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要把“學生多學”的應有權利還給學生,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充分備課、分析學生、培養學生自學和小組合作能力,為創造精彩的課堂而努力!
關鍵詞:少教多學;精彩課堂;學習方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的角色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在少教多學理念的影響下,許多老師在追求著這樣一種理想的課堂教學境界。那么為了實現精彩課堂,老師們應該怎么
做呢?
一、把閱讀思考權還給學生
學生在課堂上基本的學習方式是什么?我們認為應當是研讀課本。我們的教學往往用教師講讀取代學生對課本的研讀,這是“教師多教學生少學”的表現之一。要顛倒這“一多一少”,就必須變教師講讀為主為引導學生研讀為主。
二、把自主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
學生“多學”的主要方式應該是教師導學和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新課之前,做好充分的預習,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小組合作探究環節重點突破不懂的疑難問題。只有教師把時間還給學生,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權才能得到保障。
三、把學習活動的空間權還給學生
學習是學生生命“知、情、意”統一的求知活動。而我們的教師總是喜歡用自己的苦口婆心的酣暢淋漓生命活動代替學生自我奮斗的生動活潑生命活動,以“自我感覺”滿意來取代學生的感覺。
四、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
與“多學”相伴的是“多問”,教師應該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而不是只是教師提問。指導學生不懂就問,先思考后提問,要問得有質有量,保障學習的有效性和高質量。
五、把學習的總結權還給學生
學生“多學”的一個重要方式是善于學習,總結規律。學生在積極主動地完成新一課學習后,為了保障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要讓學生養成善于總結、善于歸納的良好習慣。
問題出在哪兒?我開始反思新教學理念下教師的角色定位問題——由教師中心轉變為學生中心,如何真正實現少教多學,并創造精彩的課堂。
1.充分備課,在教師的設計與策劃中孕育
教師要善于把精力花在備課上,應該按照少教多學的理念設計教案,結合自己的優勢,運用心理學、方法論設計課堂教學。充分把握教學內容,做好課堂預測。教師相互合作,共同做預習案、導學案,集思廣益,爭取最佳教學案。教師真正做到靜心鉆研,精心
備課。
2.分析學生,學生是教師的搭檔,充分了解學生是上好課的必要條件
課堂教學面對的是獨立的、有個性的孩子,它是有計劃的,又是靈活多變的。課堂上可能發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備課時預測的。同時教師的創造才能、主導作用,正是在處理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發揮,這些活的情境向教師的智慧與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戰。(1)搞好調查。教師要善于調查,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有話敢說,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幫助教師修整正堂。(2)調動情緒。教師的心理狀態影響很大程度影響學生的態度、處理問題的方式。(3)開拓思維。不同的學生其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不同的。教師應幫助和促進不同的學生在思維水平上得到不同的發展。(4)激發互動。少教多學是依靠教師的創造力,去激發、促進學生個體生命創造力的發展過程。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創造精彩課堂
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授課,而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要引導學生更好靈活地掌握知識,還要注意引申與拓展相關知識。學生運用課內所學知識,帶著明確的目的到課外繼續探究,同時教師進行必要的方法指導,使課內、課外有機地融為一體。
如何使學生的學習方式逐步轉變過來,其中最主要的突破點就是要改變教師的“講”,真正做到少教多學。(1)教師應該在課前預設自己需要講什么?為什么要講?怎樣才能“精講”?如何真正做到“少講”;(2)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地講,通過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講、在全班交流與反饋中講,提高他們的數學思考與數學表達能力,轉變他們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最后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要求學生認真傾聽的同時自己學會傾聽,在傾聽中捕捉教學資源,及時總結反思。在傾聽中發現學生的智慧與才華,張揚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新理念下的新教師:課堂,因你而精彩;學生,因你而精彩;而你,也因他們的精彩而精彩。教師們,讓我們攜手共同去創造少教多學的精彩課堂吧!
參考文獻:
何玲,黎加厚.促進學生深度學習[J].現代教學,2005(05).
作者簡介:王燕,女,研究生,就職于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鄌郚鎮中學,研究方向:語文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