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 魏亞利 李桂芬 杜紅莉 張秋英
摘 要 隨著實踐經驗的積累,人們對道路綠化安全的認識逐步深入,但現行的綠化管理體制和制度缺乏與道路綠化安全有關的規定。面對日漸增多的道路綠化安全問題,由此,結合城市道路綠化現狀,簡要地對城市道路綠化安全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道路綠化;樹種選配;綠化安全
中圖分類號:TU985.1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02
1 重要性
城市道路綠化是城市綠化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業,也是事關當當前涉及長遠經濟發展的大事。城市道路綠化綠化不僅可以美化路容、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改善環境,而且有利于行車安全,為道路行駛人員創造一個良好的交通環境。道路綠化功能主要如下:
1.1 環境功能
首先是凈化空氣的作用,綠色植物被稱之為“生物過濾器”,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植物對空氣中的粉塵、細菌及有害氣體均有較強的吸附、殺滅和化解作用。其次是有凈化水體、土壤的作用,草地可以大量滯留許多有害的金屬,吸收地表污物,樹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質,減少水中細菌含量。還有就是改善城市小氣候,植物蒸騰大量的水分,從而對周圍空氣的濕度進行調節。這就給人們在生產、生活上創造了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
1.2 交通功能
組織交通,對車流的引導作用,利用“綠線”劃分城市道路的主要組成部分或不同性質的車流和行人交通;保護道路作用,由于行道樹具有遮蔭降溫作用,使路面溫度降低,并使晝夜和季節間的溫差減少,從而可減少瀝青路面發生泛油現象,縮小水泥路面的脹縮系數等,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減少交通事故,綠色使人感到舒適,能調節人的神經系統,使司乘人員疲勞程度較綠化差的路段好很多,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等。
1.3 景觀功能
植物給予人們的美感效應,是通過植物固有的色彩、姿態、風韻等個性特色和群體景觀效應所體現出來的。一條街道如果沒有綠色植物的裝飾,無論兩側的建筑多么的新穎,也會顯得缺乏生氣。一個城市“綠線” 的質量水平是形成城市印象的關鍵和構成自然的城市輪廓線、創造美好市容和提高城市建筑景觀質量的關鍵。
2 安全問題現狀
2.1 認識不到位
從城市綠化的規劃設計到施工養護來看,其對城市道路綠化安全問題考慮得很少,很多時候各園林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更多關注的是城市綠化景觀效果,普遍認為綠化就是植樹,對綠化安全的關注根本就不值一提,跟別說專門研究了。而事實上,由于對城市道路綠化安全的忽視,導致的問題比比皆是,往往許多簡單的問題到后來逐漸發展成災害性問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比如道路綠化位置不合理,綠色植物影響司機的視線致使交通事故頻發;再比如道路綠化物種選擇不合理,有些樹種雖然生長比較快,綠化效果比較好,但是其產生污染嚴重,法國梧桐就是這樣的樹種,成年的法國梧桐每年產生大量飛絮,如果大量種植會嚴重污染城市空氣質量,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
2.2 規劃不合理
總的來說,我國城市的人均綠地面積與外國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對城市綠化合理規劃布局尤其顯得重要。城市道路綠化在城市綠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景觀道路是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它如果忽視交通安全,在具體規劃和養護管理中忽視轉彎路口的三角形視距、綠化帶過高或開口設置不當,就會留下交通安全隱患。據《上海交通安全報》報道,1999年擴建的海寧路,中心綠化帶凈高2.125米,并一直延伸到橫道線,如同一堵綠墻擋在了路口,改建通車后短短三個月時間就接連發生了10余起事故,其中造成4人死亡。對綠化帶適當改造后,交通事故明顯減少。可見,道路綠化和交通安全息息相關,不能片面強調綠化的美化城市和改良環境的功能,而不重視綠化帶來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在設置綠化隔離帶時,對開口設置、轉彎路口安全視角、花壇及植物高度等重要安全指標應按安全標準嚴格控制,并輔以相應的警示標志和欄桿等隔離設施,使道路綠化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前提下美化市容環境,改善城市生態。
2.3 綠化樹種選配不合理
城市綠化植物的引種、選擇及物種的保存是推進綠化多樣性、創造地域特色、形成景觀特色、維護綠地穩定性的基礎性工作。城市道路的綠化也是如此,多樣的物種選擇可以形成多層次的植物結構,也可避免由于單一物種應用而引發的視覺疲勞。但是,再引入植物物種時卻不能盲目,一方面引入植物時要充分考慮綠化植物群落的需要,特別是草木、小灌木的生態侵入性與觀賞樹木的適應性;另一方面引入的新物種隨著成長是否會出現與引入目的相悖的現象、是否會帶來像環境污染等其他不好的結果。
2.4 盲目跟風現象嚴重
目前,有些城市綠化中有很大的成分是搞形象工程,不注重實效,盲目跟風,搞大樹移植。大樹移種到城市的綠化地,要經過幾次栽培的過程,而在這些過程中,有許多大樹要死去,這本身就是一種資源浪費。還有地方官員,大搞形象工程,不依當地實際環境,盲目移植種植,大相攀比,結果往往造成城市綠化的失敗,甚至出現道路綠化樹木的大量死亡,造成極大的浪費。
3 建議
目前,城市道理綠化安全問題已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但還遠遠沒有得到它應受到的重視。為此,在分析城市道路綠化安全出現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的改良建議。
3.1 宣傳教育
普及道路綠化安全教育,特別是要對道路綠化相關聯的機關進行必要的宣傳教育;在公共場所進行必要的宣傳教育,使人們在游憩活動中同時接受道路綠化安全教育,提高民眾的道路綠化安全意識,以有效實現道路綠化安全的全民參與;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以公益廣告、專題報道、科普教育等多種形式加強宣傳,使全社會都重視起來;搞好綠化安全信息的發布、管理工作,讓全體市民了解道路綠化安全情況,參與道路綠化安全管理;同時要對在綠化安全控制方面有貢獻的管理部門、科研單位及企業應該實施獎勵。
3.2 強化道路安全綠化評價標準
道路綠化安全需要科學的評估,首先,要對當前道路綠化行業規劃設計規范、施工及驗收規范、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栽植與養護管理規程、植物保護與檢疫規定等技術層面涉及到道路綠化安全的條款進行整理,加快制定和完善我國的道路綠化安全標準。同時還應定期組織綜合性道路綠化安全評估。進一步完善道路綠化設計和養護管理措施,避免綠化隔離帶過高、開口過多,行道樹遮擋信號燈、標牌,轉彎處路口視距不夠,樹種單一等不合理因素出現。
3.3 完善監督管理體制
只有通過科學的手段,才能對道路綠化安全和風險加以識別和控制。加強道路綠化安全的研究,加強信息化力度,使政府以及各管理部門迅速掌握信息、控制信息、處理信息。對道路綠化進行嚴格有效的監督管理,對所有潛在的危害進行全面、合理的分析,提出適當的控制措施,加強對道路綠化安全的預防。同時,要對道路綠化安全問題要量化管理,采取分類指導、以點帶面、逐步推廣的原則,檢查道路綠化行為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總之,只有建立科學的監管體制,才能更經濟地保障道路綠化安全。
3.4 加強服務制度建設
以信息技術為平臺,通過加大信息化的力度來保障道路綠化安全。在規范道路綠化行業市場行為的基礎上,做好道路綠化安全宣傳工作。對已經發有道路綠化安全事故的綠化路段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組織科研力量攻關,防止安全事故擴大化,把災害和損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同時,道路綠化安全防范需要區域合作,加強安全信息交流,不盲目引種,以信息技術為平臺,通過加大信息化的力度來保障道路綠化安全。
3.5 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道路綠化安全不能有任何一刻的放松,即使在沒有發生道路綠化安全事故的時期,亦應如此。道路綠化安全的隱蔽性和滯后性以及危害的嚴重性,均提醒我們不得有半點松懈。道路綠化管理部門依靠法規和技術,把道路綠化安全列入日常管理工作是最有效的方法。相關部門應依靠持續的養護管理,不斷生長、成熟,日益增長綠化植物的功能和效益。不間斷的養護、管理是建設的繼續,保證養護管理的持續投入是道路綠化維持所必需的。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