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民
摘 要:林業工程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僅為經濟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同時在生態環境調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林業經營生產過程中,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在種植、養護和采伐的整個過程中,都需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為林業生產的長久發展提供有利的環境。為了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需要采伐大量的樹木,在此過程中,如果采伐方式不合理,將會造成林業生產的失衡,不僅影響到林業建設的長遠規劃,同時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所以為了保證林業工程的可持續性發展,要采取科學合理的生態采伐技術。文章對于森林生態采伐技術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對于促進林業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生態采伐;限伐區;采伐技術
引言
我國疆土遼闊,森林覆蓋面積大,但是在人均占有量方面卻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林業工程的發展不僅是經濟建設的基礎,同時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過去由于采伐作業方式不合理,出現了亂砍濫伐現象,導致采伐過度,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頻發,嚴重了影響了生態平衡。所以為了保證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需要使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經營管理。在采伐技術方面,要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林業生產的實際狀況,制定合理的采伐技術。為了滿足這種需求,推出了生態采伐技術,在滿足經濟建設的基礎上,又有效的保護了森林資源。生態采伐技術符合大自然的運行規律,以減少破壞,提高林業經濟效益為基礎,在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 森林生態采伐理論
所謂的生態采伐就是在保護生態環境平衡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采伐,既能夠滿足經濟建設的生產需要,同時還提高了森林的自我再生能力,達到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共贏的局面。森林是陸地上重要的資源庫,森林在生長的過程中,具有其自身的生長周期,當樹木達到一定的生長年限時,就會逐漸衰老而枯死,所以在合適的時機需要將其采伐,為經濟生產提供重要的資源,同時還會促進森林系統的更新,提高再生發展的效率。但是在采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很多的環節,要注意對母樹、幼林和幼苗的保護,維持生物多樣性,避免破壞生物鏈。
森林是陸地上重要的資源庫,在提供資源和調節生態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采伐方式上,要遵循自然規律,以不破壞生態系統為準則,根據林地的實際生產狀況,使用合理的采伐技術。生態采伐是森林經營中的重要環節,主要是根據樹木的生長周期以及周圍環境的協調性,來合理的選擇采伐,是樹木自然更新的另一種方式。生態采伐在林業經營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林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林業質量和產量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堅持生態采伐技術。
2 對于森林經營中各類伐區的認識
在林業經營中,為了不同的目的有多種經營方式,所以針對于不同的林區所采用的采伐方式也不相同。在禁伐區,栽種大量的生態林,主要是以保護自然環境平衡,提供旅游景地和科學實驗等用途,所以在這類林區樹木都是禁止采伐的,其是具有公益性質的林區。而在與禁伐區接壤的邊緣,這個區域的林木在生態環境方面的狀態比較脆弱,但是自我恢復能力較強,對于這類林區,可以在采取保護措施不損壞林地生態性的基礎上,實施合理的采伐,但是主要是以生態效益為主,經濟效益為輔。為了保證國家經濟建設的需求,還專門有提供木材的區域,為經濟發展需要栽植經濟林,主要以木材輸出為主,此類林區為商品林區,主要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在這三類林區中,對于禁伐區和商品林區的經營比較簡單,因為二者在經營目的方面的目標比較明確,取向單一,所以經營方式易于掌握。但是對于限伐區來講,要復雜得多,因為限伐區涉及到對禁伐區的保護,如果過度采伐將會對禁伐區的生態環境造成威脅,但是還要保持一定的過渡性,需要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所以對于限伐區的經營需要投入較多的精力。
3 森林生態采伐技術
3.1 伐區設計伐區是指撥交進行主伐的森林區域
林業局或林場當年采伐的森林區域為年伐區。伐區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森林環境的變化,森林更新和水土保持,同時影響森林采運的效率,成本和管理。因此,限伐區的伐區設計必須按照生態優先的原則,合理確定年伐量、科學選擇伐區的生產工藝和方案。要從森林生態效益出發,合理地選擇采伐強度和郁閉度,盡可能不影響森林的生態環境,并要為森林更新創造有利條件。要從森林經營要求出發,體現森林經營的永續利用,在安捧伐區時優先安捧林況不好、亟待采伐更新的小班、過熟林資源、疏密度低、生長量小的成過熟林。要木材生產的要求出發,盡可能降低生產成本,使各年度的伐區相對集中,便于有效地組織生產,避免運材線路的頻繁修建和拆轉,伐區開發由近至遠,由溝口向溝里延伸,年伐區資源好次搭配,林分蓄積量高低兼顧,避免產生困山材現象。
3.2 采伐技術伐木技術
準確控制樹倒方向,減少樹倒時對母、幼樹,保留樹的砸傷量,克服倒向紊亂,橫豎交又等現象,為打枝、造材、集材創造條件。總的樹倒方向應與集材道成30°~45°角為宜。一般情況下,采取的伐木技術措施為鋸上檀、下檀、留弦、借向、支桿推樹、夾楔等,并應掌握伐木時控制樹倒方向的四大要素:即開楂要正,留弦要準,留心要小,樹倒耍快。降低伐根。為了充分利用森林資源,伐根要降低到零,最高不能超過10cm。技術打枝:打枝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木材的質量,對集材、裝車、歸楞等作用都有很大影響,從而間接地影響森林生態。作業時,要站在樹干一側打另一側的枝丫,坡地要站在樹干的坡上方打枝。對打枝的要求是:枝丫要緊貼樹干表面打平,不得深陷進樹干損傷木材,也不許留茬凸起,打完枝的斷面形狀應該很象。
3.3 集材技術集材是將伐區里的木材從伐木地點搬,匯、集到裝車場或山上楞場的作業
整個過程是在林地上進行的,對地表、土壤、幼苗、幼樹和保留木的影響很大。如果作業不當,將導致伐區地表破壞,損傷幼苗、幼樹及保留木,壓實土壤,從而造成水土流失,影響森林更新,對森林生態產生干擾和破壞。因此,限伐區集材方式的選擇必須是生態集材,即減少或避免對森林生態環境干擾和破壞、對幼苗、幼樹和保留木的損傷,有利于森林更新、有利于森林生態環境的保護。
任何一種集材方式的選擇都有其優點、缺點及適用范圍。生態型集材方式的選擇要本著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有利于森林更新,森林保護和森林生態平衡,便于管理和安全作業,因地因林制宜的選擇。可采資源分散,出材量小的伐區及散生木和塊狀散生木,選擇人力串坡、畜力集材方式。這種方式既經濟適用,又對森林干擾損傷小,但畜力集材支道最大坡度不超160,重載不超20,宜本省林區。山地伐區集材提倡索道全懸或半懸式集材方式,既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又較為經濟,比較適用于非皆伐作業區集材。
4 結束語
生態采伐是林業經營中重要的環節,不僅為經濟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同時也最大限度的保護了生態環境。生態采伐是根據林業發展的特點和需求制定的科學合理的采伐技術,也是我國林業經營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對于促進林業生產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鄺先松,劉仁林.生態采伐在未來林業發展中的意義[J].江西林業科技,2001.
[2]林鐘.森林生態采伐與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J].現代園藝,2013.
[3]宋秀芳.森林生態采伐更新的規劃決策技術[J].科技創業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