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詠妍
鄰居家有一條泰迪犬,是母狗,叫布丁。
雖說是母狗,卻一點也不溫順。是那種一見到生人就亂叫的狗,我本來就不喜歡寵物,加之樓道里常傳來狗吠,就更加討厭它。
聽鄰居阿姨講,布丁在她家已經七八年了,算是條老狗,原來是流浪犬,估計是被遺棄的。她是在散步時發現的,小狗渾身上下沒有一處干凈的毛,餓得皮包骨頭,見它可憐,就抱了回來。剛來的那幾天小狗還老想著逃跑,將近一個多月才慢慢適應新家,不知不覺就一直留了下來,只是見人就亂叫的習慣一直沒有改。
鄰居每天早晨去上班,布丁都跟著到車站,等送走了主人,它再獨自回家。每到傍晚,大概5點鐘,它又會跑出家門迎接主人。
鄰居阿姨以自己的狗為榮,她常常跟我們講述自己與狗每天在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我總覺得夸張,往往不以為然。
寒假的一天傍晚,樓道里又傳來那熟悉的狗叫聲,接著便聽到一陣開門聲,我也打開門。“布丁要出門了,瞧它多高興啊!”鄰居家阿婆探出腦袋笑著對我說。“汪汪!”布丁在阿婆身后伸出舌頭,跳躍著,它的毛色光滑,柔軟地貼著皮膚,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布丁去接主人回家,我跟在它的后面,一探究竟。它搖著尾巴,熟練而飛快地穿過大街小巷,見到路上來往的行人,時不時“汪汪”地叫兩聲,叫聲似乎帶著興奮,一改往日那種沉悶、憤懣。
不一會兒,便到了車站,布丁遠遠就看見了它的主人,鄰居一下車,也發現了自己的狗兒。幾乎是同時,布丁撲向了她,鄰居向前一步,穩穩地接住。布丁在主人懷里閉上眼,一臉幸福的表情,宛如一個初得母愛的孩子。鄰居阿姨則充滿愛意地撫摸著狗兒的皮毛,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定格。
天色漸晚,氣候寒冷,車站的人越來越少。布丁跳到地上,再次走上回家的路,它在前,她在后,非常自然地行走在小路上。街邊路燈亮起,溫暖的淡黃色燈光照在他們身上,仿佛披上了一件金色紗衣。這一刻,我徹底改變了對狗的看法,眼前的情景宛如一幅渾然天成的圖畫,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愛的味道。
猛然想起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日本澀谷:一條名叫八公的狗每天都會到火車站接身為教授的主人回家。可是一天教授因病逝世,沒有出現在車站,八公就等啊等,它堅信主人一定會回來。久而久之,八公就成了火車站的一道風景……
一開始讀到這個故事我并沒有太在意,但現在,看著眼前鄰居和她的狗兒,看著這個溫馨甜蜜的畫面,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
有一種愛,平凡、自然,讓人依戀,令人動容,總能讓我淚流滿面。
張彥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