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于大鵬
摘 要:科技進步使得各行各業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測繪技術也隨著數字社會技術的應用而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3s技術的應用更是使得地籍測繪得以發展。文章通過對測繪中各個模式的測量手段的使用環境以及背景進行了分析,針對當期數字國土構建中地籍測量技術展開了討論。從而論證了今后地籍測量的趨勢將是多元化的數字測繪。
關鍵詞:數字測繪;3S技術;數字國土
科技進步帶給地籍測繪領域的是數字化智能化的測繪手段,隨著數字測繪、GPS以及遙感等先進的技術體系的引進,地籍測繪系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D產品以及更加精確高效的測繪儀器開始嶄露頭角。地籍測繪已經逐步的成為了高新技術的樂園,傳統的手工測繪已經逐步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現代地籍測繪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 測量模式分析
由于地籍測量的專業性相對較強,并且具有法律效力,因而需要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同時現實性相對較強,所以其成果資料需要實時同步的進行更新。
1.1 野外數字測量
數字測繪主要使用現代化的數字設備,信息產業所帶來的各種高新技術成果,通過計算機繼續繪圖,通過數字設備進行數據的采集、分析以及儲存等,這些已經成為當代地籍測繪的主流。野外數字測繪成果主要用于我國的建設、水利以及地籍管理。在地籍數據庫以及管理系統中,其數據的好壞便依賴于這種采集模式所得到的數據的可靠性。若采集到的基礎數字測繪數據質量相對較高,那么可以避免重復的測繪以及資金投入,且能夠令多部門共享。
確權、測量以及編繪是地籍測量最主要的三個步驟,而科學的流程是保證地籍測繪結果真實可靠的基礎,另外還需注意的是在進行測繪的過程中需要保證作業工具選擇的合理性。全站儀是進行野外測繪最主要工具,但是測試環境不同,選擇的搭配硬件也具有差異。(1)全站儀配合測圖軟件以及電子記錄儀。這種搭配方式主要是利用全站儀的測量功能,通過在對野外的地籍要素進行收集,并在信息采集設備的控制下,將數據傳至電子記錄儀,經過適當處理后,以事先設定好的格式進行儲存,并繪制草圖,利用測圖軟件將數據編制成圖。該設備組成是當前最先進的設備,相比較于手工傳統繪制方式,該種設備的使用使得測繪更加準確,效率更加高,能夠實現自動計算,智能化測量等功能,且操作簡便。但是,由于野外測量的影響因素較大,并且受到硬件設施的影響,在操作上可視性相對較差,容易出現誤差。(2)全站儀配合測圖軟件以及便攜計算機。該種設備租客便于對數據的采集以及處理,屬于功能一體式的地籍測量系統。全站儀會實時實地的對現場的地籍要素進行采集,繼而將數據通過通訊系統傳至計算機,經過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后將數據進行圖形化以及符號化,繼而顯示出來,經過處理的原始數據以及處理后的有關數據均應當予以存儲。這種現場成圖的方式雖然快速高效且具有直觀性,但是由于設備的成本投入較高,且無法全面適應野外環境,因而無法全面推廣。(3)全站儀配合測圖軟件以及掌上電腦。該種設備組合同上一種方式相同,數據的采集以及傳輸通過藍牙進行傳輸,由于設備的體積相對較小,且便于攜帶,而掌上電腦可以滿足系統智能化、電子化的需求。通過其測量結果看來,這種系統具有多種數據格式的融合顯示、多種地籍測量方法的可視化實現、自由測站的自動化計算功能,另外PDA成本相對較低,且操作方便,無論是成圖還是數據處理速度都相對較快。雖然同便攜式電腦相比,PDA系統仍舊存在很多漏洞,但是隨著軟件以及硬件的發展,該種系統必然會得到更加完善的發展。
1.2 GPS測量
作為現代測繪技術的標志,GPS技術也為現代地籍測繪提供一個更廣闊的發展平臺。GPS技術在當前的地籍測繪中主要是對整個測區進行控制,從而滿足測繪精度要求。并且隨著測繪技術以及數字化技術的發展,GPS同RTK技術將會逐漸的融合,成為測量領域應用最廣泛的測繪模式。通過GPS同RTK融合的測量模式能夠對地籍要素坐標進行實時獲取,不但能夠滿足地籍測量精度要求,同時還能夠進行實時的成果檢驗從而避免由于處理以及返工等帶來的麻煩。
1.3 數字攝影測量分析
應用數字攝影測量與遙感模式進行地籍測量前景非常廣闊。隨著航空航天影像信息獲取手段朝著多平臺、多時相、多傳感器、高分辨率、高光譜和快速機動的方向發展,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將成為地理空間信息獲取與更新的主要數據源,以激光測距系統(LIDAR)、激光成像雷達、雙天線SAR系統、數字攝像機、GPS/INS為主體的機載三維數字攝影測量系統等多種數據獲取手段的迅速發展,不但能完成地籍線劃圖的測繪,還可以得到各種專題的地籍圖,同時利用衛星遙感進行土地資源調查和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為快速及時的變更地籍測量作好參照。由于地籍測量的精度要求較高,數字攝影測量主要以大比例尺航空像片為數據采集對象,利用該技術在航片上采集地籍數據,其控制點和目標點主要采用航測區域網法和光束法進行平差,即所謂的空三加密,進而通過專有數字攝影測量的數據處理軟件,完成地籍測量的內外業。
數字攝影測量與模式得到的地籍圖信息豐富,實時性強,既具有線劃地圖的幾何特征,又具有數字直觀、易讀的特性;地籍圖上的界址點完善。不受通視條件的限制;除要用GPS像控和地籍權屬調查外,大部分工作均是在內業中完成,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種廣有前途的地籍測量模式。
2 地籍測繪技術的意義
現代地籍測繪、地籍信息系統與“數字國土”三者有著密切的關系。現代地籍測繪為建立地籍信息系統提供基礎數據,但為了有效管理和共享大量的地籍測繪成果,需要建立一個地籍信息系統,進而就可以存放各種圖形和屬性等信息,并對國土資源部門進行從“部”到“廳”到“局”的各種行政級別上的空間應用分析。在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空間技術等的作用下,人們共享該數據庫資源。“數字國土”包括廣泛的數據和信息,高分辨率影像和數字地圖是其中的重要數據之一,地籍測繪正是地籍信息系統建設及其網絡體系建設即“數字國土”的重要內容。現代地籍測繪、地籍信息系統和“數字國土”的關系。
3 基本技術框架
在地籍測量中,現代測繪技術是最先進的測量技術以及測量方法,不但結合了低級測量的內業,同時融合了地籍測量的內業,屬于綜合性的作業系統。最大的特點就在于不但能夠完成地籍測量,還能夠同步建立其相應的數據庫,并建立配套的管理系統,從而實現數字國土的構建以及電子政務的實現,為現代化的地籍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現代化的地籍測繪技術更多的偏向于自動化信息采集,通過先進的設備(計算機、全站儀、PDA)對信息要求進行采集,并通過計算機分析計算,對結果加以整理,使用專業的地籍數據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并匯編入庫。
4 結束語
文章針對現代化的各類測繪模式進行了分析,并著重針對其應用環境以及背景展開了討論,以當前數字國土建設作為背景,分析了各類測繪方案,從而證明多元化的數字測繪是地籍測繪的主要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姜鵬遠,趙夫來,劉毅錕.地籍變更測量工作模式的比較及分析[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9(05).
[2]孟兆虎,李月寶.論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籍圖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0(14).
[3]蘇哲.論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形圖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促進發展(應用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