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
隨著全球經濟復蘇的態勢逐步增強,我國的經濟形勢也出現了好轉,但是,我國經濟運行環境仍然嚴峻,需要我們分析宏觀經濟大局,把握金融市場的發展。
2013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略有好轉,經濟增長呈分化趨勢。以美日為首的發達國家在經濟復蘇過程中發展態勢逐步增強,而歐洲各國仍然處于低迷的經濟發展期,而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處于結構性放緩過程中,經濟潛在增速放緩,展望未來短時期內全球經濟發展,全球經濟仍將處于疲弱發展的態勢。
一、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形勢
中國經濟經歷了1991-2001年間、2002-2009年間兩個完整的波谷經濟周期,從2009年開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到2014年,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緩慢的發展,中國經濟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從而保持了總體經濟形勢的良好發展。然而,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環境仍然十分困難,對此必須給予高度關注和妥善解決:
貨幣熱、經濟冷:以社會規模為代表的房地產和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占用了大量資金,導致貨幣信用總量快速擴張,但是高融資并未能帶來高經濟的增長,大量資金進入房地產和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并沒有實體經濟,而且融資市場的多元化,企業在不同融資方式之間套利的空間增加,導致社會融資總量存在一定的重復計算,造成了實體經濟連續下滑。
高融資規模、高實際利率:房地產企業面臨的實際貸款利率較低,而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對利率不敏感。因此,房地產與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旺盛的資金需求限制了全社會名義利率的下行。造成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面臨較高的實際利率,導致制造業投資需求持續疲弱,這也是當前銀行實體經濟貸款需求不旺的重要原因。
出口疲弱、人民幣快速升值:我國的人民幣匯率仍然保持一種上升的態勢,而與此相悖的是,就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出口市場仍保持一種疲軟的態勢,加上近期以來國際貿易摩擦頻繁,出口增速明顯放緩,人民幣升值缺乏經濟基本面的支撐。
二、宏觀經濟下中國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的發展情況
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的結構性變化。近年來,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的金融體系日趨復雜,形成了以銀行為主導的高度復雜的金融體系。金融體系的復雜化,既有房地產和次貸危機的因素,也有中國管制的獨特因素,隨著近年來金融管制愈演愈烈,中國的金融體系被重重分割,在這種情況下,一項正常的金融活動,通常需要若干個金融交易方能完成,導致大量的金融交易發生在金融機構之間,致使金融上層建筑迅速膨脹,各種指標趨向惡化。
金融市場環境更加惡化。我國推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同時,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導致金融脫媒的趨勢愈演愈烈,金融市場競爭態勢非常嚴峻。近年來非銀行融資發展迅速,銀行貸款增速放緩,面臨更為嚴格的資本充足率要求,銀行探索新型資本工具,多元化手段補充資本金,使得中國銀行業所處的外部環境更為嚴峻。
國內銀行業盈利能力下降。銀行業盈利能力持續面臨壓力,尤其是股份制銀行的凈利差下降幅度顯著;與已完成利率市場化的國際銀行相比,國內商業銀行嚴重依賴凈利差收入,凈利差水平僅占微弱優勢;凈利潤增速下降,尤其是股份制銀行的凈利差下降幅度顯著。
資產負債表趨壞。數據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我國金融形勢的發展態勢,為了刺激經濟復蘇,我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一方面導致貨幣和信貸供給增加過多,另一方面使得企業負債率繼續高啟,政府負債率趨高,加大了資產負債表的風險,此外,由于利率市場化的影響,活期存款占比下降,負債成本上升,非標和同業創新業務層出不窮,對資產負債表和表外業務的管理難度加大。
三、促進金融市場發展的措施
加大政府對金融機構的調控力度。隨著金融市場不斷變化發展,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更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宏觀經濟運行環境。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完善我國的金融企業制度,引導金融界進行創新。其次,還要放松金融管制,拆除阻礙金融市場發展的藩籬,大規模推行金融市場、金融體系一體化。再次,大刀闊斧地推行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打破市場間的分裂,可能會使得我們復雜的金融體系清晰化,使得它走向一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健康道路。
尋找支持實體經濟的最優途徑。金融業只有熟悉了解我國經濟發展狀況與未來走向,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好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區域經濟政策和國家經濟整體布局和發展規劃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資金真正地投放到實體經濟最需要的行業或企業。要大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發展,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要加大對“三農”、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加大對生產性服務業和科技自主創新與創新型驅動的支持力度;要加大對民生產業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強化對就業和再就業、教育、扶貧開發、社會保障等基礎環節的金融服務,實施“普惠”金融。還要支持低碳經濟發展和綠色增長,嚴控高耗能、高污染、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通過優化信貸結構,發展直接融資市場,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成本,有效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
妥善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地方政府大量的事情和實際的投資活動連在一起,這些活動籌資的地方債務在相當程度上都有資產相對應。鑒于此,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將地方債務及其對應的經濟活動做細致的清理,經濟上對其進行分類,將相應的資產對應為一體,形成一個自洽的資產負債表。如此,被包括在內的負債就無須償還,而是加強經營的問題??傊?,若分清地方債務的不同性質,解決問題的措施會很多。
提高資產負債水平。隨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對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提出新的挑戰,銀行需深化流動性風險管理、利率風險管理、利率定價管理、資本管理等內容,采取新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式,整體提升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在實行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應把首要任務放在建立以控制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為目的的管理體制上,確立控制利率風險的核心地位。大型銀行應向綜合金融集團邁進,走“綜合化、多元化和國際化”發展道路,更多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將來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具有更大空間。股份制商業銀行建設以某一項業務為特長的專業銀行,比如私人銀行、小微信貸、資金交易等業務,提升比較優勢。小型銀行可憑借靈活機動和社區信息優勢,做精做細社區銀行業務。中國需要多層次、差異化、錯位競爭的銀行體系,以滿足不同類別客戶發展的需要這種新資產負債管理模式的建立,符合我國商業銀行的現狀,有利于商業銀行迎接利率市場化的到來,有利于商業銀行抵御系統性的風險。
縱觀當前我國的經濟形勢,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從高速增長區間向中速增長區間的過渡中,經濟增長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立足基本國情,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支持金融結構的轉型,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進而保證國民經濟求穩、求快的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銀行總行資產負債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