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已經成為課堂的主要活動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心得交流,同時又有助于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發揮其特長。就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初步探討。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思想品德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課堂上更加倡導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同時,“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而小組學習模式正好符合新課標要求。
一、思想品德教學中小組的組建
實踐證明,教師的“獨角戲”不利于學生的思維拓展,而如今社會更注重合作,而會合作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是一種很好的體現。
但是在組建小組的時候,要注意“互補”,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性別、知識水平、接受能力等,還要注意學生的思維狀況、性格等因素,盡可能地平衡小組之間的各種因素,從而達到“互補”的目的,同時還要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表現活潑的學生帶動不愿發言學生。
二、教學過程中要選擇好適合小組討論的內容
小組討論的內容不宜太簡單,也不宜太難,通過自身學習就能夠掌握的拿出來討論沒有任何意義;太難的內容在較短的時間也討論不出所以然,所以,要選擇適合小組討論的內容。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過健康、安全的生活》時,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身邊不安全的、不健康的事物有哪些,作為學生,應該如何健康、安全地生活呢?讓學生自己在討論中發掘身邊的不利因素,從自身開始拒絕不良誘惑,達到第四單元的教學目標,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三、教師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把握
教師要對每次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監督,深入到每個小組,保證學生討論、交流的順利開展,并且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糾正,幫助學生有效地進入小組討論中。討論結束后,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展示本組的討論成果,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的評價也要多采用鼓勵性語言對小組成果進行評價,從而激勵學生的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時期教學的新模式,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的,這種能力要經過長期的培養,所以,教師在學生學習思想品德初期,要有意識地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陸春艷.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1).
[2]牛賢德.試析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課堂的創建[J].赤子:中旬,2013(12).
作者簡介:吳宗勇,男,1980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安徽省蚌埠第八中學,研究方向:思想品德與心理健康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