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花
摘 要 目前,隨著設施農業的全面迅速發展,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商品性等質量問題,已成為被普遍關注的熱點。為此,發展無公害產品的關鍵,就是如何加快提高農產品質量檔次。從優質農產品質量生產過程分析,除決定于優質品種、栽培管理、環境條件3個方面外,如何施用選擇肥料對產品質量形成有著根本性的影響。
關鍵詞 肥料;農產品;質量安全;影響
中圖分類號:F32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2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大家也愈加關注農產品的安全性、商品性。為適應市場發展。提高農產品質量,必須通過科學合理的施肥肥料來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才能讓農業經濟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從優質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來看,其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種子的品種、自然環境、農作物種植中的管理這3個方面。其中肥料的施用對農產品質量是否能夠提高起著決定性作用。農作物種子中的優良特征要靠充足的養分才能顯現出來。肥料中的各種營養物質與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都有著直接的聯系。尤其是微量元素,它在農作物體內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從更加廣義的農產品質量上來說,如它的完整性、色澤、蛋白質、脂肪及氨基酸等,都直接或間接與肥料有關系。
1 作物生長中施肥存在的問題
①肥料施用比例失衡,有機肥質量低。
②肥料施用方法不合理,利用率低,養分流失嚴重。
2 合理施肥對產品質量的意義
作物優良遺傳特性充分表達必須要求養分充足,且平衡供應。而施用各種肥料對不同作物的產量形成、內部物質變化都具有不同作用。就廣義而言:如完整性(外來物質的污染)、外觀的(色澤)、營養價值(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含量,都直接或間接與肥料有密切關系。
3 元素無機肥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
3.1 氮肥施用過量會影響農產品的味道
氮肥不宜過多施用,過多施用氮肥會導致農產品硝酸鹽含量超標,在食用過程中會有味道差異、耐貯性變低等。經過科學統計得出,種植環境中全氮或堿解氮含量與稻米蛋白質含量有關,追施氮肥對稻米中蛋白質的含量和食味有著很大的影響。
3.2 磷肥可促進優質農產品的形成
磷肥功效能夠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同時,又能夠改善農產品的質量。在種植谷類農作物中,施用適當的磷肥可改善谷類籽粒中蛋白質的含量。例如:在水稻生產過程中氮磷肥配合施用要比單施氮肥生產出來的水稻品質提高很多,稻米的營養價值也得到了多方面提高。
3.3 鉀元素對農產品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鉀元素俗稱品質元素,對農產品質量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直接影響指的是為農產品提供高蛋白質和脂肪數量。間接影響指的是通過施用鉀肥來減少病蟲害,從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經過研究實踐,施用鉀肥可提高禾本科作物籽粒中淀粉、蛋白質、糖和氨基酸的單位含量。鉀肥又可提高小麥面筋的含量,制作面食可提高烘烤品質。鉀肥在棉花生產中,可提高棉花的纖維長度和絨長。有效控制黃萎病的發病幾率,使纖維成熟度與細度有所增加。鉀肥還可提高油菜和大豆的含油量,有效改善甘薯品質,能夠讓甘薯的經濟價值得到進一步提高。經研究得出,鉀元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果實的味道,當鉀元素含量較多時果實脆度高、肉質好,又可增強果實抗病能力,增長果實存儲期。在茶葉生產中,施用鉀肥后茶葉中的谷氨酸、丙氨酸、茶氨酸總量有所提高。施用鉀肥的茶葉所泡出來的水,茶多酚含量要高于不施鉀肥的茶葉。
4 中微量元素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
4.1 中量元素對農產品的影響
鈣肥、鎂肥、硫肥及硅肥都可對農產品的味道產生不同影響。即使是同一種中量元素,對不同農作物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譬如說硅肥在禾本科作物生產中是必要元素。在水稻生產中如果缺乏硅元素,就易出現莖稈較弱,抗逆性下降,谷類色澤灰暗不滿。鈣元素與果實風味相關,適當施用鈣元素肥料能夠提高水果的品質,增強作物的抗病性。由此可見,中微元素對農作物品質的提高也起著重大作用。
4.2 微量元素能夠有效促進農產品中營養物質的合成
微量元素為多酶和輔酶組成,對農作物的干物質形成起著巨大作用。這些微量元素對人體十分有益。以硼元素為例,如果農作物缺乏硼元素,將會直接影響蛋白質的含量,造成果樹花芽發育緩慢,授粉受精受阻,導致果實發育不良,最終很容易出現縮果病。鉬肥能夠有效促進谷物中蛋白質的快速合成。此外也應該注意微量元素適宜的范圍比較窄,過量施用對果樹會起到反作用,導致水果的品質下降。所以,在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時應該注意用量。
5 有機肥料是提高農產品品質最有效的肥料
有機肥料是作物生產中不可替代的肥料。有機肥料有著作物所需求的豐富營養,能夠充分改善土壤結構,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能夠促進土壤中養分的活化。為農作物產出高品質農產品提供了有利條件。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有機肥料與傳統化肥一起施用,可為植物提供必要的養分,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通過以上的敘述,現在的主要任務應大力改善肥料種類,嚴格控制肥料施用不合理現象,推進混合肥料的施用,鼓勵農民施用混合肥料。在宣傳上著重宣傳平衡施肥技術。大力提倡施用優質肥料,促進高質量農產品的發展。
6 建議對策
保持農業持續發展,提高作物產量,改善產品質量,必須堅持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進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以發揮肥料最大效率。
6.1 增加有機肥、生物肥的施用比例
降低無機肥的施用量。通過增施有機肥、生物肥料,進一步滿足作物的生長需求量。改良土壤結構,培肥地力,降低農產品中硝酸鹽含量,提高產品質量。
6.2 改變施肥方法,推廣氮肥深施
改氮肥追施表面撒施為開溝深施,改肥集中施用總量為根據作物生長期需肥料多少分階段施用,進一步提高氮肥利用率。
6.3 推廣平衡施肥技術
平衡施肥是根據作物的需肥規律,及土壤內存肥料狀況供應能力,均衡提供氮磷鉀和微肥,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肥料增產效果,不至于過量施肥;同時,根據作物生長特點,及時進行葉面噴施,從而提高肥料利用率。
6.4 加強環境保護教育,大力推廣無公害施肥技術
在制定法規、宣傳普及肥料知識的同時,要大力宣傳不當或過量施肥造成環境污染危害及對人體的產生影響,做到適時適量,科學合理施肥。在制定有關無公害施肥技術規程時,更應重點制定和提倡適時適量合理施用肥料品種,提高優質肥料,最終實現農產品的質量上檔次,提高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增產增效,促進農業的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