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摘 要 就四川省敘永縣蔬菜發展狀況,將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 蔬菜;生產;四川省敘永縣
中圖分類號:F326.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2
四川省敘永縣幅員遼闊,全境內包含平丘區、半山區和山區,有得天獨厚的氣侯條件;適宜各類農作物生長。有豐富的蔬菜品種資源,全年都有時鮮蔬菜生產,具有發展蔬菜的有利條件。
1 基本情況及蔬菜生產與發展
敘永縣全縣幅員面積2 976.8 km2,轄11個鎮、14個鄉。有耕地面積3.6 hm2,其中田19 436 hm2、土16 828 hm2。海拔247~1 902 m,年均溫17.9℃,年均降水量1 172.6 mm,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2009-2011年,敘永縣蔬菜種植面積呈逐年上升,產量確出現下降的情況。
1.1 生產規模逐年擴大
2010年以來,敘永縣蔬菜發展較快。在縣蔬菜站引導下,幾個合作社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使蔬菜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形成敘永縣農業經濟發展的又一增長點。
1.2 加強管理,優化品種區域特色
蔬菜專業合作社,在生產發展過程中;應加強生產技術的管理和提高,利用各區域的有利條件;加強區域性品種特色的體現;打造區域品牌,確保產業持續發展。
1.3 有待加強質量提高
各地應采用黃板、燈光、性誘及生物工程等進行生物綜合治理;將蔬菜的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促進蔬菜生產向標準化、區域品牌化、向有機產品化方面發展,以優質、安全的蔬菜走入市場。
2 存在的問題
2.1 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極不規范
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體制不健全,內部控制機制薄弱,運作和管理隨意性較大,社員受益小,專業合作社對社員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較小,嚴重制約了專業合作社帶動功能的充分發揮。同時,發展思路不清晰,有章程無制度,有的有制度得不到落實,“內部控權”問題嚴重,有些專業合作社僅僅停留在農產品初級生產階段,在加工銷售理念上未融入市場經濟,不利于市場競爭。
2.2 融資渠道狹窄,舉步艱難
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新興的經營組織,一般自有資金來源于入社農民繳納的會費,資金實力非常有限,融資渠道相當狹窄,季節性資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
2.3 辦社人才嚴重缺乏
大多專業合作社是圍繞當地優勢主導產業組建的,從上表可看出,種植面積在擴大,但產量在不斷下降。合作社內了會經營善管理的專業人才少,專業技術服務人員是合作社的核心人員和重要財富,足夠的技術服務人員是做好專業技術服務的必備條件。但從調研情況來看,部分合作社的技術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大部分合作社往往不超過2名技術人員,有的專業合作社沒有技術人員。尤其是能帶動產業發展的加工型企業的產業領軍人才嚴重缺乏。體現為自產、自銷的小農意識,進一步制約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
3 措施與建議
3.1 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章程,強化企業化管理
首先,立足于規范化建設,進一步規范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章程,做到有章可循;其次,政府需加快出臺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幫助專業合作社建立一整套企業化管理制度和規模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內部管理制度,增強專業合作社的吸引力,增加農民入會的積極性。專業合作社在積極爭取各級支持的同時;也要加強對自己的管理,不能只停滯在生產、銷售的初級階段。還要涉及產品的加工,拓寬蔬菜品種和銷售渠道。以拉長產業鏈條,做大做強專業合作社,在同一條件下增加會員的收入。使專業合社成為具有一定實力的農民之友、農戶之家。
3.2 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扶持發展力度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需進一步建立健全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科學評價、并對其進一步規范。加強對先進合作社的獎勵力度。一方面,可更好地發揚先進的模范引領作用,為其他合作社樹立學習的榜樣,明確努力的方向。要認識到扶持專業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民和農業,切實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通過對先進合作社的大力獎補,可更有效地扶植一批本領域內的“拳頭產品”,樹立本地區、本行業的良好形象。
3.3 加強技術培訓,提升科技能力
蔬菜品種多,農民普遍缺乏科學種植技術、病蟲害的防控技術,對科學技術吸收轉化較慢,阻礙蔬菜的發展。蔬菜發展的關鍵是加強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加快科學技術的推廣和轉化。使農民依靠技術、使用技術,充分利用好自然資源,做出受市場歡迎的商品蔬菜。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
摘 要 就四川省敘永縣蔬菜發展狀況,將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 蔬菜;生產;四川省敘永縣
中圖分類號:F326.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2
四川省敘永縣幅員遼闊,全境內包含平丘區、半山區和山區,有得天獨厚的氣侯條件;適宜各類農作物生長。有豐富的蔬菜品種資源,全年都有時鮮蔬菜生產,具有發展蔬菜的有利條件。
1 基本情況及蔬菜生產與發展
敘永縣全縣幅員面積2 976.8 km2,轄11個鎮、14個鄉。有耕地面積3.6 hm2,其中田19 436 hm2、土16 828 hm2。海拔247~1 902 m,年均溫17.9℃,年均降水量1 172.6 mm,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2009-2011年,敘永縣蔬菜種植面積呈逐年上升,產量確出現下降的情況。
1.1 生產規模逐年擴大
2010年以來,敘永縣蔬菜發展較快。在縣蔬菜站引導下,幾個合作社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使蔬菜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形成敘永縣農業經濟發展的又一增長點。
1.2 加強管理,優化品種區域特色
蔬菜專業合作社,在生產發展過程中;應加強生產技術的管理和提高,利用各區域的有利條件;加強區域性品種特色的體現;打造區域品牌,確保產業持續發展。
1.3 有待加強質量提高
各地應采用黃板、燈光、性誘及生物工程等進行生物綜合治理;將蔬菜的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促進蔬菜生產向標準化、區域品牌化、向有機產品化方面發展,以優質、安全的蔬菜走入市場。
2 存在的問題
2.1 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極不規范
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體制不健全,內部控制機制薄弱,運作和管理隨意性較大,社員受益小,專業合作社對社員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較小,嚴重制約了專業合作社帶動功能的充分發揮。同時,發展思路不清晰,有章程無制度,有的有制度得不到落實,“內部控權”問題嚴重,有些專業合作社僅僅停留在農產品初級生產階段,在加工銷售理念上未融入市場經濟,不利于市場競爭。
2.2 融資渠道狹窄,舉步艱難
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新興的經營組織,一般自有資金來源于入社農民繳納的會費,資金實力非常有限,融資渠道相當狹窄,季節性資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
2.3 辦社人才嚴重缺乏
大多專業合作社是圍繞當地優勢主導產業組建的,從上表可看出,種植面積在擴大,但產量在不斷下降。合作社內了會經營善管理的專業人才少,專業技術服務人員是合作社的核心人員和重要財富,足夠的技術服務人員是做好專業技術服務的必備條件。但從調研情況來看,部分合作社的技術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大部分合作社往往不超過2名技術人員,有的專業合作社沒有技術人員。尤其是能帶動產業發展的加工型企業的產業領軍人才嚴重缺乏。體現為自產、自銷的小農意識,進一步制約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
3 措施與建議
3.1 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章程,強化企業化管理
首先,立足于規范化建設,進一步規范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章程,做到有章可循;其次,政府需加快出臺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幫助專業合作社建立一整套企業化管理制度和規模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內部管理制度,增強專業合作社的吸引力,增加農民入會的積極性。專業合作社在積極爭取各級支持的同時;也要加強對自己的管理,不能只停滯在生產、銷售的初級階段。還要涉及產品的加工,拓寬蔬菜品種和銷售渠道。以拉長產業鏈條,做大做強專業合作社,在同一條件下增加會員的收入。使專業合社成為具有一定實力的農民之友、農戶之家。
3.2 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扶持發展力度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需進一步建立健全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科學評價、并對其進一步規范。加強對先進合作社的獎勵力度。一方面,可更好地發揚先進的模范引領作用,為其他合作社樹立學習的榜樣,明確努力的方向。要認識到扶持專業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民和農業,切實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通過對先進合作社的大力獎補,可更有效地扶植一批本領域內的“拳頭產品”,樹立本地區、本行業的良好形象。
3.3 加強技術培訓,提升科技能力
蔬菜品種多,農民普遍缺乏科學種植技術、病蟲害的防控技術,對科學技術吸收轉化較慢,阻礙蔬菜的發展。蔬菜發展的關鍵是加強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加快科學技術的推廣和轉化。使農民依靠技術、使用技術,充分利用好自然資源,做出受市場歡迎的商品蔬菜。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
摘 要 就四川省敘永縣蔬菜發展狀況,將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 蔬菜;生產;四川省敘永縣
中圖分類號:F326.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2
四川省敘永縣幅員遼闊,全境內包含平丘區、半山區和山區,有得天獨厚的氣侯條件;適宜各類農作物生長。有豐富的蔬菜品種資源,全年都有時鮮蔬菜生產,具有發展蔬菜的有利條件。
1 基本情況及蔬菜生產與發展
敘永縣全縣幅員面積2 976.8 km2,轄11個鎮、14個鄉。有耕地面積3.6 hm2,其中田19 436 hm2、土16 828 hm2。海拔247~1 902 m,年均溫17.9℃,年均降水量1 172.6 mm,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2009-2011年,敘永縣蔬菜種植面積呈逐年上升,產量確出現下降的情況。
1.1 生產規模逐年擴大
2010年以來,敘永縣蔬菜發展較快。在縣蔬菜站引導下,幾個合作社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使蔬菜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形成敘永縣農業經濟發展的又一增長點。
1.2 加強管理,優化品種區域特色
蔬菜專業合作社,在生產發展過程中;應加強生產技術的管理和提高,利用各區域的有利條件;加強區域性品種特色的體現;打造區域品牌,確保產業持續發展。
1.3 有待加強質量提高
各地應采用黃板、燈光、性誘及生物工程等進行生物綜合治理;將蔬菜的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促進蔬菜生產向標準化、區域品牌化、向有機產品化方面發展,以優質、安全的蔬菜走入市場。
2 存在的問題
2.1 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極不規范
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體制不健全,內部控制機制薄弱,運作和管理隨意性較大,社員受益小,專業合作社對社員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較小,嚴重制約了專業合作社帶動功能的充分發揮。同時,發展思路不清晰,有章程無制度,有的有制度得不到落實,“內部控權”問題嚴重,有些專業合作社僅僅停留在農產品初級生產階段,在加工銷售理念上未融入市場經濟,不利于市場競爭。
2.2 融資渠道狹窄,舉步艱難
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新興的經營組織,一般自有資金來源于入社農民繳納的會費,資金實力非常有限,融資渠道相當狹窄,季節性資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
2.3 辦社人才嚴重缺乏
大多專業合作社是圍繞當地優勢主導產業組建的,從上表可看出,種植面積在擴大,但產量在不斷下降。合作社內了會經營善管理的專業人才少,專業技術服務人員是合作社的核心人員和重要財富,足夠的技術服務人員是做好專業技術服務的必備條件。但從調研情況來看,部分合作社的技術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大部分合作社往往不超過2名技術人員,有的專業合作社沒有技術人員。尤其是能帶動產業發展的加工型企業的產業領軍人才嚴重缺乏。體現為自產、自銷的小農意識,進一步制約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
3 措施與建議
3.1 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章程,強化企業化管理
首先,立足于規范化建設,進一步規范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章程,做到有章可循;其次,政府需加快出臺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幫助專業合作社建立一整套企業化管理制度和規模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內部管理制度,增強專業合作社的吸引力,增加農民入會的積極性。專業合作社在積極爭取各級支持的同時;也要加強對自己的管理,不能只停滯在生產、銷售的初級階段。還要涉及產品的加工,拓寬蔬菜品種和銷售渠道。以拉長產業鏈條,做大做強專業合作社,在同一條件下增加會員的收入。使專業合社成為具有一定實力的農民之友、農戶之家。
3.2 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扶持發展力度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需進一步建立健全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科學評價、并對其進一步規范。加強對先進合作社的獎勵力度。一方面,可更好地發揚先進的模范引領作用,為其他合作社樹立學習的榜樣,明確努力的方向。要認識到扶持專業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民和農業,切實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通過對先進合作社的大力獎補,可更有效地扶植一批本領域內的“拳頭產品”,樹立本地區、本行業的良好形象。
3.3 加強技術培訓,提升科技能力
蔬菜品種多,農民普遍缺乏科學種植技術、病蟲害的防控技術,對科學技術吸收轉化較慢,阻礙蔬菜的發展。蔬菜發展的關鍵是加強技術人員的教育培訓,加快科學技術的推廣和轉化。使農民依靠技術、使用技術,充分利用好自然資源,做出受市場歡迎的商品蔬菜。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