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錦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各個行業之前的競爭方式逐漸轉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銀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需要提升自身的貿易融資服務水準,隨之供應鏈金融的出現,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需要從核心企業入手,研究判斷整個企業的供應鏈的問題,并通過靈活應用金融產品和服務,切實解決好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本研究就供應鏈金融的相關理論進行研究分析,并探討供應鏈金融融資的模式,以便促進銀行的發展。
供應鏈最早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Michael Porter提出的,供應鏈又稱之為供需鏈、價值鏈,主要是由信息流和資金流以及物流組成,其主要的本質在于價值和信息的傳遞。之后就出現了對供應鏈的管理概念,這一管理概念的提出,極大的推動了現代企業競爭形勢的轉變,為了有效的適應這一模式的變化,銀行對企業的服務模式也隨之發生了改變。近年來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轉變經濟模式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突出,隨之供應鏈的產生和發展也迫在眉睫[1]。在時代的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而出現和發展,是銀行一種全新的金融服務模式,不僅可以滿足企業的現實需求,還可以成為銀行的一個重要的業務增長點。
1.供應鏈金融相關理論
供應鏈融資的概念。金融指的是圍繞貨幣、資金和資本資產所形成的定價和市場交易的活動,完整的金融體系主要有金融產品、金融市場、金融主體和金融制度等,對供應鏈金融來說,其具有獨特的地方。供應鏈金融指的是由供應鏈中特定的金融組織者為供應鏈資金的流通和管理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和措施。從靜態的角度來看,供應鏈中各個參與方相互之間具有復雜的資金關系。從動態的角度分析,由特定的供應鏈的特定環節或者全鏈條提供的定制化的財務管理來解決服務問題。供應鏈金融服務需要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有效的降低金融風險,提高資金的利用率[2]。
供應鏈融資的特點。從銀行角度出發,供應鏈和傳統的銀行融資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差異性:首先,在信貸準入評估方面的差異。對供應鏈成員的評估并不是孤立的,銀行首先從財務實力和行業的地位以及對整個供應鏈的管理效率三個方面考慮,對核心企業進行有效的評估。如果企業的條件符合要求標準,就證明整條供應鏈的關系非常密切,銀行就會為成員提供融資需求,并不會對成員的財務進行特別的評估。通過對成員進行分析,進而對整個供應鏈的重要性、行業地位和核心企業之間的貿易環境和相關情況進行嚴格的資金控制,并通過相關技術性的措施引導核心企業的資信作為控制授信風險的輔助手段和方法。其次,供應鏈金融比較注重授信還貸來源的自償性特點,引導銷售收入直接用來償還授信。另外,可以通過供應鏈生態環境的信息收集,使得銀行獲取授信企業的相關信息,從而有效的降低成本。
從企業的角度而言,首先,競爭和合作關系。正處于供應鏈中的企業是一種伴生關系,供應鏈中的每個企業具有自身的利益追求。為了有效的達到企業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供應鏈成員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關系。但在整個供應鏈中的企業,必須相互合作,從而實現共贏和價值增值的目的,實施一系列的貿易活動,獲得最大化的利益。因此,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有利于供應鏈整體目標的完成。其次,多向連接特點。供應鏈中的企業通常分布在不同的領域中,其中各個節點歸屬于多條供應鏈,部分功能復雜的節點還可以構建以自身為核心的供應鏈,從而形成較多的供應鏈。最后,信息共享特點。具有高度集中的信息共享平臺,可以為企業提供高效運行的供應鏈系統,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企業之間能夠及時的掌握供應鏈上的相關信息,包括庫存狀況、生產計劃、市場需求預測等。這些信息對企業自身的經營計劃具有較大的幫助,能夠促進企業自身的調整和整合。信息化程度較高的供應鏈可以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對整個供應鏈的資金結算、物流、生產等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
2.供應鏈金融融資的模式
采購階段的供應鏈融資模式。在采購階段的融資方式主要是預付賬款融資,根據擔保的方式進行分類,可以將預付款融資分為未來存貨押融資一類。從風險角度分析,預付款融資的抵押擔保品是預付款融資所購買的商品或者權利。借款企業通過銀行的融資向上游供應商支付貨款,上游的企業收到貨款之后組織生產產品,發貨環節如果是買方承運,銀行將指定物流監管企業接貨并對整個物流環節進行監督管理。如果是賣方承運,銀行應要求賣方將貨物發送到指定的監管倉庫,交給第三方物流監管。當借款企業提貨的時候,需要向銀行的還款保證金賬戶存入相應的資金,銀行根據企業的存入資金情況進行分次或者一次性發貨。預付款融資的模式在當今國內金融的實際操作中主要有兩種融資形式,一種是先票/款后貨存或質押授信模式,另一種是保兌倉授信模式。這兩種融資方式是未來權質押授信等預付款融資模式[3]。
運行階段的供應鏈融資模式。運行階段中的融資模式主要是指存貨質押融資模式,其主要指的是銀行為授信申請人辦理的以銀行能夠接受的現有存貨出質為授信條件的授信業務。銀行通過和出質人以及物流監管人員簽訂三方合作協議,物流監管方在接受銀行的委托后需要對貨物進行有效的監管,達到銀行對質押存貨的轉移占有目的。在供應鏈環境下的存貨質押融資模式是借款人將自身的存貨出質交給銀行,向銀行申請授信,銀行借助物流監管企業對貨物進行監管之外,還必須要引進第三方回購企業并對出質的存貨款進行擔保,在這個基礎上向借款企業發放融資業務模式。隨著銀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和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模式:總量控制的質押業務模式或者稱之為動態質押業務。
銷售階段的供應鏈融資模式。在銷售階段的融資方式主要指的是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其主要是指以應收的賬款預期收益作為授信償還的擔保,在中國人民銀行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公示系統中辦理質押登記手續,并開展融資業務。應收賬款是權利人由于提供的一定貨物、服務等獲得要求義務人付款的權利,主要包括現有的金錢債權和生產的收益。在供應鏈背景下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的主要對象是處于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在這一模式中,上游的中小企業、下游的核心企業和銀行需要進行相互配合,在融資的結構設計中核心企業需要發揮出重要的作用,確保質押的應收賬款嚴格按照事先約定的匯款方式匯入銀行。銀行在辦理這項業務的時候,需要對借款企業進行風險評估,重點評估企業貿易背景的實際情況。
通過對供應鏈的相關概念和特點進行分析,供應鏈的提出和發展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而提出的,有效的解決了企業的傳統融資問題。通過對銀行供應鏈融資模式進行研究,主要從采購、運行和銷售三個階段進行分析,詳細闡述供應鏈融資模式的優勢和作用,能夠為企業的融資提供一點建議。另外,企業在融資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多種融資工具的相互配合,需要從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慮,選擇適合自身融資的方式。同時還需要注意供應鏈融資的風險性,在進行風險控制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市場、操作和政策的風險因素,尋找出一種低風險、高效的融資方式。
(作者單位:天逸金融服務集團華南分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