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勇
摘 要 如何有效防治和降低花生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是穩定提高花生產量的關鍵因素,為進一步驗證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藥效及促進花生生長效果,本研究安排種植區進行生產應用試驗,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種植區鮮莢果產量遠遠大于對照種植區的鮮莢果產量,實現增產近一倍。每667 m2實現增收經濟效益658元。
關鍵詞 杜邦普尊;杜邦阿砣;花生;病蟲害防治;效益
中圖分類號: F426.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2
花生,原名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莢果長2~5 cm,寬1~1.3 cm,膨脹,莢厚,花果期6-8月?;ㄉ侨蚍秶鷥葟V泛種植的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蛋白來源作物,也是我國目前主要的油料作物,花生的種植面積僅次于油菜,目前由于我國推廣的花生品種對病蟲害抗性水平較低,一旦條件適宜,就會暴發成災造成嚴重損失。在改良品種、改善土地條件的基礎上,如何有效防治和降低花生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是穩定提高花生產量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安排種植區進行生產應用試驗,進一步驗證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藥效及促進花生生長效果,從而獲取詳細、準確的試驗數據,在此基礎上探索掌握正確使用方法,今后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土地的選取
在廣西貴港市港北區根竹鄉新民村的花生種植區,選取一個農戶的一塊面積為1 334 m2的旱地為試驗區。試驗區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1.5℃.年平均降雨日166 d,年平均降水量1 600 mm,無霜期353 d。試驗的土壤為沙壤土,耕層深厚,土質肥沃,通透性好,符合試驗條件要求,水源條件相對較好,交通便利,適合于大田田間管理。
1.2 試驗的控制及實施步驟
試驗前對參與試驗的種植戶說明情況,取得其同意,在此基礎上分為試驗種植區(杜邦處理區)和對照種植區(農戶自防對照區),為了減少非試驗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影響,田間管理基本按當地花生大田種植習慣,兩組花生種子統一采用農戶前一年自己種的秋種花生,生長期間澆灌和施肥統一進行,試驗組織人員隨時監督種植戶的耕作行為,盡可能保證兩組是在相同的外部條件下進行種植管理,試驗種植區(杜邦處理區)和對照種植區一季四次用藥:拌種,苗期,花期,結莢期。每次用藥按照規定用量和時間進行。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結束后兩組3 m2單拔單打分類稱重分析
試驗結束后,試驗種植區(杜邦處理區)和自防對照區各隨機抽取3 m2進行單拔單打分類稱重。表1結果顯示,試驗結束后兩組雙果對照差異明顯,試驗種植區雙果數量是對照種植區的1.85倍,雙果重量是對照種植區的1.97倍,說明試驗組采取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聯合用藥后花生生長比較好,雙果數量和重量明顯好于農戶自防的對照種植區。單果統計方面對照種植區數量和重量都多于試驗種植區,說明對照區的花生生長狀態不如試驗種植區,在總產量上試驗種植區鮮莢果667 m2產量是504.695 kg,是對照種植區的1.97倍,秕果方面試驗種植區58顆,對照種植區的69顆,蟲果壞果試驗種植區30顆,對照種植區的45顆,說明不同的試驗條件對花生產量有較大影響,試驗組的試驗條件設置明顯好于對照種植區條件。
3.2 試驗結束后兩組78 m2稱重分析
為了進一步檢驗不同管理方法對花生產量的影響,在試驗種植區和對照種植區各選取78 m2進行產量統計,結果表明,試驗種植區鮮莢果重量是51.40 kg,對照種植區鮮莢果重量是27.95 kg,試驗種植區產量是對照種植區產量的1.83倍,換算結果顯示試驗種植區667 m2產鮮莢果439.34 kg,對照種植區產鮮莢果238.90 kg,試驗種植區的鮮莢果產量遠遠大于對照種植區的鮮莢果產量,實現增產近一倍。
3.3 兩組在農藥方面投入的比較分析
表3結果顯示,試驗種植區和對照種植區在藥品使用上,試驗種植區成本明顯多于對照種植區,兩組用藥情況具體如下,杜邦區四次用藥:第1次667 m2用1包普尊(9元)和1包阿砣(13元)拌種,合22元;第2次667 m2用(普尊(9元)+可殺得參仟(5元)+萬帥(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54元;第3次667 m2用(普尊(9元)+阿砣(13元)+萬帥(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78元;第4次667 m2用(普尊(9元)+阿砣(13元)+新朋液(2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75元,667 m2用藥總計229元。對照種植區4次用藥:第1次667m2用一瓶福美雙拌種15元,第2次667 m2用(甲維鹽(3元)+不怕枯(3元)+翠茂(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30元,第3次667 m2用(甲維鹽1.5包4.5元+不怕枯(3元)+翠茂(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34.5元;第4次667 m2用(甲維鹽2包(6元)+不怕枯(3元)+粒粒飽(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39元,667 m2用藥總計118.5元。
3.4 試驗種植區和對照種植區總體經濟效益的比較分析
為了對兩種不同的用藥組合的整體效益進行比較分析,對兩組的花生產量進行估算并進行粗加工效益核算,在此基礎上扣除農藥成本,可計算出兩組不同控制組合在不計算土地、種子、耕作、除草、肥料、人力投入等的基礎上的效益比。杜邦區平均667 m2產鮮莢果(504.695+439.34)/2=472.02 kg,對照區平均667 m2產鮮莢果(255.68+238.9)/2=247.29 kg,杜邦區667 m2增產花生油收益為:472.02-247.29=224.73 kg鮮莢果×折干率0.55×出米率0.7×出油率0.4=34.61 kg,以市場價20元/kg計算,每667 m2增加經濟效益34.61×20-(229-118.5)=581.7元。說明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在花生上的應用,雖然投入的農藥成本較高,但能實現明顯增產,能增加花生種植效益,提高種植戶收益。
4 試驗種植區花生種植優于對照種植區因素分析
試驗種植區在病蟲害的防治理念上優于對照種植區,體現在藥品的選取和組合上,試驗種植區選取的杜邦普尊通用名為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是杜邦公司開發的一種新型殺蟲劑,對防治花生病蟲害促進花生健壯生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微毒,防治對象為鱗翅目害蟲,用藥后7分鐘害蟲停止取食,持效期10 d以上,施藥后耐雨水沖刷,噴藥2 h后下雨,無須再補噴。杜邦普尊不僅能防治棉鈴蟲,對其他害蟲同樣也很有防效。杜邦阿砣是22.5%啶氧菌酯懸浮劑,是全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它滲透性強、內吸性好、在物體內代謝穩定,有效的保護作物組織,減少病原菌侵染。同時可以改善植物生理,增強作物長勢,從而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兩者的有效組合彌補了各自的缺陷,加上可殺得參仟、萬帥、吡蟲啉的有效配合,在防治花生病蟲害和促進健壯生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 結論
花生是全球范圍內廣泛種植的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蛋白來源作物,也是我國目前主要的油料作物,花生的種植面積僅次于油菜,如何有效防治和降低花生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是穩定提高花生產量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安排種植區進行生產應用試驗,進一步驗證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藥效及促進生長效果。研究結果表明:采取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在花生上的應用后,試驗種植區鮮莢果667 m2產量遠遠大于對照種植區的鮮莢果產量。實現增產近一倍。每667 m2實現增收經濟效益581.7元,從而有效提高了種植戶的收益。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
摘 要 如何有效防治和降低花生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是穩定提高花生產量的關鍵因素,為進一步驗證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藥效及促進花生生長效果,本研究安排種植區進行生產應用試驗,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種植區鮮莢果產量遠遠大于對照種植區的鮮莢果產量,實現增產近一倍。每667 m2實現增收經濟效益658元。
關鍵詞 杜邦普尊;杜邦阿砣;花生;病蟲害防治;效益
中圖分類號: F426.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2
花生,原名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莢果長2~5 cm,寬1~1.3 cm,膨脹,莢厚,花果期6-8月?;ㄉ侨蚍秶鷥葟V泛種植的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蛋白來源作物,也是我國目前主要的油料作物,花生的種植面積僅次于油菜,目前由于我國推廣的花生品種對病蟲害抗性水平較低,一旦條件適宜,就會暴發成災造成嚴重損失。在改良品種、改善土地條件的基礎上,如何有效防治和降低花生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是穩定提高花生產量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安排種植區進行生產應用試驗,進一步驗證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藥效及促進花生生長效果,從而獲取詳細、準確的試驗數據,在此基礎上探索掌握正確使用方法,今后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土地的選取
在廣西貴港市港北區根竹鄉新民村的花生種植區,選取一個農戶的一塊面積為1 334 m2的旱地為試驗區。試驗區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1.5℃.年平均降雨日166 d,年平均降水量1 600 mm,無霜期353 d。試驗的土壤為沙壤土,耕層深厚,土質肥沃,通透性好,符合試驗條件要求,水源條件相對較好,交通便利,適合于大田田間管理。
1.2 試驗的控制及實施步驟
試驗前對參與試驗的種植戶說明情況,取得其同意,在此基礎上分為試驗種植區(杜邦處理區)和對照種植區(農戶自防對照區),為了減少非試驗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影響,田間管理基本按當地花生大田種植習慣,兩組花生種子統一采用農戶前一年自己種的秋種花生,生長期間澆灌和施肥統一進行,試驗組織人員隨時監督種植戶的耕作行為,盡可能保證兩組是在相同的外部條件下進行種植管理,試驗種植區(杜邦處理區)和對照種植區一季四次用藥:拌種,苗期,花期,結莢期。每次用藥按照規定用量和時間進行。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結束后兩組3 m2單拔單打分類稱重分析
試驗結束后,試驗種植區(杜邦處理區)和自防對照區各隨機抽取3 m2進行單拔單打分類稱重。表1結果顯示,試驗結束后兩組雙果對照差異明顯,試驗種植區雙果數量是對照種植區的1.85倍,雙果重量是對照種植區的1.97倍,說明試驗組采取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聯合用藥后花生生長比較好,雙果數量和重量明顯好于農戶自防的對照種植區。單果統計方面對照種植區數量和重量都多于試驗種植區,說明對照區的花生生長狀態不如試驗種植區,在總產量上試驗種植區鮮莢果667 m2產量是504.695 kg,是對照種植區的1.97倍,秕果方面試驗種植區58顆,對照種植區的69顆,蟲果壞果試驗種植區30顆,對照種植區的45顆,說明不同的試驗條件對花生產量有較大影響,試驗組的試驗條件設置明顯好于對照種植區條件。
3.2 試驗結束后兩組78 m2稱重分析
為了進一步檢驗不同管理方法對花生產量的影響,在試驗種植區和對照種植區各選取78 m2進行產量統計,結果表明,試驗種植區鮮莢果重量是51.40 kg,對照種植區鮮莢果重量是27.95 kg,試驗種植區產量是對照種植區產量的1.83倍,換算結果顯示試驗種植區667 m2產鮮莢果439.34 kg,對照種植區產鮮莢果238.90 kg,試驗種植區的鮮莢果產量遠遠大于對照種植區的鮮莢果產量,實現增產近一倍。
3.3 兩組在農藥方面投入的比較分析
表3結果顯示,試驗種植區和對照種植區在藥品使用上,試驗種植區成本明顯多于對照種植區,兩組用藥情況具體如下,杜邦區四次用藥:第1次667 m2用1包普尊(9元)和1包阿砣(13元)拌種,合22元;第2次667 m2用(普尊(9元)+可殺得參仟(5元)+萬帥(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54元;第3次667 m2用(普尊(9元)+阿砣(13元)+萬帥(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78元;第4次667 m2用(普尊(9元)+阿砣(13元)+新朋液(2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75元,667 m2用藥總計229元。對照種植區4次用藥:第1次667m2用一瓶福美雙拌種15元,第2次667 m2用(甲維鹽(3元)+不怕枯(3元)+翠茂(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30元,第3次667 m2用(甲維鹽1.5包4.5元+不怕枯(3元)+翠茂(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34.5元;第4次667 m2用(甲維鹽2包(6元)+不怕枯(3元)+粒粒飽(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39元,667 m2用藥總計118.5元。
3.4 試驗種植區和對照種植區總體經濟效益的比較分析
為了對兩種不同的用藥組合的整體效益進行比較分析,對兩組的花生產量進行估算并進行粗加工效益核算,在此基礎上扣除農藥成本,可計算出兩組不同控制組合在不計算土地、種子、耕作、除草、肥料、人力投入等的基礎上的效益比。杜邦區平均667 m2產鮮莢果(504.695+439.34)/2=472.02 kg,對照區平均667 m2產鮮莢果(255.68+238.9)/2=247.29 kg,杜邦區667 m2增產花生油收益為:472.02-247.29=224.73 kg鮮莢果×折干率0.55×出米率0.7×出油率0.4=34.61 kg,以市場價20元/kg計算,每667 m2增加經濟效益34.61×20-(229-118.5)=581.7元。說明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在花生上的應用,雖然投入的農藥成本較高,但能實現明顯增產,能增加花生種植效益,提高種植戶收益。
4 試驗種植區花生種植優于對照種植區因素分析
試驗種植區在病蟲害的防治理念上優于對照種植區,體現在藥品的選取和組合上,試驗種植區選取的杜邦普尊通用名為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是杜邦公司開發的一種新型殺蟲劑,對防治花生病蟲害促進花生健壯生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微毒,防治對象為鱗翅目害蟲,用藥后7分鐘害蟲停止取食,持效期10 d以上,施藥后耐雨水沖刷,噴藥2 h后下雨,無須再補噴。杜邦普尊不僅能防治棉鈴蟲,對其他害蟲同樣也很有防效。杜邦阿砣是22.5%啶氧菌酯懸浮劑,是全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它滲透性強、內吸性好、在物體內代謝穩定,有效的保護作物組織,減少病原菌侵染。同時可以改善植物生理,增強作物長勢,從而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兩者的有效組合彌補了各自的缺陷,加上可殺得參仟、萬帥、吡蟲啉的有效配合,在防治花生病蟲害和促進健壯生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 結論
花生是全球范圍內廣泛種植的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蛋白來源作物,也是我國目前主要的油料作物,花生的種植面積僅次于油菜,如何有效防治和降低花生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是穩定提高花生產量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安排種植區進行生產應用試驗,進一步驗證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藥效及促進生長效果。研究結果表明:采取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在花生上的應用后,試驗種植區鮮莢果667 m2產量遠遠大于對照種植區的鮮莢果產量。實現增產近一倍。每667 m2實現增收經濟效益581.7元,從而有效提高了種植戶的收益。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
摘 要 如何有效防治和降低花生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是穩定提高花生產量的關鍵因素,為進一步驗證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藥效及促進花生生長效果,本研究安排種植區進行生產應用試驗,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種植區鮮莢果產量遠遠大于對照種植區的鮮莢果產量,實現增產近一倍。每667 m2實現增收經濟效益658元。
關鍵詞 杜邦普尊;杜邦阿砣;花生;病蟲害防治;效益
中圖分類號: F426.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2
花生,原名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莢果長2~5 cm,寬1~1.3 cm,膨脹,莢厚,花果期6-8月?;ㄉ侨蚍秶鷥葟V泛種植的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蛋白來源作物,也是我國目前主要的油料作物,花生的種植面積僅次于油菜,目前由于我國推廣的花生品種對病蟲害抗性水平較低,一旦條件適宜,就會暴發成災造成嚴重損失。在改良品種、改善土地條件的基礎上,如何有效防治和降低花生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是穩定提高花生產量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安排種植區進行生產應用試驗,進一步驗證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藥效及促進花生生長效果,從而獲取詳細、準確的試驗數據,在此基礎上探索掌握正確使用方法,今后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土地的選取
在廣西貴港市港北區根竹鄉新民村的花生種植區,選取一個農戶的一塊面積為1 334 m2的旱地為試驗區。試驗區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1.5℃.年平均降雨日166 d,年平均降水量1 600 mm,無霜期353 d。試驗的土壤為沙壤土,耕層深厚,土質肥沃,通透性好,符合試驗條件要求,水源條件相對較好,交通便利,適合于大田田間管理。
1.2 試驗的控制及實施步驟
試驗前對參與試驗的種植戶說明情況,取得其同意,在此基礎上分為試驗種植區(杜邦處理區)和對照種植區(農戶自防對照區),為了減少非試驗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影響,田間管理基本按當地花生大田種植習慣,兩組花生種子統一采用農戶前一年自己種的秋種花生,生長期間澆灌和施肥統一進行,試驗組織人員隨時監督種植戶的耕作行為,盡可能保證兩組是在相同的外部條件下進行種植管理,試驗種植區(杜邦處理區)和對照種植區一季四次用藥:拌種,苗期,花期,結莢期。每次用藥按照規定用量和時間進行。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結束后兩組3 m2單拔單打分類稱重分析
試驗結束后,試驗種植區(杜邦處理區)和自防對照區各隨機抽取3 m2進行單拔單打分類稱重。表1結果顯示,試驗結束后兩組雙果對照差異明顯,試驗種植區雙果數量是對照種植區的1.85倍,雙果重量是對照種植區的1.97倍,說明試驗組采取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聯合用藥后花生生長比較好,雙果數量和重量明顯好于農戶自防的對照種植區。單果統計方面對照種植區數量和重量都多于試驗種植區,說明對照區的花生生長狀態不如試驗種植區,在總產量上試驗種植區鮮莢果667 m2產量是504.695 kg,是對照種植區的1.97倍,秕果方面試驗種植區58顆,對照種植區的69顆,蟲果壞果試驗種植區30顆,對照種植區的45顆,說明不同的試驗條件對花生產量有較大影響,試驗組的試驗條件設置明顯好于對照種植區條件。
3.2 試驗結束后兩組78 m2稱重分析
為了進一步檢驗不同管理方法對花生產量的影響,在試驗種植區和對照種植區各選取78 m2進行產量統計,結果表明,試驗種植區鮮莢果重量是51.40 kg,對照種植區鮮莢果重量是27.95 kg,試驗種植區產量是對照種植區產量的1.83倍,換算結果顯示試驗種植區667 m2產鮮莢果439.34 kg,對照種植區產鮮莢果238.90 kg,試驗種植區的鮮莢果產量遠遠大于對照種植區的鮮莢果產量,實現增產近一倍。
3.3 兩組在農藥方面投入的比較分析
表3結果顯示,試驗種植區和對照種植區在藥品使用上,試驗種植區成本明顯多于對照種植區,兩組用藥情況具體如下,杜邦區四次用藥:第1次667 m2用1包普尊(9元)和1包阿砣(13元)拌種,合22元;第2次667 m2用(普尊(9元)+可殺得參仟(5元)+萬帥(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54元;第3次667 m2用(普尊(9元)+阿砣(13元)+萬帥(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78元;第4次667 m2用(普尊(9元)+阿砣(13元)+新朋液(2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75元,667 m2用藥總計229元。對照種植區4次用藥:第1次667m2用一瓶福美雙拌種15元,第2次667 m2用(甲維鹽(3元)+不怕枯(3元)+翠茂(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30元,第3次667 m2用(甲維鹽1.5包4.5元+不怕枯(3元)+翠茂(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34.5元;第4次667 m2用(甲維鹽2包(6元)+不怕枯(3元)+粒粒飽(3元)+吡蟲啉(1元))*3桶水,合39元,667 m2用藥總計118.5元。
3.4 試驗種植區和對照種植區總體經濟效益的比較分析
為了對兩種不同的用藥組合的整體效益進行比較分析,對兩組的花生產量進行估算并進行粗加工效益核算,在此基礎上扣除農藥成本,可計算出兩組不同控制組合在不計算土地、種子、耕作、除草、肥料、人力投入等的基礎上的效益比。杜邦區平均667 m2產鮮莢果(504.695+439.34)/2=472.02 kg,對照區平均667 m2產鮮莢果(255.68+238.9)/2=247.29 kg,杜邦區667 m2增產花生油收益為:472.02-247.29=224.73 kg鮮莢果×折干率0.55×出米率0.7×出油率0.4=34.61 kg,以市場價20元/kg計算,每667 m2增加經濟效益34.61×20-(229-118.5)=581.7元。說明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在花生上的應用,雖然投入的農藥成本較高,但能實現明顯增產,能增加花生種植效益,提高種植戶收益。
4 試驗種植區花生種植優于對照種植區因素分析
試驗種植區在病蟲害的防治理念上優于對照種植區,體現在藥品的選取和組合上,試驗種植區選取的杜邦普尊通用名為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是杜邦公司開發的一種新型殺蟲劑,對防治花生病蟲害促進花生健壯生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微毒,防治對象為鱗翅目害蟲,用藥后7分鐘害蟲停止取食,持效期10 d以上,施藥后耐雨水沖刷,噴藥2 h后下雨,無須再補噴。杜邦普尊不僅能防治棉鈴蟲,對其他害蟲同樣也很有防效。杜邦阿砣是22.5%啶氧菌酯懸浮劑,是全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它滲透性強、內吸性好、在物體內代謝穩定,有效的保護作物組織,減少病原菌侵染。同時可以改善植物生理,增強作物長勢,從而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兩者的有效組合彌補了各自的缺陷,加上可殺得參仟、萬帥、吡蟲啉的有效配合,在防治花生病蟲害和促進健壯生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 結論
花生是全球范圍內廣泛種植的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蛋白來源作物,也是我國目前主要的油料作物,花生的種植面積僅次于油菜,如何有效防治和降低花生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是穩定提高花生產量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安排種植區進行生產應用試驗,進一步驗證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藥效及促進生長效果。研究結果表明:采取杜邦普尊和杜邦阿砣在花生上的應用后,試驗種植區鮮莢果667 m2產量遠遠大于對照種植區的鮮莢果產量。實現增產近一倍。每667 m2實現增收經濟效益581.7元,從而有效提高了種植戶的收益。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