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電力企業中,應用基于COBIT5的信息治理方法,構建信息管理體系,不僅可以確保企業信息化投入效益的實現,也可以更好地實現信息化與業務相融合,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文章介紹了如何建立基于COBIT5的電力企業信息治理和管理體系,并給出具體實踐措施。
關鍵詞:COBIT5;電力企業;信息治理;信息管理體系
引言
在電力企業中,基于COBIT5建立信息治理與管理體系,不僅可以實現企業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可以更好地使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業務目標達成一致,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1 當前電力企業治理、管理現狀
對于當前我國電力企業發展中,在企業信息治理及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應該提升信息治理水平,建設優化信息管理體系。首先,企業信息治理現狀就是,在當前電力企業信息治理方面,存在主要問題是動力因素不完整,沒有實現信息化整個過程端到端的管理;利益相關者在衡量期望值中存在高風險不透明性因素;同時對于企業外包商、云運算服務商、供應商、顧問方等多個方面,不能應用多樣化手段與機制去實現預期價值。企業決策中信息技術與業務一致性較低,在創新以及新興技術領域中缺乏一定的指引,不能更好控制用戶發起的IT解決方案。電力企業管理,不僅要運用企業IT創造價值,同時也應該提高業務用戶對IT參與服務的滿意度,滿足相關法律法規與內部政策規定,管理改善業務需求與IT目標之間的關系,確保企業信息化投資效益的實現。
2 建立COBIT5信息治理和管理體系的意義
2.1 信息治理和管理體系的關系
信息治理職能域包括評價、指導和監管功能:能夠設置與維護治理框架、確保價值交付、確保風險優化、確保資源優化和確保對利益相關方透明等五個管理實踐。而對于信息管理中,則包括四個職能域與32個管理實踐(流程),如在一致、計劃和組織域中包含對信息管控框架管理,對戰略的管理,對企業架構的管理等[2];在建設、獲取和實施中包含對項目群和項目,解決方案識別和開發管理;在交付、服務和支持域中包含對運行管理,請求和事件管理,持續性管理等;第四個職能域-監控、評價和評估域包含對監管內部進行控制,實施績效監管和評價,確保執行法律法規等管理實踐活動。可知,治理是確定方向,管理是實施的過程,信息治理是一個過程和行為,通過應用管理體系動態管控信息治理行為,實現企業最終的目標。
2.2 COBIT5體系框架的特點和優勢
COBIT5體系框架為:根據利益相關方驅動→企業治理目標(即價值創造)→企業目標→信息化目標→通過COBIT 5框架定義的七類基本動力實現;COBIT5中將需求轉化成利益相關者特定的、可執行的企業目標機制,允許企業設定特定目標,支持企業需求,實現信息化目標。COBIT 5作為ISACA為企業IT提供的全新一代指引,COBIT5產品可以構成極富生命力的文檔系統,滿足對企業信息化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所有職能與利益相關方的覆蓋,實現企業端到端的信息化管理。COBIT5中的企業目標瀑布,具備信息化、一體化、穩定性的特點,將其應用到企業管理中具備一定的優勢,不僅可以促使企業信息化投資效益的實現,也可以優化企業IT資源,平衡企業的信息風險,確保企業治理目標的實現。
2.3 企業管理中應用的意義
在電力企業中,基于COBIT5將信息治理與信息管理整合在一體化框架之中,建立起覆蓋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端到端管控框架,與信息化建設和管理以及深化創先目標相一致,可以有效地促進電力企業信息管理工作的提升,確保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客戶服務、內部控制、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等業務相一致,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與業務目標的共同實現。通過信息治理和管理體系的建立,將進一步促進電力企業信息化投資效益的實現。通過建立信息治理、管理信息系統,自動化管理COBIT5定義的七類基本動力,實現信息化工作“事事有人負責、人人明明白白做事”,固化企業信息管理表單的建立、維護、發布和管理工作,實現企業內部信息治理與管理體系管理的信息化。
3 建立COBIT5信息治理和體系的措施
3.1 充分利用COBIT5框架
建立COBIT5框架,把所期望的行為轉變為日常管理的實踐指導的工具,對企業的文化、個人、倫理道德與行為進行治理和管理,并且能夠確保COBIT 5框架中原則、政策和框架,流程,組織結構,文化、道德和行為,信息,IT服務、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人員、技能和能力等七類基本動力環環相扣。分析梳理七類基本動力之間的利益相關者,分析其目標與生命周期、良好實踐這四個維度,并建立起信息管理基本動力體系。合理制定實現信息化目標的工作方案,檢驗評估實施工作效益,結合電力企業信息治理和信息管理關系,固化評估、評估和評價(MEA)等五個流程,建立了COBIT 5理論與電力企業之間的紐帶,有針對性地完善和提升電力企業中信息治理和信息管理的能力。
3.2 結合實際運用對體系框架進行創新
在實際電力企業中,基于COBIT5框架,應該將完整的、具備信息治理與信息化建設端到端管理的功能應用到管理之中,實現電力企業中信息管理與企業管理業務的一致;并且還應該識別實現企業目標的動力;定義需求和開發出企業信息治理管理信息系統,構建一體化管控體系,確保企業信息化效益得到實現。從平衡計分卡BSC的評價維度,在企業財務維度,應該確保信息化與企業業務目標相一致,遵從法律、法規,提升管理信息化相關風險水平,提升管理業務風險(保護企業資產)能力,確保企業內信息化投入效益的實現[3];在面向客戶服務維度, 應確保信息化交付同業務需求相一致,提高業務服務持續性和可用性能力;還要確保按預期效益、及時、在預算內、滿足業務需求和質量標準交付信息化項目;在學習與發展維度,應該培養具有技能和靈活機動的信息專業員工,提升IT服務水平,為企業培養具備充分技能與技巧的員工。
3.3 信息治理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
根據COBIT 5框架定義的七類基本動力,根據我們企業現行的有效制度及標準66項,梳理出運維與服務階段的流程與組織架構,建立針對電力企業實際情況的工作活動與角色職責RACI矩陣,然后,根據RACI直觀模型,開發N-TIER多層結構信息治理管理信息系統GITSM。通過GITSM信息系統,在信息管理決策層以五個流程領域為驅動,明確組織內各個角色在變革過程中的責任,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完善企業信息管理中端到端的覆蓋,并且可以實現區分治理與管理,逐層分解風險,優化資源實現企業目標,最終,將管理表單與流程納入到信息治理與管理體系之中,以保證信息治理和信息管理的有效實施,降低信息業務風險水平,提升信息事件平均客戶滿意度,提高信息類項目完成率。構建基于COBIT5的信息治理及管理體系,應用GITSM信息系統,固化企業管理表單,并確保該系統具備建立、維護、發布以及管理的功能,確保維護建立好底層數據鏈接關系,這樣可以保證信息治理及管理措施的有效實現,及時反饋企業信息管理內容,更清晰的平衡企業目標資源,降低企業風險,保證信息治理和信息管理實踐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Bartens,Yannick,Schulte,Frederik,Voss,Stefan.E-BusinessITGovernanc
eRevisited:An Attempt towards Outlining a Novel Bi-directional Business/IT Alignment in COBIT5[C].2014IEEE.
[2]ISACA.COBIT5-企業信息治理、管理業務框架[Z].
作者簡介:伍明(1963,5-),男,湖北武漢人,CISA,大學,研究方向:信息治理和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