育中去。只有專業教育與生涯教育緊密結合,才能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職業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