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上了一堂作文課,要求學生以“老師,我想對您說”為題寫一篇作文。課后批閱的時候,一個叫高連升的學生,作文里面這樣寫道:“老師,我想對您說,能不能公平一點,我也需要關注,我也需要愛……”看完這篇作文,我的心很痛。一直以來,我認為自己對待學生都是一視同仁、關愛有加,可高連升同學為什么會這樣寫呢?
據我的了解,高連升是一個很聽話的學生,遵守課堂紀律,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中等,是一個典型的中等生。靜下心來反思,我明白了,是我們忽視了這類學生。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把工作重點放在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成績優秀的學生,另一部分是常給我們惹麻煩的“差生”,對于中等生,我們常常“視而不見”。盡管我們在教學中常說:要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但中等生這個群體往往被我們忽視,這種忽視的實質就是教育的“遺棄”,其危害
很大。
一、這種教育“遺棄”,忽視了中等生的情感要求,造成他們缺少熱情,甚至會產生偏激的想法。在工作中,我們認為這部分學生遵規守紀,按時完成作業,不需要批評,成績中等也不需要表揚,所以與他們缺乏溝通,完全忽略了他們的情感需求。其實,他們也需要被重視、被愛,他們也會有心理問題,需要引導。正像高連升同學說的那樣:“我也需要關注”。這樣的忽視、遺棄,久而久之,會使這部分同學長期處于孤獨與無奈之中,他們會變得更加沉默、偏激,甚至會導致學習成績下滑,出現不良行為,從而變成“問題生”。
二、這種教育“遺棄”,埋沒了“中等生”的學習潛能。教師的關懷和重視是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他們可以根據老師對自己的喜愛與重視程度來做出自我評價。“老師喜歡我,我是好學生”這樣的自我評價,往往可以使其樹立上進心、自信心,這樣就能夠積極調動努力學習的內在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習成績大幅度的提高。反之,對沒有足夠重視自己的老師,學生會產生漠視、甚至是討厭的情緒,進而會討厭這位老師的課,從而嚴重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
新的教育理念指出: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對于每位老師來講,在教育教學中應該真正做到對每一位學生都給予平等的關愛和重視,關注他們的細微變化,并及時進行表揚鼓勵或批評指正,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作者簡介:于成海,男,1976年3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吉林省扶余市增盛鎮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
編輯 許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