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春梅
解決內軌道習題時的難點是:對臨界條件的理解出現偏差,導致解題錯誤。該知識點常與平拋運動、類平拋運動、動能定理綜合起來考察。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就自己的經驗做出以下詮釋。
例如,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有一個半徑為R的半圓形軌道OQP,其中Q是半圓形軌道的中點,半圓形軌道與水平軌道OE在O點相切,質量為m的小球沿水平軌道運動,通過O點進入半圓形軌道,恰好能夠通過最高點P,然后落到水平軌道上,不計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落地時的動能為2.5 mg
B.小球落地點離O點的距離為2R
C.小球運動到半圓形軌道最高點P時,向心力恰好為零
D.小球到達Q點的速度大小為3gR
(1)要使小滑塊恰能運動到圓軌道的最高點Q,則滑塊應以多大的初速度v0向左運動?
(2)這樣運動的滑塊通過P點時對軌道的壓力是多大?
規律方法總結:1.重力做功的特點:與路徑無關,只取決于起點和終點的高度差。電場力做功的特點:與路徑無關,只取決于沿場強方向上的距離(注:限于勻強電場)。2.碰到曲線運動問題時優先考慮動能定理。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