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辦事公道,群眾信賴,2013年經過群眾的“公推直選”,我再次當選為馬路巖村村支書。
馬路巖村是一個典型的旱作農業村。針對缺水的村情,我號召全體村民揚長避短,重點帶領群眾發展核桃、大蔥、烤煙、葛根等旱季農業。目前,這些產業發展初具規模,種植核桃1500畝、大蔥200畝、烤煙300畝、馬鈴薯1000畝,發展種養殖大戶10余戶,輻射帶動群眾300余人。去年馬路巖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7425元。
群眾發展的積極性上來了,但相對滯后的基礎設施建設成為阻礙群眾致富的一頭攔路虎。于是,我將眼光瞄向“一事一議”項目,先后組織群眾投工投勞修通組路、籌集資金建耕道、集中整治小水塘、家家戶戶建小池,截至目前全村的基礎設施投入資金已爭取實施了上千萬元,各項工程質量成了省市“一事一議”的示范。
村子里爭取到的資金多了,村務財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又成為群眾關注的焦點。對此,我推行“事前公開、征求意見、民主討論、接受監督”的做事規則,對村里的大事務由群眾討論決策并公開由群眾監督,大到上級扶貧的每一筆項目資金、每一批救濟糧物發放、每一戶宅基地的審批,小到每一名黨員的黨費交納情況,都定期或不定期張榜公示。村里還專門選出了21人,組成村民議事會,凡重大事項都先由議事會協商討論后提交村兩委會決定,這樣的決策方式,消除了大家心頭的猜忌,群眾沒有怨氣,村里的事情就好干得多了。
團結就是力量,只有一個團結凝聚的領導班子,才能有效率,有戰斗力。在近年抗旱抗凝凍抗洪保群眾生活生產中,我都是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沖在一線幫助群眾拉水、除冰、除淤泥等搞生產自救;誰家有個大事小事的都是黨員干部幫忙解決。說到馬路巖黨支部的黨員們,群眾都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
口述:謝忠明(息烽縣青山苗族鄉馬路巖村黨支部書記)
整理:朱明明(息烽縣委組織部)