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提問既是優化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又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及教師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有效提問;興趣;能力
課堂提問既是優化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問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而且可以開啟學生心靈,誘發學生思考,調節學生思維節奏,與學生做情感的雙向交流。以下就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新課前的提問可以更好地復習知識,檢查學習效果
幾乎大部分老師在上新課之前都要對上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回顧,其檢查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通過提問來解決的,通過新課前的提問所接收到的反饋信息,更準確、具體、即時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而及時地調控教學程序,改變教學策略,使學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逐步養成課前準備的好習慣。
二、課中的提問可以集中學生聽課的注意力
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如何使學生注意力集中,特別是我們中專類的學生,文化課基礎不牢,物理興趣不濃,聽課效果不理想,一直是各位教師思考的內容。課堂上教師只靠凈講、維持課堂紀律來保證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達不到要求的,甚至睡覺者都有(睡倒一片的現象也常有發生)。為此,課中的提問特別是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進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問號”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驅散他們的困意,激發學習興趣,達到教學效果。
三、提問要具體、明確、科學
提問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啟發學生的思考,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或講授時,設置具有一定深度的問題,引發學生自覺思考。可惜的是,很多教師只是口頭禪式地問學生“是不是”“對不對”,毫無啟發性可言。對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學生往往以為自己能復述就算懂了,其實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現象和過程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針對概念提出一些題意明確清楚的實際問題,誘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克服盲目的自滿情緒,這樣對提高學習效率、突破教學難點很有作用。教學中,把所要解決的問題,不直接講述給學生,而是先把前提條件交代給學生,然后提出疑問,由學生自己開動腦筋,經過思考,刨根問底,直到得出結論。例如“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這句對力的定義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在這句話中有兩個關鍵詞,分別是哪兩個,在回答是“間”“相互”后,再讓學生理解“間”和“相互”的含義,從而更具體更能循序漸進地理解力的定義。
四、積極地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提問學生和由學生發問,可以通過對話培養學生善于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契機。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設疑,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冷靜考慮,及時處置,即使不合理也要加以分析、積極評價。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訓練思維,而課堂提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就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好的提問方式應該是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的思維過程上,而不應該急促地得出結果。要教給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思考,以此來培養他們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由“學會”物理轉變為“會學”物理。
參考文獻:
田福英.淺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2(8).
作者簡介:張和漢,男,本科,就職學校:安徽省肥西師范學校,研究方向:物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