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一例對女中學生自卑心理進行干預的咨詢案例,目的是讓女中學生恢復自信,提高學習效率,各方面生活得到明顯改善。
關鍵詞:輔導個案;自卑心理;合理情緒療法;積極心理引導
小L是個八年級女生,體型中等,活潑開朗,語言表達能力強。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在主持、表演、演講等活動中表現得尤為出色,是學校學生會宣傳部部長,校園廣播的小廣播員。她成績優異,能力突出,經常被評為“優秀學生”和“優秀干部”。在老師和家長的眼里,她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但最近一個多月來,發生了一件怪事:小L不像以前那么活潑開朗了,逐漸變得沉默起來,在她臉上很少能看見以前的笑容;上課也越來越不愛發言,聽課不專心,和老師之間不再有互動,作業經常不完成,學習成績逐漸下降。看著小L一天天頹廢下去,她的家長和班主任老師非常擔心。一天中午,小L在班主任老師的推薦下,來到了學校的心理咨詢室。
一、來訪者自述
小L是個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的孩子,她這樣表述道:“老
師,這是我第一次來做心理咨詢,希望您能夠幫幫我。我對自己已經沒有自信了,我認為壓力已經把我壓垮了。我現在才知道什么叫責任。您別看我以前愛說、愛瘋、愛交朋友,但是我從來沒有向別人說過我的心事。我和小X總是一起說心事,但是她轉學后我就只能把心事壓在肚子里,難受極了。我以前還是對自己有一點信心,但是那天在校園廣播里讀錯了一個字,小W就說我:‘就這水平你還是語文科代表呀!在那之后,我徹底絕望了,我認為我是一個沒有用的人。這還不是主要原因,我的姐姐前段時間去世了,她一走,我就成了家族里唯一的棟梁,我姐姐的理想已經放在了我的身上,我帶著我姐姐的理想成長著,我現在該怎么辦?”
二、心理測試
為了準確把握小L目前的心理狀態,我要求她做兩個心理測試:《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和《羅森博格自信心量表》,并向她解釋了心理測試的作用,減少她的抗拒心理。測試結果表明,小L的自卑心理較強,有中等程度的學習壓力和抑郁,對自己缺乏信心,總是感到自己事事不如別人,時常感到自卑,需要提高自信心。
三、共同分析原因
為了培養小L自我分析問題的能力,咨詢師采用了引導的方式讓小L來自己發現這種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1)因為姐姐的
去世,使親人將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小L的身上,對她有很大的期望,使小L感受到比以前更大的壓力;(2)知心朋友的轉學,使L沒有其他的傾訴對象,所以只能將苦悶憋在心里;(3)對別人的嘲笑過于在意,對自己所犯的小錯誤又過于糾結,從而失去自信。正是這些壓力、挫折的存在,使小L失去自信,在各方面的表現均有下滑。
四、合理情緒療法與認知家庭作業
我們很難改變別人的態度,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針對小L的問題,我向她介紹了合理情緒療法的ABC理論,使她明白自己的痛苦和自卑的根本原因在于她對家人施加的壓力和讀錯字事件所作的不合理評價,幫助其分析不合理的信念,指出她現在的不良情緒就是由不合理信念造成的等。同時,我為小L布置了家庭作業:RET自助表。讓小L了解不合理信念會產生不良情緒,從而找出能產生良好情緒的合理信念,請她來講述自己得到的新的情緒和行為,改變那些不合理的認知。
五、積極心理引導
針對小L實際存在的問題,咨詢師還對小L進行了積極心理引導,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議小L去嘗試,來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咨詢師與小L共同分析了她身上存在的優點和缺點,對其優點進行了肯定和鼓勵,如,小L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多次參加學校的大型活動并獲得過許多獎項,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從而幫助她建立自信,并建議她繼續發揮自己的長處,今后繼續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如升旗儀式、演講比賽、午間欣賞和學生會活動等,進而增強小L的自我效能感;對其身上存在的缺點,我們也應該正確去看待它,并想辦法把缺點轉化成優點,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要向前看,挫折和困難有時反而會成為我們成長的動力,同時擴大自己的交友范圍,使
其明白“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即“知心朋友常有而善于發現并結交朋友的人不常有”。
另外,咨詢師還與小L的班主任老師、家長達成共識,在日常教育中,對小L多加進行賞識教育,以鼓勵、表揚、肯定為主,推薦小L參加班級和年組舉行的各項活動,使其在活動中發揮特長,建立自信,發展友誼。尤其不要把對他人的期待轉移到自己孩子身上,否則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和不公平,應該把孩子的健康發展放在首位。
六、咨詢后記
經過這次咨詢和后期的相關教育,一個月后,小L再沒有來咨詢了。我通過家訪、詢問班主任,了解到小L后期的變化很大,不再像以前那樣消極和自卑了,她又交到了許多新的知心朋友,笑容又出現在了她的臉上,對集體活動表現得比較積極主動。我知道小L正在逐漸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健康成長。
我認為,心理咨詢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而是在于教會學生自己解決心理問題,學會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從而達到心理自育的目的。向小L介紹合理情緒療法ABC理論也是出于這種目的,當她以后又出現類似的問題時,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不合理認知來自我調節自己的心理問題,這對她以后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有益處的。另外,在實際心理咨詢中,積極的心理引導和后期的家長、老師配合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教育可以將心理問題的干預延續下去,從而避免心理問題出現反復性,增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民族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崔巖,女,碩士,就職于遼寧省實驗學校鲅魚圈分校,研究方向: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