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云
摘 要 中幼林撫育是對鞏固造林綠化成果,提高林分質量和林地生產力,加快后備森林培育,維持生態平衡,為保護環境發揮生態效益,改善人類生態環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保護恢復和發展森林資源,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和林業工作者共同的責任。
關鍵詞 中幼林撫育;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S75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02
江蘇省薛埠林業站根據2007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的基礎上結合江蘇省林業發展總體規劃,結合建設綠色江蘇項目的啟動,近年來,運用財政經濟補貼和自籌資金相結合的辦法對薛埠林業站
1 772 hm2公益中幼林進行逐步撫育管理的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對環境保護有著積極作用。
1 基本情況
1.1 自然概況
薛埠林業站(江蘇省薛埠林業站)地處江蘇著名的道教圣地4A級風景旅游區茅山的東側119°17′44″~119°21′30″、 北緯31°40′49″~31°51′45″,海拔在30~
373 m,本場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平均無霜期229 d,平均降水量1 057 mm,日照2 035.5 h,地帶性土壤為黃棕土壤酸性或微酸性,緊鄰沿江高速茅山出口,省道340穿場而過,交通極為便利。
1.2 轄區基本情況
薛埠林業站屬國有林場,距省會南京和常州各68 km,林場現有常住人口600余人,退休職工200余人,設立了林南、林北2個管理區(以茅山以南為林南,茅山以北為林北)林區內各類生產和防火道路30余km,各種網絡服務覆蓋全場,交通通訊十分便捷。
1.3 森林資源狀況
林場現有林業用地面積1 773 hm2,2個管轄區,26個林班,679個小班,森林覆蓋率達85.4%,活立木蓄積量達81 098.9 m3,主要喬木樹種為馬尾松、國外松、杉木等為主,灌木及小喬木有六月雪、枸骨、閻父母、黃荊、山桃及小葉女貞等,林下植物有麥冬、海金沙、白蘞、玉竹、沙參、白芨及蕨類等近百種。
1.4 森林景觀與經濟發展現狀
1995年,薛埠林業站被評為省級茅山森林公園,由原來的生產用材林建設向生態林建設方向轉變,以森林管護撫育和保護為主,結合防火隔離帶建設補植一些觀賞樹種和防火樹種,適當調整林相結構,并結合地處旅游景區的有利條件,引進并建設了依托景區相協調的項目落戶在風景區內,如東南亞一帶最大的景觀盆景園“寶盛園”,江蘇省重點建設的旅游項目東方鹽湖城的開發,省氣象試驗基地的進駐,給薛埠林業站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利益,薛埠林業站利用部分資金的投入對林相進行了改造,實現了良性循環,既提高社會效益,保持了生態健康發展又增加了薛埠林業站的經濟效益。
近年來,為做到保護與發展,環境與效益相結合,對林木進行集中管理,特別是中幼林的撫育管理。根據江蘇省森林撫育操作細則,采用了一些撫育方式、方法,并對現在存在的一些問題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 中幼林撫育的現狀與方法
2.1 現狀
由于薛埠林業站地處4A級風景旅游區域,全境內均屬公益林地,全面禁止采伐,加之現林下雜草蔓延,灌木叢生,中幼林出現生長過密,結構不合理,單位株數過大,因此生長不良,嚴重影響林分質量非目的樹種和藤條占據了主要生長定向,嚴重制約了目的樹種的生長發育,部分中幼林因為自然稀疏,枯死木急劇增多,為森林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提供了有利條件。
2.2 撫育方式
對幼齡林采取透光撫育,中幼林采取生態疏伐,對受災害較嚴重的林分采用衛生伐,以合理調整林分密度和樹種的結構,促進林分發育,形成完整的群落,提高森林在生態系統中的調節功能。
2.2.1 透光割灌撫育
目標是清除目的樹種周圍的雜草蔓延和灌木,排除雜草灌木對水、肥、光的競爭,改善生長條件,促進組林快速增長。
2.2.2 定株撫育
按不同公益林要求分2~3次調整樹種結構,伐除非目的樹種和過密幼樹,保留優質健康樹木進行合理定株,定株目的就是要保留優質樹木和目的樹種,并通過合理的補植等手段調整林分結構。
2.2.3 修枝
修枝可分為干修、綠修,主要在自然整枝不良,通風透光不暢的林分重點針對側枝、藤條、死枝及過條的林木。綠修,一般在晚秋、初冬和早春樹木休眠期進行,避免在雨季和干熱天修枝,實踐證明晚秋修枝的效果不如早春,因晚秋修枝切口長期暴露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不利于切口的愈合,但也因樹種而異。干修在任何季節都可以進行,從節約成本角度出發可結合綠修進行。
2.2.4 生態疏伐
根據條件生長的林木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階梯郁閉主體層和次林層立木能直接受陽光的要求將林分分為優良木、有益木和有害木。伐除有害木、低灌木、藤蔓,適當保留優良木、有備木和草本灌木。疏伐強度一般每次控制在15%~20%伐后保留郁閉度在0.6~0.7伐后林分平均胸徑不得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徑。
疏伐作業后為調整林分的樹種結構和層林結構,所以根據情況由適當的補植了部分適應當地條件生長的樹種,形成混交林。
在整個撫育過程中,由于薛埠林業站地處風景區域對雜草、雜枝的管理進行了清運和堆放管理。在距道路兩旁清出約150 m的隔離防火帶,有效預防了森林火災的發生,近年來,薛埠林業站未發生因天災造成的森林損失。
近年來,薛埠林業站根據各林班的實際情況逐年分批進行中幼林的撫育管理先后投入約500萬元用于撫育管理,目前,林分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林生長加快,增強了自然突襲和蟲害的抵抗能力,為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林木資源作為當代經濟建設和人們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必要物質,而且對保障農林業穩步發展,維持區域生態良性循環和保持生態平衡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森林是陸地上最龐大的生態系統,不僅擁有大量林木資源,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和觀賞旅游資源。作為薛埠林業站地處旅游觀光景區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和經濟旅游優勢,是傳遞林區經濟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保護好森林資源,是關系到人類長遠生存環境促進經濟長期穩步發展,維持生態平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和保護,責任任重而道遠。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