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改是一項極為艱巨的工程,它關系到教育事業的興衰。一線教師的教學觀念更是直接影響著教改的實施和落實。
關鍵詞:學習意識;行動意識;配合意識
要想教改能順利地按計劃進行,達到預期目的,必須尋求教改的出路。依筆者之見,可以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一、教師必須有學習的意識
教改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加強業務理論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理論清楚了,教改才不會盲目。方法掌握了,教改才有效。所以,教師首先要加強本學科知識的學習,研讀新課標和高考考綱,多做高考題,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發展方向和檢測動態,努力做到與教材同步,與學生同步,與時代同步。其次,要加強辯證法的學習,這樣才能在思考問題時更見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最后,教師要加強心理學的學習。教改要成功,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遵照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進行,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揠苗
助長。
二、教師必須有行動的意識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許多教師放不開教改的手腳,邁不開教改的步伐,怕教改影響了教學進度,影響了教學成績。殊不知,如果人人都不動,我們只會延續多年前的教學方法,教學套路不能與時俱進,就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家長的
信賴。
三、教師必須有配合的意識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時間是有限的。要使教改活動能夠順利地進行,離不開同學科、同群體教師的配合。全體教師要有全員參與的意識,而不是不肩負課改實驗班的教學任務,就以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改與不改都無所謂,成與不成都無所謂,甚至還抱著看笑話的態度。
教改之難,難于上青天。因為牽涉到太多的因素,所以一線教師即使有教改之意,也難有教改之舉。這也需要相關部門的理解和支持,特別是在教改成果的評價上,要不以分數論成敗。這樣,教師才能放下思想的包袱,才不會縮手縮腳,才會真正踐行教改之路。
參考文獻:
劉桂秋.有效教學概念新探:綜合有效教學觀之下的有效教學.課程.教材.教法,2008(09).
作者簡介:繆曉健,女,1975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河北省遵化市新店子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