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根據地基土的凍脹性規律,從高寒地區電力設施設計、施工、使用階段提出了對地基凍害有效的防治措施,為高寒地區電力設施地基凍害的防治提供了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寒地區;電力設施;凍害;防治措施
前言
青海省位于中國西北部,總面積72.23萬平方公里,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冬天平均最低溫度達到-20℃,最高溫度也只有-7℃,屬于高寒地區,目前在青海電力設施建設中,經常遇到因地基處理不當而發生的凍脹事故。埋深太淺,地下水位上升,人為因素減少基礎埋深等因素,造成設施基礎不均勻沉降。為了預防此類事故的發生,保證電力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我們要認識和掌握土的凍脹規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正常的維護措施,才能有效地解決電力設施的凍害問題。
1 地基土的凍脹性分析
影響地基土凍脹性的因素有土的顆粒粗細、溫度的高低和土的含水量。
(1)地基土的顆粒越細,凍脹性就越大;地基土中粗顆粒含量越多,凍脹性就越小。
(2)溫度越低,受凍時間越長,凍脹性就越大;溫度越高,受凍時間越短,凍脹性就越小。
(3)地基土中的含水量越大,凍脹性就越大,土中含水量越小,凍脹性就越小;地下水位越高,凍脹性就越大,地下水位越低,凍脹性就越小。
2 設計階段的凍害防治措施
2.1 選擇合適的基礎形式
在凍脹性土上建設電力設施,為了防止凍害要選擇適宜的基礎形式,如砂墊層基礎、墩式基礎外、楔形基礎、樁基等。地基土受凍后,對基礎產生三個凍脹力,一個是地基土的凍脹力,還有兩個是法向凍切力和切向凍切力。采用砂墊層可使凍脹力減小;采用上小下大的楔形基礎可使凍切力減弱;在基礎外側面回填非凍脹性材料,可消除法向凍切力和切向凍切力。
2.2 懸挑構件的凍害防治措施
電力設施基礎中的懸挑構件,為了防止地基凍害,下面要填上30cm以上厚度的沙礫、爐渣等非凍脹性材料,并留出10~15cm的空隙,懸挑構件端部要避免與室外地坪中的凍脹性土直接接觸,填以足夠深度和寬度的沙礫、爐渣等非凍脹性材料。
2.3 新舊基礎聯結的凍害防治措施
電力設施擴建、改造中,因土地限制或功能要求,需要新建建筑物緊靠原有建筑物建設,新舊基礎聯結處需要設置變形縫來防止地基凍害,如果新建基礎需要搭在舊基礎上時,新建基礎要懸挑,不得直接搭接在舊基礎上,新舊基礎在垂直、水平方向都要留變形縫來防止凍脹。
2.4 采用強夯法改善地基土的凍脹性
采用強夯法處理凍脹性地基土。強夯有很大的擊能,使土體產生很大的沖擊波及沖擊應力,使土的孔隙受到壓縮,夯實周圍土產生裂縫,土中孔隙水能順利通過裂隙排出而固結,從而改變了地基土結構,不但能大大提高地基土的承載能力,還可改善地基土的凍脹性。
2.5 室內溫度不均勻房屋的凍害防治措施
電力設施建設中,為了節約資金和滿足功能要求,在建筑物內有人活動和有溫度要求的房間設置暖氣,在設備間、電纜層和沒有溫度要求的房間不設置暖氣,這樣冬季室內溫度不均勻,在基礎設計時埋深不能太淺,避免有暖氣房間基礎下無凍脹力作用,而無暖氣房間基礎下殘留凍土層的凍脹力對建筑物產生作用,造成整棟建筑物出現不均勻凍脹力作用而破壞。這類建筑物基礎埋深要在當地凍深線以下。
2.6 適當的結構措施改善地基凍害
電力設施建設中常用的磚石條形基礎,如果設計有足夠剛度的現澆鋼筋混凝土基礎圈梁,可以調節土凍脹引起的不均勻凍脹力,也是一項防止電力設施遭受地基凍害的措施。
3 施工階段的凍害防治措施
3.1 基礎施工中的凍害防治措施
為了避免凍切力對基礎側面的作用,在條形及獨立毛石基礎施工時,要求基礎側面平整,禁止采用滿槽灌的施工方法,防止基礎出現上寬下窄、上大下小;回填時在基礎外側建議回填20cm厚度的沙礫、爐渣等非凍脹性材料。
3.2 跨年施工工程中的凍害防治措施
跨年施工的工程,當基礎梁下有凍脹性土時,防了防止因土體凍脹將基礎梁破壞,要在梁下回填含水量較低的沙礫、爐渣等松散材料,并預留5~15cm的空隙。
3.3 冬期施工中的凍害防治措施
近幾年國家電網公司在青海地區的電力設施投資較大,建設任務重,為了保證工期,無法避免在冬季進行基礎施工,基槽開挖后,有時基礎工程施工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為了避免地基凍結,深度暫時不挖到設計標高,留一層土并覆蓋保溫材料,確保地基不遭受凍結。
冬季開挖至設計標高后,如仍有較厚凍結土層,禁止在凍土上進行基礎施工,必須將凍土全部挖除,用非凍結的土回填至設計標高,才能進行基礎施工。
3.4 回填土的凍害防治措施
電力設施設備基礎、建筑物、電纜溝、暖氣溝等施工完畢后,不得用凍土回填,避免凍土融化后回填土下沉,造成室內外地面塌陷。
4 使用階段的凍害防治措施
4.1 電力設施周邊禁止擅自挖土減少基礎埋深
某110kV變電所主控樓位于城市道路旁邊,當地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8℃,地基系凍脹性土,室內電暖氣供暖,采用水泥砂漿毛石基礎,埋深1.5米;因當地市政道路改造,原道路標高降低,該主控樓東側墻外地坪被挖除0.9米,造成東側墻毛石基礎裸露,冬季地基土受凍嚴重,經歷3個冬季,東側墻體出現裂縫,外墻抹灰層脫落。
鑒于上述受凍害建筑物實例,不應在電力設施基礎外側擅自挖土興建使原基礎埋深減少的建、構筑物。如果因電力設施擴建、增容等,需要從現有建筑物內增加電纜、管道等需要通過基礎時,施工完畢要及時恢復開挖部分基礎和地面,避免地基土受到不均勻凍脹,導致建筑物破壞。
4.2 使用階段定期維護可有效防治凍害
通常電力設施竣工驗收合格后,建設管理單位交付運行單位使用,因使用單位沒有正常維護,發生雨水、管道漏水進入地基,改變地基土的凍脹性,發生凍害情況時有發生,為了確保電力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在使用過程中要安排專人定期進行檢查維護。
5 結束語
在高寒地區凍脹性地基上的電力設施設計、施工、使用當中,上述各項措施的選用,只要從實際出發,做到目的明確,有所側重,互相補充,設計階段采取可靠措施,施工階段加強管理,做好監督檢查,使用階段注意維護,防止人為及自然破壞,就能防止凍害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傅裕壽.土力學與地基基礎[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蔡有鵬(1971,1-),男,青海人,工程師,長期從事電力工程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