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杰+陳月華
摘 要 通過觀賞苗木產業相關數據研究分析觀賞苗木產業近年發展狀況和存在問題,根據發展政策結合市場環境為觀賞苗木產業發展定位,汲取苗木產業發達國家或地區發展經驗,從苗木研發,生產,銷售三方面提出觀賞苗木產業的發展道路探索。
關鍵詞 觀賞苗木產業;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 F326.13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3
苗木產業作為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之一,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于一體。苗木產業的健康發展不僅促進城市的綠化美化、生態環境改善,同時也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1 觀賞苗木產業現狀
據農業部種植司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的觀賞苗木無論種植面積亦或銷售額均呈現不斷增長之勢(如圖1,圖2),截至2012年,我國綠化苗木種植面積達637 723.42 hm2,占全國花卉業總種植面積的56.9%,銷售1425844.37萬株,銷售額為6 159 261.09萬元,出口額為4 817.30萬美元,較2011年同比增長15.8%,13.1%,12.7%。
雖然觀賞苗木總體呈現發展之勢,但其中也蘊藏著諸多問題。第一,由于近年常規樹種、小規格苗、低品質苗木產品準入門檻低,全國苗木種植面積迅速擴張,但較多生產者缺乏信息來源,盲目跟風種植,又缺乏生產技術的掌控,不可避免的造就了廢品多、產品少、精品缺,產品無法適應市場需要,生產結構性過剩。大量的產品積壓,進而導致惡性價格競爭。第二,觀賞苗木的生產專業化、機械化、規?;潭鹊?,這些因素不僅造就了生產的低效率、高成本,同時也嚴重的抑制了新品種的研發,苗木的標準化生產,進而影響苗木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觀賞苗木產業的發展。第三,目前我國觀賞苗木無規范銷售系統,“種苗的不如販苗的利潤高”現象屢見不鮮。苗農大多由糧農、菜農、果農逐漸轉化而來,從業人員文化低,市場信息掌控能力差,銷售方式多為等客上門,朋友介紹等,多處于被動狀態,長此以往易打消苗農生產積極性。此外,苗木電子商務營銷手段雖有所顯現,但國內苗木質量標準化體系尚未統一,短期內難以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買賣雙方互信基礎薄弱。條形碼、二維碼、RFID射頻識別技術(電子標簽)等物流工程技術進行苗木的出入庫登記和產品信息錄入,現階段國內尚無應用案例。
2 觀賞苗木產業發展定位
2011年6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及國家林業局聯合頒布的《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指出生態問題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生態建設仍將是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最為緊迫的任務,到2015年,城鄉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將分別達到39%和25%。如表1和表2所示,目前我國可用于綠化面積基數大,高額的綠化規劃指標預示著光明的苗木產業市場,也傳達了未來幾年我國觀賞苗木的發展定位為以城鄉建設綠化用苗為主,以國內家庭庭院用苗和外銷導向用苗為輔。
3 觀賞苗木發展策略
縱觀歐美、日本、韓國等苗木產業發達國家或地區,其苗木產業具如下共同特征:1.苗木生產及質量體系標準化建設相對完善;2.苗木生產專業化、機械化、規?;潭雀?;3.注重產品規劃和市場營銷等。這些是苗木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值得國內從業者深入分析和借鑒。
3.1 研發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同樣,創新也是苗木產業健康發展的強心劑。
3.1.1 產品創新
當前國內常規苗木整體數量供大于求,觀賞苗木產品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觀賞價值高,繁殖能力強新品種的研究,優良品種的引種馴化作為觀賞苗木研發重心,是解決生產過剩的主要途徑。苗木產業發達國家或地區主要通過與專業院校的合作和人才培養定位苗木產品,注重鄉土,彩葉等類型的樹種引種馴化與育種工作,充分利用苗木資源。目前國內開設園林園藝等專業的高校、研究所,農科院,林科院是觀賞苗木產品轉型升級的技術支撐來源。只有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引導創新要素集聚,加強品種創新及科技成果轉化,才能添加觀賞苗木產業的活力。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措施,長時間,多精力,高財力的投入換來的智慧結晶值得尊重。
3.1.2 技術提升
標準化苗木生產是高質量苗木生產的重要措施。我國育苗多產生苗木層次不齊現象,其中很大原因在于缺乏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苗木產業發達國家或地區基本實現容器苗裝播作業線生產容器苗,有效控制苗木生長所需的光照,溫度,空氣成分和土壤材料。從育苗到苗木出圃,生產環節多機械化,噴灌設施多采用自動化控制,進入了“植物工廠”階段。我國育苗容器多為塑料薄膜袋,木質化程度高的苗木易窩根,容器易破碎不利于機械化,同時,機械化發展也存在諸多急需攻關的問題,如苗木切根、起苗、深層土壤施藥、防寒等關鍵技術和難點問題還有待解決。
3.1.3 產業結構優化
觀賞苗木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多元產業結構的帶動。觀賞苗木產品精加工如以苗木產品為原料的工藝品、食品、化妝品、醫療保健品等的開發;發展苗木文化創意園,苗木觀光休閑園等現代服務業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為觀賞苗木生產提供導向。
3.2 生產
3.2.1 生產組織
截至2012年底,花卉企業共68 878個,其中大中型企業14 189個,占企業總數的20.6%;花農1 752 395戶,從業人員4 935 26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41 407人,占從業人員的4.9%。這說明我國觀賞苗木產業的規?;洜I程度和專業化水平很低,其中從業人員專業素質較低,專業性技術人才缺乏問題尤為突出。生產組織模式的缺陷在一定層面上影響了觀賞苗木的生產管理水平。
3.2.2 經營模式
我國觀賞苗木生產主要為家庭作坊式、民營企業、國營苗圃和“公司+農戶”四種經營模式。家庭作坊式雖投資少,見效快但生產設施差,面積小,技術落后,在發展初期促進產業發展,但隨著產業發展與市場的矛盾越顯尖銳。民營模式雖專業化高,市場導向性強,但存在致命弱點,初期投入大,成本高,風險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業規模。國營苗圃基本產權為國家所有,經營管理自主權不明確,利益分配機制無法充分調動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導致大多數國營苗圃經營虧損,發展困難。endprint
四種經營模式中,“公司+農戶”模式是觀賞苗木產業健康發展的希望之路?!肮?農戶”即“市場+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結合市場以公司為龍頭,帶動苗農聯合生產,公司為農戶提供種苗、信息、技術并負責銷售,農戶按著合同生產并對公司負責,雙方以經濟合同等形式聯系在一起。這種模式整合了我國基本國情下的廣大農民土地使用權和耕作權與農業公司良好市場運作體系和發展資金,為觀賞苗木產業的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打下基礎。公司+農戶”模式將很大承載重心拋向公司,公司競爭盈利的本性勢必難以發揮專業組織協會等力量。此外,這種模式的正常運營也需要政府的介入,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積極引導,信息反饋,監管制約。
3.3 銷售
銷售作為市場運營的重要環節,事關企業生死,苗農切身利益。國外苗木產業發達國家或地區的銷售方式多涵蓋了花卉拍賣市場,其中荷蘭的園藝超市,意大利全球第二大苗木供應商Vannucci的國際銷售,日本的網路銷售等都值得分析借鑒。
我國傳統的銷售方式多為苗木市場,苗木經紀人,近年網絡銷售在迅速崛起,以沭陽為例,沭陽花農網上開店6 500多家,銷售超20億元,占全縣花木銷售額的一半。網絡銷售成本低廉,價格透明化,加速推廣了苗木科研成果,將成為銷售模式的主流模式。但當前苗木市場網絡發展水平仍然不高,基礎設施差,安全性不高,網絡支付機制欠缺等存在諸多問題急需改進。再者,我國觀賞苗木缺乏定位標準,苗木產品缺乏檢測,質量達不到一定的保證,買賣雙方互信基礎薄弱。
全球化的今天,銷售體制與世界接軌也是必然趨勢,花卉拍賣市場則是聯系的紐帶。昆明、上海、北京、廣州作為流通點,是中國駛向國外的港灣。此外,拍賣機制的運營是以拍賣一方獨自占有資源為基礎,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苗木更新。但中國從1998年北京菜太花卉交易中心首次將拍賣引入花卉交易領域至今,除了昆明拍賣市場還在正常運作外,其他均步履維艱。一方面小規模、低質量的苗木生產遏制了拍賣市場的發展,再者,傳統市場與直銷市場易導致拍賣競價偏離,拍賣市場參與者現狀與市場環境多方面均存在著很多與拍賣制度沖突點。當下,拍賣市場的構建需在考慮傳統市場客戶要求,吸收電子商務模式優點,切實構建出適合中國發展競拍模式。
4 結語
中國的觀賞苗木生產、流通、銷售一條龍經營模式普遍,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觀賞苗木產業的專業化、機械化、規?;?,影響了觀賞苗木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們需分析和借鑒國外苗木產業發達國家或地區經驗,促進產業職能分工明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觀賞苗木產品質量檢測評價制度也呼之欲出。為根本解決觀賞苗木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苗木產業改革勢在必行。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
四種經營模式中,“公司+農戶”模式是觀賞苗木產業健康發展的希望之路?!肮?農戶”即“市場+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結合市場以公司為龍頭,帶動苗農聯合生產,公司為農戶提供種苗、信息、技術并負責銷售,農戶按著合同生產并對公司負責,雙方以經濟合同等形式聯系在一起。這種模式整合了我國基本國情下的廣大農民土地使用權和耕作權與農業公司良好市場運作體系和發展資金,為觀賞苗木產業的規?;I化、標準化發展打下基礎。公司+農戶”模式將很大承載重心拋向公司,公司競爭盈利的本性勢必難以發揮專業組織協會等力量。此外,這種模式的正常運營也需要政府的介入,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積極引導,信息反饋,監管制約。
3.3 銷售
銷售作為市場運營的重要環節,事關企業生死,苗農切身利益。國外苗木產業發達國家或地區的銷售方式多涵蓋了花卉拍賣市場,其中荷蘭的園藝超市,意大利全球第二大苗木供應商Vannucci的國際銷售,日本的網路銷售等都值得分析借鑒。
我國傳統的銷售方式多為苗木市場,苗木經紀人,近年網絡銷售在迅速崛起,以沭陽為例,沭陽花農網上開店6 500多家,銷售超20億元,占全縣花木銷售額的一半。網絡銷售成本低廉,價格透明化,加速推廣了苗木科研成果,將成為銷售模式的主流模式。但當前苗木市場網絡發展水平仍然不高,基礎設施差,安全性不高,網絡支付機制欠缺等存在諸多問題急需改進。再者,我國觀賞苗木缺乏定位標準,苗木產品缺乏檢測,質量達不到一定的保證,買賣雙方互信基礎薄弱。
全球化的今天,銷售體制與世界接軌也是必然趨勢,花卉拍賣市場則是聯系的紐帶。昆明、上海、北京、廣州作為流通點,是中國駛向國外的港灣。此外,拍賣機制的運營是以拍賣一方獨自占有資源為基礎,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苗木更新。但中國從1998年北京菜太花卉交易中心首次將拍賣引入花卉交易領域至今,除了昆明拍賣市場還在正常運作外,其他均步履維艱。一方面小規模、低質量的苗木生產遏制了拍賣市場的發展,再者,傳統市場與直銷市場易導致拍賣競價偏離,拍賣市場參與者現狀與市場環境多方面均存在著很多與拍賣制度沖突點。當下,拍賣市場的構建需在考慮傳統市場客戶要求,吸收電子商務模式優點,切實構建出適合中國發展競拍模式。
4 結語
中國的觀賞苗木生產、流通、銷售一條龍經營模式普遍,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觀賞苗木產業的專業化、機械化、規?;绊懥擞^賞苗木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們需分析和借鑒國外苗木產業發達國家或地區經驗,促進產業職能分工明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觀賞苗木產品質量檢測評價制度也呼之欲出。為根本解決觀賞苗木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苗木產業改革勢在必行。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
四種經營模式中,“公司+農戶”模式是觀賞苗木產業健康發展的希望之路?!肮?農戶”即“市場+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結合市場以公司為龍頭,帶動苗農聯合生產,公司為農戶提供種苗、信息、技術并負責銷售,農戶按著合同生產并對公司負責,雙方以經濟合同等形式聯系在一起。這種模式整合了我國基本國情下的廣大農民土地使用權和耕作權與農業公司良好市場運作體系和發展資金,為觀賞苗木產業的規?;I化、標準化發展打下基礎。公司+農戶”模式將很大承載重心拋向公司,公司競爭盈利的本性勢必難以發揮專業組織協會等力量。此外,這種模式的正常運營也需要政府的介入,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積極引導,信息反饋,監管制約。
3.3 銷售
銷售作為市場運營的重要環節,事關企業生死,苗農切身利益。國外苗木產業發達國家或地區的銷售方式多涵蓋了花卉拍賣市場,其中荷蘭的園藝超市,意大利全球第二大苗木供應商Vannucci的國際銷售,日本的網路銷售等都值得分析借鑒。
我國傳統的銷售方式多為苗木市場,苗木經紀人,近年網絡銷售在迅速崛起,以沭陽為例,沭陽花農網上開店6 500多家,銷售超20億元,占全縣花木銷售額的一半。網絡銷售成本低廉,價格透明化,加速推廣了苗木科研成果,將成為銷售模式的主流模式。但當前苗木市場網絡發展水平仍然不高,基礎設施差,安全性不高,網絡支付機制欠缺等存在諸多問題急需改進。再者,我國觀賞苗木缺乏定位標準,苗木產品缺乏檢測,質量達不到一定的保證,買賣雙方互信基礎薄弱。
全球化的今天,銷售體制與世界接軌也是必然趨勢,花卉拍賣市場則是聯系的紐帶。昆明、上海、北京、廣州作為流通點,是中國駛向國外的港灣。此外,拍賣機制的運營是以拍賣一方獨自占有資源為基礎,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苗木更新。但中國從1998年北京菜太花卉交易中心首次將拍賣引入花卉交易領域至今,除了昆明拍賣市場還在正常運作外,其他均步履維艱。一方面小規模、低質量的苗木生產遏制了拍賣市場的發展,再者,傳統市場與直銷市場易導致拍賣競價偏離,拍賣市場參與者現狀與市場環境多方面均存在著很多與拍賣制度沖突點。當下,拍賣市場的構建需在考慮傳統市場客戶要求,吸收電子商務模式優點,切實構建出適合中國發展競拍模式。
4 結語
中國的觀賞苗木生產、流通、銷售一條龍經營模式普遍,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觀賞苗木產業的專業化、機械化、規?;?,影響了觀賞苗木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們需分析和借鑒國外苗木產業發達國家或地區經驗,促進產業職能分工明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觀賞苗木產品質量檢測評價制度也呼之欲出。為根本解決觀賞苗木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苗木產業改革勢在必行。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