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中比較主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物理實驗教學,實驗是學習物理知識的一個有效途徑,中學生可以在物理實驗中汲取更多的物理知識。針對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探討促進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發展的合理化方案。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策略 分組實驗主要通過老師發揮課堂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這樣會培養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這也是實驗教學的主旨。以下我們重點探討分組實驗的重要意義及其具體操作方法。
一、分組實驗教學滲透初中物理課堂的必要性
1.分組實驗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
演示實驗的關鍵在于老師在講臺上操作,學生在下面觀看,也不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要原因是由于以下幾點:(1)受課堂條件的限制,尤其是坐在教室后面的學生對于實驗過程的觀看模糊。(2)對于可以看清楚的學生而言,演示結果與教材書雷同,看不看都不重要。長此下去,認真觀看的學生越來越少,對于實驗,學生慢慢向看-聽-背的模式發展,以至于到最后學習興趣完全喪失。因此,做得再完美的演示實驗,也失去了教學意義。而分組實驗恰恰能夠滿足這一要求,有效的彌補演示實驗中的缺點,分組之后讓學生通過自身實際操作,加深了對知識的記憶,同時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做到了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的目的。分組實驗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主動融入實驗中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輕松地學習更多的物理知識。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效滲透分組實驗教學的合理化方案
1.老師和學生共同創設物理實驗的教學環境
實驗教學理想的效果,由學生是否與教學協同,是不是能完成物理實驗來決定的,這就要求老師與學生要一起努力,在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完成教學任務。在分組實驗教學中,我們應該從以下兩點進行把握:(1)課前老師要做好充分的實驗準備,一般包括實驗所需要的儀器,掌握好實驗中學生可能存在的疑慮。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充分掌握實驗目標、實驗原理以及實驗內容,為課堂上開展實驗做好充足準備。(2)實驗前老師對課堂紀律提出要求,簡單的介紹實驗儀器操作方法,在操作實驗中,老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正確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果,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仔細觀察和科學探究的習慣。因此,一個良好的物理實驗教學環境,需要老師和學生一起努力營造,這樣才能促進物理實驗教學效率的提高。
2.注重物理實驗形式多元化
以往的實驗模式太單調,學生對于重復實驗慢慢就失去了興趣。所以,在老師備課中思考什么形式的實驗才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這是實驗教學起到效果的基礎。例如,老師可以進行“看誰可以準確地掌握實驗現象”的活動,結合學生競爭心理,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興趣。通過這樣的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主動探究實驗的動力。因此,老師在分組實驗中,要注重物理實驗形式多元化,結合學生的心理變化,采取多種方法進行分組實驗教學,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
3.強化老師教學能力,提升課堂管理水平
對于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物理老師必須要有過硬的教學技能,同時對老師自身的綜合素質也有一定的硬性要求。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多去實驗室做做實驗,這樣對于實驗潛在的問題能夠充分地了解,以便在課堂上能更好地做出解釋。如,操作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蠟燭放在兩倍焦距上,在屏幕上看清倒像大小和實物是不是一樣很不好判斷,這時老師就要思考出有效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使學生清楚地觀察實驗現象,這樣有助于正確實驗結論的得出。與此同時,課堂管理也是老師應該把握的重點,有個良好的課堂環境,學生才會專心實驗,實驗教學的開展才會有意義。
參考文獻:
宋京學.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0(05).
作者簡介:錢梅,女,1991年9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洛陽實驗中學,研究方向:物理實驗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