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而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專業能力的高低決定著教育發展水平的高低,信息素養則是新時代教師專業能力的一個重要內涵。
關鍵詞:信息素養;專業素質;轉變觀念
信息素養已成為當代教師的必備素質。那么教師信息素養在教師專業化成長過程中具體起哪些作用呢?
一、信息化素養的提升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了空間
信息素養不僅包括運用當代信息技術獲取、識別、加工、傳遞和創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當代信息技術所創造的新環境中的獨立學習能力、創新意識、批判精神及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在信息社會中,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管理、運用。可以說,其自身的信息素養關系到信息社會背景下教育的結果。無法想象在新時期缺乏信息素養的教師是如何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如何探究探索新型教學結構和模式,如何推進素質教育的。
二、信息素養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21世紀教師需明確“信息素養”的含義,充分運用“信息素養”讓我們的職業煥發出了應有的魅力,讓教師在付出的過程中體驗收獲,體驗創造的快樂。因此,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也是教師實現內在生命價值的需要。作為一個專業教育者,教師應該具有不斷地專業化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地學習,不斷自我成長,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信息素養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要提高教學質量,首先就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要求教師在教學之余,不斷地獲取信息,增長新知識,教師要積極利用網絡獲取信息資料,充實教學內容。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教學水平就與信息素養是成正比例的。沒有較高信息素養的教師,在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方面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是很難成為“名師”的。
四、信息素養促進教師轉變觀念,從而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
有了良好信息素養的教師會逐漸通過多種途徑進一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1)學會了在網絡上閱讀。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使閱讀方式發生了變革,網絡閱讀將成為教師獲取知識進行教學和科研的重要手段。(2)學會用電腦寫作。在電腦上寫作,除了方便編輯、修改和保存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實現網絡閱讀與寫作的互補。(3)更多地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4)多用電腦處理日常事務,只要能用電腦處理的事情,就要盡可能讓電腦來做。(5)學會了對各種教學信息的整合和加工。
五、信息素養提高了教師的親和力,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親和力本質上是一種愛的情感,只有發自肺腑地愛學生,才能真正地親近學生、關心學生,也才能激發學生對于真理的追求。教師親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學生看成“真正的人”,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教師擁有較高的親和力,才會擁有寬廣的胸懷,因而能夠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允許學生發展自己的特長,并真誠地幫助他們在非本學科領域里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張義兵,李藝.“信息素養”新界說[J].教育研究,2003(03).
作者簡介:周文明,男,1978年3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江蘇省灌南縣堆溝港中學,研究方向:教師專業化發展和信息素養的提高。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