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凡

銅仁在先行先試、后發趕超的歷史進程中,面臨著既要“趕”、又要“轉”、更要“改”的多重任務、多重壓力,既要理清工作思路、敢于突破重點,又要講求工作方法、善于狠抓落實。從工作方法來說,“聚、放、統、拼”這四個字很有針對性,具有實用性,全市各級黨員干部都要著力領會、掌握和運用。
要有“聚”的思維。聚合資源是變小為大、變弱為強的重要方法。誰掌握聚合的方法、具有整合的能力,誰就擁有競爭力和發言權。銅仁經濟體量小、產業層次低、整體實力弱的問題非常突出,10個區縣資源稟賦、產業布局的同質化趨向明顯。要迅速改變這種局面,必須把有限的資源整合聚集到幾個區域、幾個產業,以局部的突破帶動全局的發展。謀劃“兩區一走廊”布局是“聚”,建設開發區、工業園區是“聚”,搞城市擴大規模、農村集中建房也是“聚”。我們要樹立“聚”的思維,煉就“聚”的本領,拓寬“聚”的空間,真正把發展置于全市全省甚至全國范圍內來審視、謀劃和推進,全面提升要素集聚能力、產業集聚能力、結構優化能力,形成相互配套的組合優勢,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價值。
要有“放”的胸懷。放就是要放手、放膽、放活,從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中央和省委對簡政放權都有明確規定,我們要按照“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要求,向發展放權、向社會放權、向企業放權、向基層放權。該由市場和社會承擔的,要放手讓市場和社會去完成;是企業的事情,要放膽讓企業自己去做;是區縣的責任,要放權讓區縣去管理。下放權力不是當“甩手掌柜”,而是通過授權明晰責任,市里要履行好市級的職責,區縣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務。簡政放權可能會影響到市里的利益、部門的利益、局部的利益,但是影響的不是應有的利益,必須杜絕該放不放、明放暗不放和放權打折扣的做法,做到該管的要堅決管、管到位、管出水平,該放的要放手、放到位、放出正向的疊加效應。
要有“統”的能力。“統”不是包攬,而是要有大局觀。我們所說的“統”,就是對事關全市根本性、戰略性、長遠性的重大問題,必須牢牢把握在市級層面上來統籌,通過頂層設計來調配好全市各種資源要素,理順橫向與縱向、條條與塊塊、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把各種要素資源組合好、運用好。市級要著力加強全面深化改革、重大發展規劃、重點項目建設、戰略性資源開發的統籌,抓好各部門重點任務的分解,督促各區縣重點工作的推進,努力形成上下齊推進、全市一盤棋的格局,確保壓力層層傳遞、責任層層落實。
要有“拼”的韌勁。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銅仁都要“爬坡過坎”、“改革攻堅”,很多工作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抓得緊就上去,松一松就下來。我們要拿出“拼命三郎”的勇氣和干勁,強化“八爭”的工作機制,找準路子,甩開膀子,敢拼善拼,一拼到底,拼出一個追趕跨越的新局面。要營造拼的氛圍,堅持“干沒有錯、不干才是錯”的理念,在全社會鼓勵創新、寬容失誤、激發活力。要建立完善目標倒逼機制,健全獎懲制度,互比互學、你追我趕地奔向同步小康目標。(作者系銅仁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郎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